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想寫出高考一類作文嗎?那這“幾點”可要注意了

想寫出高考一類作文?這“八小”千萬別忽視!

每年高考之後,炒得最熱的就是各省的“滿分作文”,媒體炒,家長炒,師生炒,直炒得沸反盈天。殊不知,每年各省都有幾十萬考生,作文得滿分的畢竟是極少數。為此, 提醒各位考生,對高考作文的期望值要從追求“滿分作文”降到追求“一類作文”(≥50分/60分)上來,因為“滿分作文”要靠天賦和運氣,而“一類作文”則可靠功夫和訓練。從操作層面來講,就是要從追求“滿分作文”的“三大”(大手筆、大天氣、大智慧)降到追求“一類作文”的“八小”上來。本文所舉例子有意回避了高考滿分作文,而選用了學生新近作文訓練中的時鮮作文。

一:有一點小生活

“小生活”就是要在文章中去寫屬於學生一族的原汁原味的生活畫面、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去展現一個本色鮮活、童心未泯、當代風味、可親可愛的“你”。它芝麻雖小,但香氣撲鼻;帶點青澀,但可信可近;有些“另類”,但妙趣橫生。閱卷老師要看的就是“十八歲的天空”下這朵生活的小浪花。

如:話題作文“信任”的寫作,有位考生的作文《後門有眼》就寫了青青校園中的一段“小生活”。

在高中入學的第一次班會上,“老班”就要求“上課不許講話”;但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很快便將老班的“聖旨”置諸腦後,在課堂上不時因探討問題與同學交頭接耳,與老師發生爭論;“老班”得知後便大發雷霆,並指明道姓“×××上課為什麽與同桌討論,×××上課為什麽頂嘴”,下課後,一位細心的同學發現原來班級後門上有一個小洞;從此,上課鴉雀無聲,但課堂死氣沉沉,班級成績也直線下降;經其他老師提醒後,“老班”在班會上誠懇地向同學們征求意見,並用一塊小木板將後門上的洞封了起來。從此,課堂氣氛活躍,班級成績驕人。

這段“小生活”中的小性子、小別扭、小反感,完全是校園版的、學生版的、花季版的,流淌著學子心海對“互信”式的新型師生關係的企盼,讓人品味出一份久違的清荷滴露般的純真。

二:有一點小感情

“小感情”是對“假感情”的反撥,它抒發的是“自然流露的感情”,而不是“做作的煽情”;“小感情”是對“大感情”的反撥,它抒發的是“我的切身的感情”,而不是“我們的大而化之的感情”;“小感情”是對“空感情”的反撥,它抒發的是“跳動著心靈顫音的感情”,而不是“口號式的感情”。

如:話題作文“為了短暫的美麗”的寫作,有位考生的作文《軍營花開》就寫了一名在起床號吹響前為自己化妝的女兵。

因為她是一個女孩,所以她愛美;因為她是一名戰士,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在自以為無人知曉的凌晨化妝。

因為她是一位女兵,所以文章將“人性中對真、善、美的渴望”和“戰爭對人性的扼殺”有機地交融到了一起,從而演繹出了這“軍營之花”的“短暫的美麗”。這份情感,雖然不合軍規,但它真;雖然遠在軍營,但它切;雖然只在瞬間,但它給人以震撼。

三:有一點小發現

鑒於高中生的認知水準,他們對生活的思考和事物的看法一般不大可能高屋建瓴、石破天驚,但如果他們能有一點屬於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小發現,同樣可以讓閱卷者眼前一亮。大家看禿子看到的都是光頭,而你卻看到了頭上的幾縷青絲,這就是“小發現”,這就是別開生面。

如:話題作文“借”的寫作,許多考生都以“中國製造”為驕傲,但就有一位考生寫出了自己的一點“小發現”——“中國創造”。他在文中說:

“技術是可以借到的,但思想無法借得。一個國家只有擁有了自己的原創思想,才能使自己真正強盛起來。否則,只能永遠被別人勒著脖子。”

的確,無論是“中國芯”,還是“神舟五號”“嫦娥一號”,靠的都是原創思想,靠的都是自主知識產權。中國真正強大的標誌不是有多少“made in china”,而是有多少“中國創造”。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雖只是一字之變,但卻別具慧眼,星光閃爍。

四:有一點小哲理

“大道理”往往給人以空洞、隔膜、乏味之感,而那些帶著泥土氣息,帶著情感余溫,帶著生活感悟的“小哲理”,往往因為其真誠、真摯、真切而給人以“於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它不大,就是日常所見;它不遠,就是日常所及;它不深,就是日常所感。因其切近、切身,故而能沁人心脾。

如:話題作文“感恩”的寫作,朱克波的《那束康乃馨》就頗值得借鑒。

母親僅靠兩畝薄田供兒子讀書上學,可謂含辛茹苦。在母親節這一天,兒子省下一周的生活費,像城裡的孩子一樣買了一束康乃馨送給母親。而這位母親見此僅說了一句話:“孩子,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媽媽的節日。”

母親這句話雖然質樸,卻蘊含著“小哲理”——“孩子的出息”就是母親的一切,它勝過世上一切物質的擁有、形式的表示乃至精神的慰藉。這句話中蘊含的哲理雖然很小,但因為它帶著母親的體溫,散發著鄉村泥土的芬芳,因而使人怦然心動,回味綿長。

五:有一點小描寫

記敘類文章要想打動閱卷者,依靠的不是敘述,而是描寫。因為“敘述”搭建的僅僅是骨架,而“描寫”凝結的方是“血肉”。“小描寫”,它並不要求成篇成段,只要求“時有風騷”,它可以是一句對話,一個動作,一絲心動,甚至是一景一物,便可以凸顯出人物的神韻,傳達出文章的旨趣。

如:命題作文“我的歌”的寫作,有位考生寫了一首“用父親的血為詞、我的淚為曲”譜寫而成的歌。他在對“背屍匠”父親的刻畫上,就用足了“小描寫”:

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下,父親才從老家來到我的新房。上樓時,父親顯得十分吃力,我伸出手準備拉他一把,誰知他倏地把手縮了回去,隻笑著說了一句:“不必了。”到新房時,我高興地打開門,對父親說:“瞧!”並隨手拿了一雙拖鞋讓父親換上,父親剛準備脫鞋,隨即又停了下來,用袖子揉了揉眼說道:“我站在門口看看就心滿意足了。”

“倏地把手縮了回去”是因為父親怕把手上背屍體的“晦氣”傳給兒子。“剛準備脫鞋”是父親下意識的行為,也是他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隨即又停了下來”是因為父親怕把自己身上的“晦氣”帶進兒子的新房。“用袖子揉了揉眼說道”是因為眼中有老淚溢出,這個“淚”是“欣慰”之淚,兒子終於有出息了;這個“淚”是“驕傲”之淚,自己一輩子被人瞧不起,兒子終於讓自己“在一村老小面前可以抬頭做一回人了”;這個“淚”也是“辛酸”之淚,為了這一天,自己背了一輩子屍體,這一天等得也實在太久了。“小描寫”雖“小”,但它傳情,傳神,讓人物形象霎時豐滿起來。

六:有一點小化用

“引用”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提升文章的理性層次,但有時也常給人“掉書袋”之嫌,而那些已被人引用過千萬遍的“名人名言”更是讓人大倒胃口。為此,你大可不必去“嚼別人嚼過的甘蔗”,你完全可以在這些“名人名言”裡加入一點你的“情思”,而這些流淌著你的血液的“凡人名言”就會頃刻間變成一道“風味小吃”,讓閱卷者滿口生津,這就是“小化用”的魅力所在。

如:新材料作文“經典與時尚”的寫作,有位考生就在名言“所有的果都曾經是花,但並非所有的花都能成為果”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思”,使之由一道“大路菜”變成了一道“時鮮小吃”——“所有的經典都曾經是時尚,但並不是所有的時尚都能成為經典”。雖是“小化用”,卻將“經典與時尚”的辯證關係演繹得深入淺出。

七:有一點小技巧

在文章的主旨確定、寫作的素材選定之後,如何使既有的素材更好地表現主旨,有時需要使用一點“小技巧”。它可以是行文上的小布局——讓文章有點眉目,也可以是情節上的小調整——讓文章有點想頭,還可以是論證上的小安排——讓文章有點層次,或者是“呈現”上的小手法——讓文章有點味道。

如:命題作文“學會調整”的寫作,有位考生在行文上就進行了一點“小布局”,他根據“水”的固體、液體、氣體的“三態”變化,為文章設計了三個小標題:“匍匐的冰”“流動的水”“升騰的氣”,並在三個小標題下分別寫了一個創業者夯實基礎、兼容壯大、促成飛躍的歷程。其實,很多考生在文章中都寫了這個內容,但寫得東拉西扯,而這位考生因為用了一點“小技巧”,使文章布局整齊勻稱,眉目一清二楚,故事簡捷緊湊,主旨一看即明。

八:有一點小才氣

所謂“小才氣”,就是在文章的字裡行間帶點小聰明、小機智、小文氣、小風格,它不一定很大,也不一定很鮮明,只要它有那麽一點樣子,有那麽一點意思,有那麽一點味道,有那麽一點感覺,就會讓閱卷者頷首一笑,稱道:“狡猾狡猾,也虧這小家夥想得出來。”

如:魯迅的作品,可謂中學生學得最多的。但在話題作文“酒·茶·白開水”的寫作中,就有一位考生拿魯迅的作品來演繹話題。他用魯迅“似匕首,似投槍”的雜文來演繹“酒”之烈性,用魯迅“初讀讓人捧腹大笑,再讀讓人掩卷沉思,三讀讓人幡然醒悟”的小說來演繹“茶”之綿香,用魯迅晚年“晶瑩溫馨”的散文來演繹“白開水”的平淡。其實,這些都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東西,但經他這麽一“撥弄”,不僅與話題對接上了,而且也有點意思、有點味道了,真是“太有才了”。

上述八個方面,說其“小”,是因為它們對你來說夠得著,學得會,用得上。當然,它們也僅僅是示例,旨在給你以啟發、啟示和啟迪。最後,最後也想對周杰倫的金曲《蝸牛》“小化用”一下:“小小的你有大大的夢想,只要你帶著這小小的啟迪,一步一步往上爬,總有一天你會撐起作文的一片天。”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