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會用墨,你的書法還沒入門

墨色變化,也就是“濃、淡、枯、潤”四個字,能把這四個字徹底領會了,那自然筆中有氣,墨中有韻。

1

濃墨的用法

古人在作行草的時候,都是貴在用濃墨。墨色濃,筆力遒,自然精神就會很足。

我們來看看蘇軾的《前赤壁賦》墨跡,豐腴瑩厚,全用的是正鋒,欲透紙背,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這就是一種很忙微妙的用墨方式。

在用濃墨的時候要注意一個“清”字。筆能中鋒,力能攝墨,清氣自然。又要注意一個“活”字,墨色太濃,必滯鋒毫,骨肉癡鈍,有礙氣機。

尤其是我們在寫行草的時候,筆欲開足,則筆酣而墨飽;鋒欲長勁,則氣足而力遒;意欲圓融,則流麗而活潑。

2

淡墨的用法

以前古人寫作的時候,很少用淡墨,如果墨淡了則會傷了神采。要是用淡墨用得不薄,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說的“淡墨”,先是把墨磨濃,再用水衝淡。

明代董其昌就善於運用淡墨,清代的王夢樓也善於用淡墨,有“淡墨探花”之稱。但是他們運用淡墨是相對於濃墨相比較,墨色稍微淡一些。但是他們精於用筆,墨跡很有神韻。

3

潤墨的作用

古人在運用墨上都是很講究墨色的滋潤的,滋潤的墨色從點畫中微微滲出來,豐富了韻味。如果說用墨太燥太枯,就像是乾枯的小草一樣,沒有生氣。

米芾《清和帖》行書。紙本。縱28.3厘米 橫38.5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墨要潤澤,那麽必須要筆酣墨飽,要控制力度,筆要提得起,筆一落下,墨汁就會迅速在生宣上沁開。用筆要靈動,不可凝滯,如果稍微有佇思,點畫就會模糊,所以潤墨用筆要快。

米芾《甘露帖》(又稱弊居帖) 紙本 行書 縱35.5厘米 橫50.3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4

墨的用法

取韻中枯墨是主要的墨法,“飛白”、“枯筆”、“渴筆”著三種是常用的手法。

米芾《行書虹縣詩卷》紙本 縱31.2厘米 橫487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所謂的“飛白”就是筆觸中絲絲露白

這種方法是取源於古代工匠粉刷牆壁,可以表現出的是一種迅疾的筆勢。

所謂的“枯筆”,是筆毫中的墨乾時在宣紙上出現的筆觸,這樣的筆觸在行草中很常見,可以表現氣勢的酣暢淋漓。所以用這種墨法的時候,尤當以筆力為後盾。筆力充沛,筆勢迅勁,用墨雖然是枯的,但是卻賦予神采。

王羲之《寒切帖》紙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館藏

所謂的“渴筆”就是枯中有潤,疾中帶澀的筆調。這種筆調是迅勁的筆力,酣暢的氣勢,純熟中鋒運筆等眾多因素綜合的效果。這種墨看似枯,但是枯中有潤;看似燥,燥中有濕。這種枯中有韻,濕中有氣的筆觸很有味道。相傳董其昌、顏真卿都很善於用此方法。

楊維楨《真鏡菴募緣疏卷》 紙本 33.3×278.4cm 上海博物館藏

以上的四種墨法,要理解透徹,運用熟練就可一步求變化。行草的妙處就是貴在濃淡相兼,燥潤相雜,墨韻的變化雖然產生了用筆的節奏,但亦當出以自然。凡初下筆時,筆酣墨飽,懸鋒飄落,一氣旋轉,墨色由濃漸淡,由潤漸枯。再加上用筆輕重變化,墨氣濃淡,一任自然,筆無凝滯。一定要切記寫一個字蘸一次墨,這種機械用墨會破壞靈活性。

顏真卿《祭侄文稿》行草 縱28.2厘米,橫72.3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書寫行草時候,一定要做到統籌全局,行與行、字與字、上下左右要多對比。濃重滋潤出,出現一些飛白、枯筆,令實中有虛,可以達到“透氣”的藝術效果。

總起來說,用墨的變化貴在不經意處肆筆為之,妙合自然。用墨的神奇變化是各種因素產生的綜合效果,絕對不是靠筆毫中墨的多少來決定的。所以,墨法不可強為,亦不可強學,只有涵泳墨池,無吝筆和紙,功夫到了,自然成之。

文章來自網絡,觀點僅供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