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章門穴:健脾消痞、利腰強膝、疏肝健脾

章門為經穴名。出《脈經》。別名長平、脅髎、季脅。屬足厥陰肝經。章門是脾的募穴;八會穴之臟會;又是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章同「障」字,門即門戶,此穴在季脅下,如同屏障內臟之門戶,故名。

【腧穴釋義】

章,大木材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強勁風氣在此風停氣息。本穴物質為急脈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至本穴後,此強勁風氣風停氣息,風氣如同由此進入門戶一般,故名。後章門名意與章門同,後是與脾經沖門穴的別稱前章門相對而言的。

長平。長,長遠也。平,平坦也。長平名意指隨肝經強勁風氣揚散的脾土塵埃在此降落使腰側腹部肌肉變為平坦之狀。

脅髎。脅,指穴在脅部。髎,孔隙之意。脅髎名意指隨肝經風氣揚散的脾土微粒由脅肋部位降落腰腹下部。

季脅。季脅,小脅之意,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無它意。

肘髎、肘尖穴。古有用肘尖點墨尋穴之法,肘髎穴、肘尖之名即來自該法。

脾募。募,募集也。本穴為天部的脾土塵埃歸降之處,故為脾經募穴。

臟會。臟,指五髒的各種氣血物質也。會,會合也。本穴物質為天部的弱小風氣,此弱小風氣中包含有五臟特性的五種氣血物質,有屬腎的水、屬脾的土,還有其它臟腑傳來的各種精微,為五臟氣血的混合之物,故為臟會。

足厥陰少陽之會。本穴物質不光為急脈穴傳來的強勁風氣,還有膽經輒筋穴冷降而至的水濕之氣,故為足厥陰少陽之會。

【取穴位置】

章門穴位於側腹部,在第十一肋遊離端的下際,側臥,舉臂取之。

【穴位解剖】

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肋間動脈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間神經;右側當肝臟下緣,左側當脾臟下緣。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消痞、利腰強膝、疏肝健脾

主治

腹痛,腹脹,泄瀉,脅痛,痞塊。此穴為臟會穴,統治五臟疾病。

消化系統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炎泄瀉,肝炎黃疸,肝脾腫大,小兒疳積。

其他疾病:高血壓,胸脅痛,腹膜炎,煩熱氣短,胸悶肢倦,腰脊酸痛。

【穴位配伍】

配梁門、足三裡治腹脹;

配內關、陰陵泉治胸脅痛;

配足三裡、太白治嘔吐 ;

配足三裡、梁門,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腹脹;

配內關、陽陵泉,有疏肝理氣的作用,主治胸脅痛;

配足三裡、太白,有健脾和胃止嘔的作用,主治嘔吐。

【刺灸法】

一般斜刺0.5~0.8寸,本穴右側為肝右葉前,左側為脾下方,不可向內上方深刺。

直刺或斜刺0.5~1寸,不宜深刺。

斜刺0.5~0.8寸,側腹部有酸脹感,並可向腹後壁傳導。因該穴所處部位深層為肝脾所在,故肝脾腫大患者,不可深刺,以防刺傷肝脾。

艾炷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多用章門穴治療肝脾大、肝炎、腸炎、消化不良、腸寄生蟲、高血壓、膈肌痙攣、胸膜炎、肺結核、支氣管哮喘、腹膜炎、腸疝痛、膀胱炎、腎炎等。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