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淺談中國春秋戰國與古希臘的軍事智慧

中國春秋戰國與古希臘時期都湧現出一大批賢哲學者,創造出一系列燦爛輝煌的理論學說,體現在軍事思想上更是並蒂雙開,多姿多彩,都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璀璨的篇章。

孫子兵法與長征記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理論著作,也是一部智慧之書,古今中外推崇備至,被尊之為“兵經”,作為人類的燦爛文明成果廣泛流傳,影響深遠。《長征記》是古希臘三大史學家之一、軍事家、政治家色諾芬(Xenophon)最負盛名的著作,號稱古希臘第一部軍事理論專著,其軍事價值自古以來為世人所看重。兩者在軍事理念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孫武和色諾芬

《孫子兵法》和《長征記》都蘊含著豐富的哲學道理,有些甚至達到了它們所處時代的最高水準,折射出人類智慧的燦爛光芒。

戰爭中始終充滿矛盾運動。《孫子兵法》中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是弱生於強、強生於弱的矛盾轉化思想、“在利思害,在害思利”的辯證分析思想、兵無常勢的發展變化思想等。孫武認為有些矛盾可以人為地促其相互轉化。《長征記》辯證分析了敵對雙方強弱相互轉化的問題,指出波斯帝國貌似強大,疆土廣闊,人口眾多,但由於距離遙遠,軍隊分散,如對其發動迅攻,則雖強亦弱矣。

公元前490年,希臘聯軍在著名的馬拉松戰役中打敗了人數佔優的波斯軍隊

這兩部東西方軍事名著在如何看待戰爭的演化、戰術的靈活運用、治軍原則等方面也是殊途同歸。

《長征記》強調士氣和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的重要性等,主張行軍作戰時要隨機應變,以利於各部之間協作與安全轉移。戰術上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避己所短,揚己所長。對於如何組織夜行軍、攻佔山峰、偷襲、伏擊和佯攻也有一整套戰術指導方法。《長征記》中記載,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十九年,敘拉古在與雅典的一場海戰中,僅僅打破常規,縮短了就餐時間,就達到了出敵不意的效果,從而取得了勝利。這與《孫子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思想不謀而合。

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海戰

《孫子兵法》十三篇則在戰爭觀、戰略戰術以及治軍原則等方面都有著精辟和系統的論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是孫武對戰爭的看法。孫武重視采取政治的措施支持戰爭,“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孫子兵法》戰術思想的一個最大特點是主動靈活,“兵無常勢,戰無定法”,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作戰對象等,要採用不同的打法。如“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雖相隔萬裡,兩大文明古國共同為世界軍事思想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從古至今,中希兩國文明互鑒從未止步,並將繼續闊步前行。

本文轉載自:中西文化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