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禦品膏方?膏方的起源與沿革

中醫學是中國的傳統醫學,是在陰陽五行理論指導下、從動態整體角度研究人體生理、藥理、病理及其與自然環境關係,尋求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學問。

中醫學的核心思想是陰陽平衡學說,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它與《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稱為中醫四大經典。

膏滋方屬於中醫學治療範疇,是以劑型而命名,屬於中醫藥中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膏方又稱膏滋,具有潤澤、滋補之意。

膏方一般分為調理膏方與滋補膏方兩類。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中醫膏方的起源與沿革。

1. 《黃帝內經》

黃帝號袁軒氏(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公元前2698年即位。黃帝統一華夏後,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製音律、創醫學等,為後世的生活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在醫藥方面為傳統中醫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黃帝內經》是從華夏時起到春秋戰國年間的歷代醫家共同積累的中醫學知識,藉以黃帝與岐伯對話的方式而成書,一般認為成書於戰國時期,是中醫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被稱為中醫鼻祖之書。

《黃帝內經》是最早記載膏劑的中醫藥專著,如《靈樞·癰疽篇》的豕膏和《靈樞·經筋篇》的馬膏,是以動物脂肪為基質,原文記載:「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主要外用於治療外傷科疾病。由此表明2000多年前我們中醫人就開始採用中醫膏劑防病治病。

2.《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經》,與黃帝時期同名的炎帝神農氏是中國藥學的始祖,他是我國古代文獻所記載的第一個遍嘗百草研究藥學的人,他對藥學的研究成果歷經了2000餘年,被後世中醫藥學家寫成了我國第一部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一般認為其成書於西漢末年與東漢初年。

《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明確標識了365味葯,記載了四氣(寒熱溫涼)五味(酸苦甘辛鹹)的藥性理論,制定了君臣佐使的處方原則(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闡明了中藥的毒理及藥物的七情關係(單行、相須、相殺、相使、相畏、相惡、相反),規定了中藥的劑型及服藥時間。

《神農本草經》對膏方有明確的論述,如「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明確有消石「煉之如膏」,雷丸「作膏摩,除小兒百病」。

3、《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醫聖張仲景(公元154年-219年)所著,成書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分 ,張仲景去世後,該書曾一度流散民間,直到晉朝,太醫令王叔合(公元210年-280年)全力搜集《傷寒雜病論》的各種抄本,最終找全了關於傷寒的部分,加以整理後,命名為《傷寒論》。

《傷寒論》著論22篇,記述了397條治法,載方113首,總計5萬餘字,但《傷寒雜病論》中雜病部分仍然缺失。

800年後宋仁宗(公元1010年-1063年)期間,一個名為王洙的翰林學士在翰林院的書柯瑞發現了一本被蟲蛀了的竹簡,書名《金匱玉函要略方論》。這本書一部分內容與《傷寒論》相似,另一部分,是論述雜病的。

後來,名醫林億、孫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訂《傷寒論》時,將之與《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對照,知為仲景所著,乃更名為《金匱要略》刊行於世,《金匱要略》共計25篇,載方262首。至此《傷寒論》、《金匱要略》兩部經典巨著完整面世。

《傷寒雜病論》系統概括了辨證施治理論,為中醫病因學說、方劑學說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後世中醫人成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傷寒雜病論對膏方記載,如大烏頭煎,豬膏發煎 。大烏頭煎出自《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第十篇,第十六節。原文「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弦者,大烏頭煎主之。」

大烏頭煎原方:大烏頭五枚(熬去皮)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4、唐朝時期

孫思邈稱其為「三斤藥材一兩膏,調補結合百病消」,闡釋出膏滋熬製之精細,更指明其兼具治療、滋補之功效,「以補調治乃為上上之選」。孫思邈著《千金方》中記載的「煎」方已與現代膏方完全一致,如卷十六的地黃煎,即是一幅滋養胃陰,並清虛熱的膏方

5、宋元時期

膏方基本沿襲唐朝,在論述有關膏方的製備方法時,照抄《千金方》,南宋的「瓊玉膏」為著名膏方

6、明朝時期

膏方發展已進入成熟階段。此時膏方的名稱,多採用「某某膏」的方式命名。如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所載通聲膏,將藥物共研粗末,熬透去渣,加入杏仁液、酥、蜜、薑汁、棗肉,再煎收膏而成,功用補氣潤肺,化痰利竅,專治氣陰耗傷之咳嗽氣促,胸中滿悶,語聲不出之症。

值得一提的是明孫一奎《赤水玄珠》卷十的補真膏,由黃精、山藥、懷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蓮肉、巨勝子、柏子仁、松子仁、何首烏、人蔘、茯苓、菟絲子、杜仲、肉蓯蓉、五味子、黃柏、白朮、當歸、甘草、陳皮、砂仁、知母、白芍、川芎、鹿茸、小茴、蒼朮共二十九味葯組成,主治虛損勞怯。此方藥味眾多,配伍全面。

7. 清朝時期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載有膏方醫案, 《葉氏醫案存真》中,治精血五液衰奪,陽化內風之證,治咳甚嘔血吐食,均「進膏滋葯」。此外在膏方的應用方面也不局限於冬季,其他季節也有使用。

晚清名醫張聿青撰有《膏方》一卷,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醫家運用膏方的經驗。此時膏方用藥往往已達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時常選加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以加強補益陰精的作用,強調運用配製,膏方尤強調辨證而施,不拘泥於補益之膏方。張氏的觀點對後世醫家影響較大。

這一時期上至宮廷禦用,下至民間滋補養生,用膏方補養之風盛行於世。當時統治階級熱衷於服用長生不老的方葯,故宮廷中此類醫方甚多,如:益壽膏、補益資生丸、菊花延齡膏、百齡丸、松齡太平春酒、人蔘膏、茯苓膏、瓊玉膏等。《清太醫院配方》、《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等書中就記載了很多膏方。僅《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一書中記載內服膏滋方就有28首之多,製作考究。

8. 近現代膏方發展

民國時期

秦伯未先生首次整理了膏方治療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要點和原則,並以醫案的形式總結了其在膏方治療中的臨床經驗,著成《膏方大全》一書,該書許多見解和論述:

奠定了臨床醫師運用膏方治療疾病所遵循的基本原則,開啟現代臨床膏方治療學的先河。

建國以來

膏方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受益群體日益增加,膏方治療的閱聽人亦不斷地增多,臨床醫師的治驗也不斷地豐富,此為膏方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推動了膏方產業發展。

膏 方 優 勢

1、因人而異

膏方是依據患者的體質要素、疾病性質、按照君臣佐使原則,挑選單味葯或多味葯合作組成丹方,並將方中的中藥飲片經多次煎煮,濾汁去渣,加熱濃縮,再參加某些輔料,如紅糖、冰糖、蜂蜜、阿膠等收膏而製成的一種比較稠厚的半流質或半固體的製劑,具有補虛療疾、調度機體效果的膏滋。

2、因地而異

東北的地區、西北的地區氣象寒冷,膏方宜用偏溫熱之葯,而長江以南地區,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得多,膏方中應當以清補甘溫之葯為主,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膏方中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

3、因病而異

醫生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進行辯證處方,做到一人一方,每一劑膏方隻適合該方患者本人服用。另外膏方在配伍中,除了常用中藥的配伍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予以變化外,名貴細料葯、收膏藥均會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加以變化調整,不會出現千篇一律的膏方配料。

4、善治未病

「治未病」的觀點是中醫學的重要思想,是中醫預防醫學的實踐和總結,是中醫學的最高境界。防患於先是「治未病」思想的第一意義。欲病救萌,防微杜漸為其第二層意義,已病早治,防其傳變為其第三層意義。

5、善治宿疾

宿疾的病程較長,常常「虛實夾雜,氣血兩虛,陰虧陽弱」,並非一方一葯能夠解決。故選擇膏方可以一邊施補,一邊治標,對疾病的康復很有益處,而且膏方的服用時間比較長,堅持服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宿疾。

6、善治慢性病

慢性病往往表現為:1.病程較長2.兼證較多3.整體機能處於下降狀態。膏方適用於哮喘、慢性反覆發作咳嗽、鼻炎、慢性消化系統疾病、腎病、風濕病等慢性病的調治,因為這些病大部分存在免疫功能紊亂,調整其體質狀態有利於疾病的臨床治癒。

7、善治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人群的主要臨床表現:常感到疲憊,睏倦,經休息後仍不能緩解,平素怕冷,容易感冒;精力不充沛,做事情沒有激情,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急躁易怒,心情抑鬱;常伴有頭腦昏沉,四肢沉重,肌肉關節酸痛,雙目乾澀,視物模糊,腰酸背痛,自汗,盜汗,飲食不香,睡眠異常(早醒或入睡困難或夢多),大便不正常。時至今日,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熬製技術的提高,使得膏方進入家庭,成為廣大群眾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一種養生保健方法之一。

8、善於改善體質

中醫膏方在中醫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正確應用中藥,針對不同的人群進行調理,達到防病治病,強健機體,延年益壽的目的。其功用有:激發機體的免疫能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能有效預防感染性疾病和腫瘤;調節性腺、甲狀腺、腎上腺的功能,改善內分泌紊亂;增加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狀紅細胞,能促進骨折癒合,改善骨質疏鬆;改善動脈硬化,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增加心腦組織的有效血流量。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