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白杜甫都是第一流詩人,為什麽古人輕視李白崇拜杜甫

唐朝,是古代格律詩創作的一個高峰時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無數傳誦千年的經典詩篇,也誕生了一大批輝映古今的偉大詩人,優秀詩人燦如星河。李白和杜甫,就是唐朝詩人中最為耀眼的兩顆星。

李白和杜甫,同為唐代詩人中第一梯隊的領軍人物,也可以說是唐朝詩壇的第一流人物。在現代人心目中,他們兩個人的詩才難分伯仲,水準相當。但在古代文學評論史上,兩人的地位和獲得的待遇卻並非如此。

後世文人對李白杜甫二人的評價,不外三種狀態,一是崇李抑杜,而是崇杜抑李,三是李杜等量齊觀。但崇杜抑李的觀點,卻千百年來盛行不衰,對其他兩種觀點呈現出壓倒性優勢。給人的印象是,談到唐代詩人,不批評李白幾句,不讚美杜甫幾句,簡直不配談詩。

崇杜抑李的觀點的始作俑者,首推中唐詩人元稹。元稹對杜甫推崇備至,盛讚他的作品“盡得古今之體勢”,“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認為杜甫是唐代詩壇第一人。同時他對李白卻頗為不屑,認為他“誠亦差肩於子美矣”,比杜甫要遜色許多。

另一個大詩人白居易,也持有相同觀點,認為李白的為人和藝術成就都次於杜甫。他曾說過:“李詩,才矣奇矣,人不逮矣”,杜甫的詩已經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界,“盡工盡善,又過於李”。

元稹和白居易,史稱“元白”,二人都是唐朝詩壇僅次於李杜這一層面的重量級人物,他們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崇杜抑李之風以此為肇端,日漸流行並長盛不衰。

北宋宰相王安石曾這樣評價李白:“太白詞語迅快,無疏脫處,然其識汙下,詩詞十句,九句言婦人酒爾”。蘇門四學士之一的蘇轍,也曾對李白頗有微詞:“李白詩類其為人,駿發豪放,華而不實,好事喜名,不知義理之所在”,而杜甫則“有好義之心,白所不及。”

蘇東坡倒是不曾直接貶損李白,但他卻聲稱“子美之詩,退之之文,魯公之書,皆集大成者也”,無形中把李白晾在了一邊。南宋文學評論集《韻語陽秋》則直接把杜甫捧到天上:“杜甫詩,唐朝以來一人而已,豈白所能望耶!”

為什麽後世這麽多文人學士都眾口一詞崇杜抑李?而且其中還不乏白居易、蘇東坡這樣公認的詩壇大家。李白究竟做錯了什麽?使得後人對他印象如此不佳?

其實之所以後世對兩人的評價反差如此之大,主要是因為兩人的詩作風格和題材存在很大差異。

李白和杜甫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緊急關頭,兩人都親身經歷了安史之亂、玄宗奔蜀、永王李璘謀逆等重大歷史事件。

但李白的詩作中,對這些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現實題材視而不見,難得一見他的憂國憂民之心。他的詩中充溢著個人的喜怒哀樂、風花雪月、詩酒年華,“社稷蒼生,曾不系其心膂”。

而反觀杜甫,在選取題材方面,更側重於關注國家大事與民生疾苦,他的代表作《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都把目光投向了關係唐朝安危前途的社會現實,對當時常見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進行了詳盡記錄,因此有“詩史”之稱。

換而言之,李白的作品的藝術性並不次於杜甫,但其思想性和深度則大打折扣,確實遜色於杜甫。在提倡“詩言志”、“文章為經世致用之學”的古代士大夫集群眼中,李白明顯脫離現實和過於頹廢了,太拘泥於小我而缺乏大局觀,故此認為他不足取法。可見古人崇杜抑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參考資料:《鶴林玉露》《韻語陽秋》《欒城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