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婦檢異常?先糾正8個認知誤區!

婦檢異常別驚慌!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很多婦科疾病都可以通過婦檢早發現早治療,對於女性來說,婦檢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護身符」。

大部分成年女性每年都會定期做婦科檢查,然而,一張報告單子往往會讓女性同胞們望而生畏,尤其是在面對「積液」、「內膜增厚」、「瘤」、「腫」、「糜爛」、「激素下降」這樣的字眼。

今天,小編就來親自消除各位女性讀者心中留存已久的「婦檢誤區」!碰到下列婦檢異常,一定不要驚慌!

1

盆腔積液:很多為生理性盆腔積液,無需治療

在腹部超聲檢查時,發現少量盆腔積液的情況比較多見,碰到這樣的情況請不必過於緊張。盆腔積液是一種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確切地說是影像學對盆腔內液體的一種描述。盆腔積液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女性在排卵期、月經期,或是在便秘等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少量盆腔積液,這都屬生理性積液,是不需要治療的。

但若患者患有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宮內膜異位症疾病,較易誘發病理性盆腔積液, 有下列癥狀的患者,則需進行早期有效的診斷治療。

1.下墜感,下腹、腰骶部疼

2.抵抗力下降

3.月經紊亂

4.不孕

2

子宮內膜增厚:或是正常生理現象,對子宮內膜癌發生風險無影響

在婦科超聲檢中,很多女性看到子宮內膜增厚就緊張。其實,子宮內膜增厚很可能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並在下列情況下對子宮內膜癌發生風險無影響。

對於絕經前婦女,如果婦檢顯示子宮內膜增厚,要看看有無月經改變,並結合月經周期進行評估。育齡婦女的子宮內膜,本身就會有一個周期性的「生長-增厚-脫落-變薄」過程,這是在卵巢激素的調控下完成的生理過程。在此期間子宮內膜就算增厚到14-16mm也是正常的。但在非月經期間超過10mm則屬病理狀態。

而對於絕經後無癥狀子宮內膜增厚的婦女來說,有研究表示無癥狀子宮內膜增厚1-3mm對子宮內膜癌發生風險無影響,只需嚴密隨診觀察。但若出現陰道出血或內膜厚度明顯增厚(增厚4-5mm),則需組織學診斷治療。

3

子宮肌瘤:絕大多數不會影響健康,也無需手術

當報告單上出現「子宮肌瘤」這四個字,大家不必驚慌,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非子宮肌瘤(子宮平滑肌瘤)莫屬。絕大多數不會影響健康,也不需要手術。

不過也要防惡變的可能,這風險和肌瘤大小沒有必然關係。肌瘤較小,可以間隔6-12個月複查一下超音波,沒有明顯變化,問題不大。如果短時間內肌瘤增大明顯,要小心。這裡也沒有明確的尺寸限定:3-5個月長大1-2cm問題不大,如果2-3個月增大2-3cm以上,就要小心了。另絕經後肌瘤如果不小反而增大,建議手術。

宮頸囊腫:影響性生活或分娩可處理

很多人聞「腫」色變,其實宮頸囊腫也只是名字讓人比較害怕罷了。婦檢發現有宮頸囊腫,這多是慢性宮頸炎的表現,發生在宮頸炎癒合的過程中,宮頸腺體內的分泌物被新生鱗狀上皮過度增生阻塞宮頸腺管形成囊性腫物,多數不需要治療

一般情況下,小的宮頸囊腫不會有什麼不適癥狀,不需要特別處理,只需每年定期檢查。但如果囊腫過大(大於10mm),影響性生活或分娩,就醫處理即可。

5

卵巢囊腫:生理性囊腫可隨生理周期消失

經常有患者手持寫有卵巢囊腫的體檢報告,憂心忡忡來到門診詢問:「醫生,卵巢囊腫會變癌嗎?」 其實,卵巢囊腫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卵巢囊腫具有自限性,生育期婦女卵巢囊腫絕大多數為功能性,是卵泡囊腫或黃體囊腫。通常在誘發排卵或超聲監測卵泡生長時被發現。對有正常排卵周期的婦女,生理性囊腫自發消失可能在2個月內,一般無需手術乾預。

如超過2個月仍有囊腫者,出現急腹痛,且與卵巢腫瘤、異位妊娠、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難以鑒別,藥物抑製性治療後囊腫仍未縮小,或者是發生於絕經後婦女且隨訪囊腫變大者,應做腹腔鏡檢查並做適時手術治療。

6

宮頸糜爛:國際上早已廢棄此說法,此「糜爛」非彼「糜爛」

「宮頸糜爛」這個稱謂目前已廢棄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這個新稱謂。當宮頸發生感染時就會出現宮頸充血、黏膜外翻等表現,現在認為宮頸糜爛只是宮頸的一種表現,並已將其改稱為宮頸糜爛樣改變。

宮頸糜爛樣改變可能是生理性的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在排除了宮頸癌及宮頸的炎症外,考慮為生理性柱狀上皮異位,一般是不需要處理的。體檢報告出現「宮頸糜爛」,不必緊張,除非醫生建議做宮頸癌篩查或有癌前病變,才需做特別處理。

7

雌激素下降:卵巢功能衰退的生理現象

當女性出現閉經或月經不規律時,醫生會建議檢測雌激素水準。40歲以上者雌激素水準的下降通常是由卵巢功能衰退導致的,屬於生理性質,一般不可逆;此外,服用某些藥物也有可能導致雌激素水準的暫時性下降,對於以上原因,婦檢者不必太緊張。

但雌激素逐漸減少伴潮熱盜汗、心悸、失眠等癥狀,或是月經時間過長,便需進行檢查,了解是否有子宮內膜增厚,如有需要,再做診斷以明確是否有內膜病變、卵巢早衰、乳腺疾病。

8

乳腺增生:良性病變,極少數癌變

乳腺增生是日常生活中年輕女性經常遇到的現象,有人對於增生過度擔心,甚至產生了恐懼,以為增生即是癌症的前奏。其實乳腺增生有很多類型,大部分如單純性小葉性增生無特別的治療方法,可自身緩解,極少數(導管和乳腺上皮增生及非典型增生)會發展為乳腺癌,注意定期複查即可。在此女性朋友要學會乳房自檢的方法,並養成每月自檢乳房一次的習慣。未絕經女性自檢的時間最好是在兩次月經之間,若發現異常應立即就診。

為了廣大女性同胞們的身體健康,定期的婦科檢查是很必要的。婦檢報告雖需重視,但是並沒有它們「表面」上那麼的可怕,我們一定要消除內心的誤區,「正」視報告異常。在此提醒各位,很多非正規的醫療機構會過分誇大疾病的嚴重性,很多人被嚇到,導致過度治療。如果需要治療的情況,大家要理智選擇到正規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陶珍, 魏玲玲, 張紅安.經直腸超聲在婦科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 2013, 3 (14) :105-106.

[2]錢軍.婦檢有些異常 莫驚慌[J].江蘇衛生保健,2018(08):41.

[3] Michelle Louie,Timothy P. Canavan,Suketu Mansuria. Threshold for endometrial sampling among postmenopausal patients without vaginal bleed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6,132(3).

[4]王永學,金瀅,李艷,潘凌亞.絕經後無癥狀子宮內膜增厚婦女的子宮內膜癌發生風險[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9,28(02):109-111.

[5]石一復,李娟清.子宮肌瘤診治的再認識[J].國際婦產科學雜誌,2012,39(02):109-111.

[6]馬紅,王立,胡小柳,楊鳳菊.經會陰超聲在宮頸良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超聲診斷雜誌,2004(05):369-371.

[7]趙宇清.功能性卵巢囊腫臨床治療研究[J].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1(03):183.

[8]來婷. 體檢發現卵巢囊腫該怎麼辦?[N]. 上海中醫藥報,2019-01-18(010).

[9] 高輝.宮頸微波手術聯合藥物治療宮頸糜爛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6):62-63.

[10]鄒愛民,房敬燕,葉丹,周蘇文.黃芫花乙醇對早期孕婦血漿和蛻膜中雌激素、攝護腺素和孕酮受體含量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3(09):531-532+516.

[11]范連明. 芳香化酶抑製劑(來曲唑)在治療血清雌激素水準升高ED中的臨床療效觀察[D].大連醫科大學,2017.

[12]武志紅. 高齡女性卵巢功能可評估[N]. 健康報,2018-08-07(008).

[13]雌激素可能預防女性冠脈鈣化[J]. 本刊編輯部.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 2007年09期

[14]孫傑萍.連續激素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誌(電子版),2018,5(18):54-55.

[15]徐紅,王為忠,張新國,陳曉光,楊凱平.血清雌二醇、孕激素與乳腺疾病關係的研究[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4(01):30-32.

[16]王桂玲,任連成,劉春香.乳腺增生與乳腺癌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06):972-973.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