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大原因導致女性不育:習慣性流產,有些原因你根本想不到

我叫絲雨,今年32歲,結婚六年了。在這六年裡,我先後流產五次,至今未生育。

第一次懷孕是1999年底,在我們的蜜月裡。當時我根本不知道自已懷孕了,一天家裡大掃除,我還爬到高處擦窗戶。那天感覺很累,當晚陰道就見紅了。因為剛好是以往該來例假的日子,所以我也沒在意。可是過了十多天,下身一直沒乾凈、於是我去了醫院。醫生說我懷孕40天了,但是有先兆流產。我聽了又喜又憂。

當時,醫生給我開了幾針黃體酮,注射幾天后血仍沒止住。這時候有人跟我說,你流了這麼長時間的血,說不定小孩以後會有殘疾呢!我一聽嚇壞了,和家人商量後,覺得這種事情不能冒險,想著自己還年輕,以後再生個健康的,就去醫院做了人流。

一年半以後,我再次懷孕了,沒想到又在孕初期見紅,並且再次診斷為先兆流產。這一次,我馬上住進醫院進行保胎治療,整日保持絕對臥床。醫生每天給我口服安胎藥,並肌肉往射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但這一切措施似乎不見什麼效果。我下身的血越流越多,心情也越來越緊張。到懷孕第60天時。我做了超音波檢查,結果卻是:胚胎在第36天的時候就已經停止發育了。不得已之下,我只好選擇了清宮術。身心的痛苦使我對未來的生育之路憂心忡忡。事後,我和老公進行了全面的生殖檢查。結果查出我的抗磷脂抗體呈陽性,醫生說這很可能就是導致我兩次胎死腹中的主要原因。


專家解析:凡是妊娠20周前胚胎或胎兒因某種原因,連續自動脫離母體,且排出發生在同一時段為習慣性流產。因連續多次對孕婦精神創傷、身體恢復帶來危害,應以預防為主。在末次流產後一定要及時查找原因並針對性治療。習慣性流產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基因突變:佔4.5%-25%,如已查實夫婦一方為易位攜帶者,根據易位性質作產前診斷勸告避孕或絕育。一旦出現先兆流產,應參考夫婦雙方染色體核型分析,決定是否保胎。

2、解剖因素:子宮畸形、子宮不完全或完全縱隔,佔12%-15%,宮腔粘連、子宮肌瘤、宮頸內口鬆弛等可以導致反覆流產的,可以做各種矯正手術,分解粘連、宮頸環扎等手術,可以得到改善。

3、內分泌因素,垂體功能不全:在習慣性流產中佔13%-25%受精卵著床後,滋養細胞開始分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黃體繼續發育成為妊娠黃體,而且將血中膽固醇或孕烯醇酮轉變成孕酮,妊娠黃體分泌大量孕酮,對應激性增高的子宮肌層起鎮靜作用。還有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及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也會引起黃體功能不全而反覆流產。

4、免疫因素:約佔40%。妊娠胚胎兼有來自父方和母方的基因,從免疫觀點看它是半同種異體移植物,胎兒的移植成功必須依賴阻止有害的因素,免疫反應目前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①母體對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複合體(MHC)、滋養層(TLX)及丈夫B淋巴細胞等產生封閉抗體,阻止致敏T細胞對胚胎的攻擊。②母胎接觸封閉因素(封閉抗體及封閉因子)蛻膜細胞的免疫抑製,來自子宮的淋巴結免疫抑製,滋養層細胞杭原部位被遮蓋等。③母體內的各種免疫抑製因子的作用,孕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鹼性磷酸酶、早孕因子、甲胎蛋白及淋巴因子等。④胎兒的封閉因素。當以上的某個環節出現異常,滋養層或胚胎受到免疫攻擊導致胚胎死亡、妊娠終止。大量證據表明,習慣性流產的夫婦具有共同人類白細胞抗原(HLA)頻率顯著增高,並發現習慣性流產的抗原主要表現在HLA-D傘尖上,配偶間D/DR抗原的相容性越高,習慣性流產的發生率越大。

5、感染性疾病:巨細胞病毒、弓形蟲病、支原體、衣原體、細菌等感染,可通過胎盤感染胚胎或胎兒,導致流產。

6、精神異常、母體疾病、環境因素、孕產史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習慣性流產的病因相對明確,採取針對性治療,繼續妊娠率明顯提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