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濟南收了萊蕪,能爭過青島?

濟南的尷尬由來已久。

一個省會城市,不僅沒坐穩本省經濟總量第一的寶座,甚至第二把交椅也旁落他人,只能屈居第三。

放眼全國,這樣的例子僅濟南一城。

今年1月9日,濟南終於有了大動作。

國務院批複同意,將萊蕪市劃歸濟南,濟南增設萊蕪區和鋼城區。

至此,1992年誕生的袖珍型地級市萊蕪將走進歷史,濟南地圖將擴圍,下轄10區2縣,面積10244平方公里,區域範圍內人口達到870萬。

濟南此舉何為?又有著怎樣的長遠打算?

濟南的野心

曾經有媒體梳理了26個省會城市2017年經濟總量佔所在省份經濟總量的比重發現,濟南佔比最低,不到10%。

在其他省會城市積極做大做強提高經濟佔比時,濟南2010年至2017年在全省的經濟佔比沒有任何提升,是唯一一個變化為0的省會。

但山東的GDP在全國排名中,始終位居前列,2017年排名第三,成績不俗。

山東經濟增長的重擔在誰身上?

青島。

2017年青島GDP總量破兆,山東第一,全國十二。相比之下,濟南的經濟總量只有7000多億元,山東第三,全國二十多名。

坊間流傳一個說法,山東濟南,中國青島。

這讓省會濟南多少有些尷尬。

更重要的是,在北有京津冀發展強勁,南有長三角實力雄厚,西有中原地區異軍突起的情況下,山東經濟要想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僅僅依靠青島的拉動和異塵餘生力已經不容易了。

據經濟觀察報報導,現任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13年擔任山東省省長時,“大濟南”被作為振興山東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同年,山東公布了《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濟南及周邊6市組成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當時,建立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帶動中西部崛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可以說,濟南在試圖擺脫“弱勢省會”的身份。

但從2013年至今,已經走過6個年頭,單從經濟總量看,濟南的發展不盡如人意。

“萊蕪融入濟南,既可以給萊蕪疲軟的經濟注入動力,也有助於提升濟南的省會異塵餘生能力,最終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這一國家級戰略的實施和建設。”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如此評價。

有人算了一筆账,以2017年GDP計算,萊蕪並入濟南後,濟南GDP超過煙台,在山東排名第二,次於青島。

山東的問題

青島借沿海開放之風氣,在山東奠定了自己經濟第一的地位。

相比青島,濟南靠近西部,周圍地區相對落後,經濟發展也相對保守。

在人們的印象中,濟南是一個傳統厚重的城市,有挖掘機、趵突泉和汙染,而青島則是一個更具現代性的城市,有啤酒、帆船和海風。

體現在數據上,2018年前三季度,青島生產總值9086.1億元,三大產業比例為3.0:40.5:56.5;濟南生產總值5853.08億元,三大產業比例為3:35:62。

服務業,青島顯著高於濟南。

不僅如此,濟南在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解讀中還提到,規上企業增速回落,重汽集團預計全年汽車產銷同比大體持平,齊魯製藥反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部分產品價格“斷崖式”下降,環保督查、采暖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等都會影響濟南經濟的表現。

如果人們將濟南看做山東的縮影,也就能理解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去年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的痛斥。

在山東,輕工、化工、機械、紡織、冶金等資源型產業,仍然佔據重要地位。而GDP排名比山東靠前的廣東和江蘇,第一大行業均為電腦通信製造業。

劉家義說,山東經濟發展存在的五大問題:發展品質不高、經濟總量差距擴大、區域優勢減弱、創新能力不強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而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觀念”。

國是直通車在《終於承認自己落後的山東,出路在哪?》一文中提到,是什麽導致了山東經濟的窘境,山東的出路又在哪裡。

回到開篇的問題,濟南承擔著帶動山東中西部經濟崛起的重任,它的改變將影響山東的未來。

所以,萊蕪並入濟南,除了經濟總量增加,我們還期待更多改變。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張文絞

編輯:郭凌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