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家連官網都沒有的隱秘PE,能拿下400億格力嗎

中國有一批從不拋頭露面,但其名字在業內卻如雷貫耳的神秘PE機構,厚樸投資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因為傳出有意收購格力電器,厚樸投資大概仍然不會進入公眾視野。

格力電器這匹“白馬”被珠海國資委放到了市場之上,毫無疑問會吸引各路資本上門。無論最終是外部人入主,還是管理層收購,恐怕都少不了PE機構的身影。儘管格力電器方面對傳聞的回應是:“我們從來沒有關注過(厚樸投資)這家所謂的投資機構。”但厚樸投資無疑是最適合參與這一遊戲的PE之一。

一舉成名

厚樸投資不是一家“典型”的PE機構。它成立於2007年,首期基金募集完成於2008年。首期基金規模25億美元,淡馬錫、高盛是主要的LP。含著“金鑰匙”都不足以形容其出生。

厚樸投資的主要創始人方風雷出身軍旅之家,是“中國第一代本土投資銀行家”,曾先後出任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的高管,之後又作為核心人員之一參與組建中金並任副總裁。

另外兩位創始人是原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業務主席何潮輝和原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王忠信,前者是美國人,後者是新加坡人,是各自任職公司中國區業務的最早開拓者。

這樣的創始團隊背景,意味著厚樸投資“出道即巔峰”,從一開始就走了高舉高打的路線,與當時的其他中國PE同行們根本不在一個競爭維度。

厚樸投資早期的成名之作,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大膽接盤中資銀行。

2009年1月,厚樸投資為首的財團耗資6.5億美元,從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手中購入32.4億股中國銀行的股份,佔其總股本的1.278%及H股的4.26%。

2009年12月,厚樸投資又組織財團,以73億美元從美國銀行手中接下135.09億股中國建設銀行H股,佔建行總股本的5.78%。

方風雷在2009年的一次小型研討會上表達過投資中資銀行的邏輯。他說:“在曾經盛極一時的金融翹楚泥足深陷,歐美國家的銀行體系紛紛出現系統性危機時,中國政府一定不會讓中國銀行業出問題。”

出手接盤中資銀行的同時,厚樸投資還在講述更廣泛的中國故事。

2009年7月,厚樸投資與中糧集團一道成立收購主體,斥資61億港元收購蒙牛20%的股權,成為後者的第一大股東。61億港元中厚樸投資出資30%,也就是18.3億港元,剩餘的70%由中糧集團出資。當時的乳製品行業正處寒冬,2008年爆出的三聚氰胺事件讓蒙牛遭受重創。厚樸投資的這筆投資屬於抄底。

這幾筆交易讓此前幾乎未曾公開露面的厚樸投資一下子進入了公眾視野,巨大的交易規模也讓厚樸投資與一般的中國PE劃清了界限。在絕大部分中國PE還在滿足於Pre-IPO投資的時候,厚樸投資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真正的美國式PE,要做中國的黑石、KKR。正如厚樸投資的創始人之一何潮輝談到厚樸的願景時所說:“我們要做國際水準的PE”。在那個時點,稱厚樸投資是中國最接近KKR、黑石的PE,應當是公平的。當然,厚樸投資能這樣做,是因為它是特殊的那一個,其道路在當時乃至現在都沒有可複製性。

高開低走

從2008年到2012年,可以稱之為厚樸投資發展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厚樸投資出手次數少,而每筆交易的規模都非常大。

在2012年2月的“第四屆全球PE北京論壇”上,方風雷總結了厚樸投資這四年間的工作:“我們主要是做了五個項目,第一,我們在外蒙古投資了鐵礦,從頭開始做起,從與企業家第一天拿礦產證,建設礦山修鐵路開始做起,現在三年時間建成一千多萬噸生產能力(的基地),在蒙古建了一條鐵路,幾千個鐵皮,已經運回來900多萬噸鐵礦石。第二,在美國我們投資了頁岩油,在德克薩斯州。第三,我們和中糧一起投資蒙牛。第四,金融危機期間買了中行、建行的股票,特殊機遇的投資。第五,在阿根廷,我們做單一財務顧問,把阿根廷最大的私人石油公司50%的股權,32億美元賣給中海油。”

這在後來被總結為“四年五筆投資”。實際上,以上提到的投資基本上發生在2010年之前,這之後厚樸投資主要在做退出的工作。

從2010年開始,厚樸投資傳出“合夥人不團結”,將要“拆夥”的消息。方風雷在該年的《財新》年會上承認:“管理團隊和投資人在協商之中,我們在做一些調整。”這之後,三位創始人中的兩位——何潮輝和王忠信——先後離開。何潮輝退休,王忠信則創立了自己的基金RRJ Capital。

2012年蒙牛引入了新的戰略投資者、歐洲乳業巨頭愛氏晨曦,厚樸投資將自己的持股以22億港元的價格清倉。厚樸投資三年20%回報,折算成年化約6%。即便考慮到交易規模,這樣的回報率也算不上高。

在一期基金募集之後的五年裡,厚樸投資都沒有募集二期基金。當時業內普遍認為,厚樸投資將會逐漸完成已投項目的退出,然後慢慢淡出市場。在成立初期以疾風驟雨般的大手筆投資一炮而響的厚樸投資,看起來就要成為一顆劃過夜空流星。

轉型“獨角獸”收割機

然而,在沉寂了兩年之後,2013年方風雷率領厚樸投資募集了一期11億美元的新基金,重返PE市場。

再次歸來的厚樸投資有了很大的轉變,變得不那麽像KKR或黑石了。實際上,厚樸投資成了中國最活躍的成長期創業公司投資者之一,一頭扎進了當時方興未艾的移動互聯網大潮之中。在互聯網“獨角獸”們中後期的巨額融資中,厚樸投資是最常出現的身影之一。

2014年6月,厚樸投資領投了蘑菇街獲得2億美元的C輪投資。

2014年12月,厚樸投資參與了小米11億美元的F輪融資。

2016年6月,厚樸投資參與了蔚來汽車的D輪融資。

2018年5月,厚樸投資參與了商湯科技6.2億美元的C+輪融資。

以上只是不完全舉例。CVSource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僅公開可查的投資厚樸投資就有23筆。除了TMT之外,厚樸投資的觸角還延伸至生物醫藥、製造業、消費等幾乎所有賽道。

當然,這些投資如今看來也是喜憂參半。不少互聯網獨角獸在IPO之後出現了估值倒掛,厚樸投資也頻繁中招。例如,小米的F輪投資者成本價為15.82港元每股,而小米目前的股價僅為11.64港元。蔚來汽車的D輪投資者成本價5.35美元,目前股價僅5美元。

收購新加坡“白馬股” 能否複製到格力

厚樸的上一次大型並購交易,是在2017年7月參與收購物流巨頭普洛斯。這筆交易的總規模達160億新加坡元,大約790億元人民幣。

這筆交易與格力電器此次易主頗有相似之處。普洛斯亦是業績極佳的“白馬股”,是亞洲最大的現代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其業務遍及全球117個主要城市,擁有並管理約5500萬平方米(大約3.01億平方英尺)的物流基礎設施。 因為電商的快速發展,物流行業的前景被看好。

普洛斯的原控股股東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平台GIC,持有普洛斯37%的股份。因為GIC謀求退出而引起了各路資本的爭奪。GIC取得普洛斯的控股權是在2008年,當時經受金融危機打擊的普洛斯被迫斷臂求生,將其最優質的亞洲資產賣給了GIC。“新普洛斯”在GIC的手中脫胎換骨,於2010年10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2016年底GIC啟動出售普洛斯的計劃之後,包括黑石、華平投資、蘇寧、KKR、RRJ 、TPG、阿里巴巴投資企業等在內的資本方和物流巨頭都參與到了競購中。這筆交易當時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並購交易。

這筆交易的競爭相當激烈,多個財團提交了報價。但包括黑石、華平在內一眾國際PE巨頭或許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充當背景板。因為由普洛斯管理層以及厚樸、高瓴、萬科等投資方組成的中國財團從一開始享有其他競購者難以匹敵的優勢。英國《金融時報》當時的報導稱,黑石集團、KKR、RRJ和TPG等PE機構認為,普洛斯CEO梅志明本人在中國財團內,“可能使得整個競購變得毫無意義”。

最終競購的結果也顯示,這場收購是其實是普洛斯中國掌門人、“新普洛斯”的創始者梅志明,發起的一場管理層收購。厚樸投資等投資者則是背後提供彈藥的人。在這一中國財團中,厚樸投資佔股21.3%、萬科集團佔股21.4%、高瓴資本佔股21.2%、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佔股15%、普洛斯管理層佔股21.2%。

厚樸能拿下格力嗎?

如今的厚樸投資依然保持著一貫的低調,它甚至沒有對外開放的官方網站。對於投資格力電器一事,投中網嘗試電話聯繫了厚樸投資財務總監、董事長秘書、副總裁等人,但未獲回應。這家低調的PE意圖為何,外界難以捉摸。

格力電器15%的股份價值至少400億元。國內有能力籌集400億元的PE並不多,而厚樸投資恰好是其中之一。在過往的交易中,厚樸投資已經多次展現了其與央企國企、銀行、海外主權基金、頂級投行的關係網絡。厚樸投資本身深厚的投行背景,也意味著它非常擅長涉及複雜的交易。

不過,厚樸投資儘管完成過多起大型交易,但並沒有真正作為主導者並購過一家市值數千億元的大型上市公司。從珠海國資委方面釋出的消息來看,接盤者能否在戰略上為格力電器帶來幫助,亦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以董明珠為首的管理層能夠主導這次收購,這與普洛斯的並購非常相似。把普洛斯的經驗複製到格力電器,對厚樸投資來說或許也是一個選項。(文/陶輝東 來源/投中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