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磅揭秘:鞍鋼股份3.38億違約銀行承兌匯票來自何方?

導讀:隨著央行和鞍鋼股份的相繼澄清,市場各方自然松了一口氣,但同時,新的疑問又隨之產生,這家讓鞍鋼股份這樣的超大規模央企踩雷的“個別財務公司”到底是何方神聖?在其此次承兌匯票違約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麽秘密?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news)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紀沐陽@北京

編輯:翟 睿 @北京

8月1日,鞍鋼股份(000898.SZ)的一則公告曾一度引發市場恐慌,並由此引發熱烈討論。

當日晚間鞍鋼股份發布信息稱:截至7月31日,公司持有的銀行承兌匯票3.38億元出現逾期未償付情況,另有未來可能被後手貼現方追索銀行承兌匯票4.94億元,分別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0.64%和0.94%。

雖然鞍鋼股份其後一再表示該承兌匯票的違約對公司影響不大,並稱“由於公司生產經營穩定運行,資金較為充足,2019年1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入人民幣20.09億元。因此,上述銀行承兌匯票逾期未獲償付,不會對公司當期現金流構成重大影響。”但卻因該事件的重大無先例性,引發了外界諸多揣測。

銀行承兌匯票,簡稱銀票,常規意義上,是由採購方出票,向採購方開戶銀行申請並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保證在票據到期日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在常人理解中,因有銀行作為信用背書部門,銀行承兌匯票實質違約是基本上不存在的,而此次鞍鋼股份的踩雷,則讓市場恐慌懷疑銀行信用體制的崩塌。

的確,除非是交易過程存在違規或者是票據本身存在問題,基本上至今未發生來自銀行的銀行承兌匯票違約的情況。

面對市場的紛紛揣測,8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在其官網發布《有關情況的說明》稱,已經注意到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有關金融機構開出的部分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未獲清償的事情。但據人民銀行沈陽分行排查,其便是該公告所指“金融機構”為個別財務公司,不是商業銀行。

8月5日午間,鞍鋼股份也再度現身辟謠發布補充公告,在證實了其未獲償清的銀行承兌匯票來自於個別財務公司外。其還強調"公司持有的商業銀行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均正常兌付。"

隨著央行和鞍鋼股份的相繼澄清,市場各方自然松了一口氣,但同時,新的疑問又隨之產生,這家讓鞍鋼股份這樣的超大規模央企踩雷的“個別財務公司”到底是何方神聖?在其此次承兌匯票違約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麽秘密?

1)雷區前兆:意料之中的違約

早在2018年11月的一則傳聞或就已經為鞍鋼股份此次踩雷事件預示了前兆。

2018年11月20日前後,有消息稱一家大型央企發告用戶書,將拒收8家銀行、8家財務公司的承兌匯票。

隨後,據有媒體報導,這家拒收這16家金融機構承兌匯票的大型央企為攀鋼集團,在其拒收的8家財務公司名單中,有去年已經“爆雷”的寶塔石化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亦有在近年來一直遭受債務危機的海航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還有在近期也傳出資金鏈斷裂重慶力帆財務有限公司,當然也包括風頭不減的複興國際財務有限公司和恆大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雖然上述媒體聲稱該事件經由攀鋼集團財務部門有關人士確認,並表示該有關人士稱“不在收取原因系16家企業尤其是一些財務公司跟集團和集團旗下公司之間存在延期支付,收不到款的問題。”

但或許是因為該事件影響過於重大,2018年11月23日,攀鋼集團便在其官網發布聲明澄清上述傳聞稱 “經本公司確認,該信息不屬實”,“公司以及下屬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從未發布該名單和‘告用戶書’”。

熟悉我國鋼鐵產業的市場人士應該知道,攀鋼集團與鞍鋼集團關係匪淺。如今的鞍鋼集團便是於2010年由原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和攀鋼集團聯合重組而成。攀鋼集團由此成為鞍鋼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鞍鋼集團同樣也是這3.38億銀行承兌匯票違約事件主角鞍鋼股份的控股股東,其持有鞍鋼股份53.33%的股份。

正如半年多前,媒體引用攀鋼集團財務人事的解釋有關金融機構承兌匯票時所稱“一些財務公司跟集團和集團旗下公司之間存在延期支付,收不到款的問題”,顯然,由這些財務公司出具的銀行承兌匯票問題早在2018年下半年便已經開始顯現。

而時至今日攀鋼集團的兄弟企業——鞍鋼股份所出現的“踩雷”事件,也似乎從側面證實了斯時攀鋼集團因擔憂銀行承兌匯票的兌現問題而將部分金融機構拉入“黑名單”的消息也並非空穴開風。

“攀鋼集團與鞍鋼股份同系一支,其業務模式也基本相同,所以與兩者有合作的金融機構自然也存在諸多重合。”8月6日,一位接近於鞍鋼股份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此次引發鞍鋼股份銀行承兌匯票違約的金融機構早前亦與攀鋼集團有過合作,不過在2018年底,攀鋼集團一方就的確已經開始減少與之來往。

該知情人士還承認,這家在央行沈陽分行8月4日發布的《有關情況說明》中所稱的“個別財務公司”,其名字的確疑似曾出現過在2018年11月時市場流傳的那份被攀鋼集團否認過的告用戶書中。

“這家財務公司的母集團目前正處是多事之秋之時,其財務公司開具的銀行承兌匯票違約並不讓人意外,在一定程度上說,鞍鋼股份方面應該早就對該事件的爆發有所預期。”另一位接近於該違約事件的有關人士也向叩叩財訊表示一家資產曾一度超過兆規模的超大型集團企業或是該次銀行承兌匯票違約事件的始作俑者,而這家集團的名字也正好在上述曾遭攀鋼集團否認發布的告用戶書中榜上有名。

2)“個別財務公司”迷蹤

正如上述接近該違約事件的有關人士所言,這家引發鞍鋼股份銀行承兌匯票的“個別財務公司”的母公司被指向了一家曾是國內首曲一指的集團,不僅在行業內赫赫有名,該集團在資本市場中,也曾因名下有多家上市企業而自成一“系”。

公開資料顯示,該集團成立至今已20余載,從2000年左右開始布局發展類金控模式,至2017年之前都可謂發展得順風順水,從一家行業集團儼然變身為一家綜合商業集團,產業一度涉足國內外多個行業,且旗下還曾持有銀行、保險、證券、互聯網金融等多家金融機構股權。

但2017年之後,國內金融大環境的變化疊加其此前高速發展所遺留的後遺症並發,這家充滿爭議的集團開始屢現“大廈將崩”之態,讓眾多資本人士皆感歎其“眼見其起高樓,眼見其樓倒了”。

為解決目前深陷其中的困境,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該集團的主要任務便是處理有關資產。其掌舵者還曾公開表示,2018年中該集團處理資產達數千億,而2019年處理資產的速度將有過之而無不及。

於是外界看到,在過去的幾個月中,該集團旗下的大量資產被掛牌出售,其中包括數家酒店和遍布紐約、西班牙等世界各地的房產,同時還有數家金融項目的股權也被打包轉讓。

“該集團最近的一單資產轉讓是位於某金融中心城市的一家五星級旅遊酒店。”上述接近於該違約事件的有關人士透露,該酒店地段非常優越,而該市的五星級酒店資產本就是稀缺資產,當地已經多年未有五星級酒店轉讓,且預計未來幾年內該市也將少有如此優質的酒店投入市場。

據叩叩財訊查閱該酒店的掛牌轉讓信息顯示,上述五星酒店所對應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目前正在掛牌期,掛牌底價約8億元,但買家同時還需一並承擔其近十億元的債務。

雖然該集團已經大力著手處置有關資產以瘦身並同時緩解其緊繃的資金鏈,過去一年多裡,處理的資產也以數千億記,但種種跡象表明,作為曾經的巨無霸集團,至今依然還未能獲得喘息的生機。據該集團2018年末有關財務數據顯示,其資產負債率依然超過70%,淨利潤虧損近50億。

近期,該集團旗下P2P平台的多個項目產品被投資者投訴稱已經逾期兩年卻不返本金與收益。

事實在,就在鞍鋼股份所持其出具的銀行承兌匯票爆雷的幾天前,該集團旗下的一支債券規模十餘億的債券也出現了違約,值得注意的是,該債權還一度被評級機構評為AAA級。

(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