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都穴:疏肝理氣,調經止血

中都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中郤、太陰。屬足厥陰肝經。中都是足厥陰肝經的郤穴。中即中間,都即聚會,此穴在小腿內側中間,為足厥陰經氣深聚之處,故名中都。

【腧穴釋義】

中都。中,與外相對,指穴之內部。都,都市之意。該穴名意指肝經的水氣在此雲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質為蠡溝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水濕之氣聚集而成一個水濕氣場,所處為天之下部,本穴如同肝經氣血的集散之地,故名。

中郤。中,與外相對,指穴之內部。郤,孔隙也。名郤名意指肝經的水濕雲氣只有極少部分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性寒濕,只有極少部分的水氣吸熱後循肝經上行,氣血的外傳如從孔隙中傳出一般,故名中郤。

太陰。太,極也。陰,寒也。太陰名意指本穴氣血為寒冷水氣。理同中郤名解。大陰名意與太陰同。

肝經郤穴。理同中郤名解。

別名:中郤穴,太陰穴,大陰穴

【取穴位置】

中都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7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穴位解剖】

在脛骨內側面中央;其內後側有大隱靜脈;布有隱神經的中支。

【功能主治】

功能:降濁升清、舒肝理氣,調經止血、理下焦、止崩漏的作用。

主治:中都穴主治肝腎、少腹等疾患,如疝氣、遺精、崩漏、產後惡露不盡、少腹滿痛、腸澼、手足拘急、腳脛枯瘦、濕痹、脛內廉紅腫等。

【穴位配伍】

中都穴配血海穴、三陰交穴治月經過多和崩漏、產後惡露不絕;

中都穴配合谷穴、次髎穴、三陰交穴治痛經;

中都穴配脾俞穴、陰陵泉穴治白帶症;

中都穴配足三裡穴、梁丘穴治肝木乘土之腹脹、泄瀉;

中都穴配太沖穴治疝氣;

中都穴配三陰交穴、陰陵泉穴、膝陽關穴、膝關穴、伏兔穴、箕門穴治下肢痿痹癱痛;

中都穴配三陰交穴、陰陵泉穴,有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脛寒痹痛;

中都穴配歸來穴、太沖穴,有疏肝理氣的作用,主治疝氣;

中都穴配隱白穴、大敦穴,艾炷灸各穴,有溫經止血的作用,主治崩漏。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局部酸脹,可放散至膝部。

艾炷灸3~5壯,灸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又多用中都穴治療急性肝炎、下肢神經痛、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