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場數百萬人參與的罵戰裡,只有「藝術」輸了!

最近網路上有一起「罵戰」,發生在演員袁立與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之間,起因是袁立發了一條朋友圈。


▲袁立朋友圈截圖(圖片來自網路)

類似「華誼董事長賣假藝術品」的報導,一時間引起眾人關注,迫於輿論,王中軍當天在微博上發表聲明,(圖片文字太多可忽略)聲明重點:這兩件作品確實出自藝術家本人之手。


▲王中軍聲明(圖片來自網路)

隨即,藝術家本人也委託媒體發表聲明,還附上創作照片,(圖片文字太多可忽略)聲明重點:這件雕塑作品千真萬確是我做的。


▲魏小明聲明(圖片來自網路)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大家都開始罵袁立不懂藝術被打臉,她馬上又在微博上闡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圖片文字太多可忽略)我給大家大概總結了一下:


▲袁立來龍去脈(圖片來自網路)

十幾年前,袁立去王中軍家做客,就像朋友說很喜歡你今天穿的裙子一樣,袁立跟王中軍說自己喜歡這件雕塑作品。


▲袁立買下的雕塑作品(圖片來自網路)

沒想到王中軍派司機,把作品送到自己家來,她還花15萬買下了作品,之後因為要搬離北京想托拍賣行出售,卻被告知「藝術家沒做過這件藝術品」,所以袁立感覺自己被騙了!


拜託,各位,這叫什麼事兒啊?!有人把這件藝術品當回事嗎?有人在意它本身的價值嗎?事情出了群眾吃瓜等石錘,有石錘了就抄起傢夥開罵……罵完各回各家,為自己在網上又行俠仗義了一回得意。

這場荒誕的鬧劇中,袁立受所謂「人際交往黃金法則」影響,違心地稱讚自己不喜歡的作品,又心不甘情不願花15萬買下來,藉此維護兩人之間的合作關係,我們也不知道她後面曬出的藏品中,有多少是被迫買下來的。


▲袁立微博截圖

自始至終,她在意的是作品的證書和票據,或者說白了,這件作品到底能賣多少錢,不然她不會嫌作品太重託人出售,她不關心這件作品是不是能看出純真之美,生命之美。鬧劇過後,網友扒出這件雕塑估價100萬,都說袁立十年前算是撿漏了。

華誼的總裁王中軍,自幼酷愛油畫,有自己的個展,也有自己的松美術館,是當代藝術家,世界級藝術品收藏家,事情沒鬧這麼大的時候,他也勸自己不去理會,讓團隊不要在意,他還覺得這種事是對藝術界的傷害。


▲王中軍松美術館

可是,當年他送這件作品給袁立的時候,難道不是想投其所好,簽她為華誼旗下的藝人嗎?他在別墅囤藝術品供人參觀打賞,這件雕塑作品不過是他商業計劃中的一顆棋子罷了,他是藝術家,但不是純粹的藝術家。

鬧劇的第三個當事人:作者魏小明,他是清華大學的美術院的教授,事情發生或後他委託媒體發表聲明,「您提及的雕塑作品100%系我本人作品。」通常說完這句話就夠了,看客還會覺得他醉心藝術,不趟渾水,也可能真的有人相信,他和他的藝術家朋友們受到了傷害。


▲魏小明工作照(圖片來自網路)

問題就出在他看似不經意的補充,「我也非常欣賞王中軍先生對藝術的獨特鑒賞力」。袁立也收藏了你作品怎麼不誇一下?另外,變相說自己的作品優秀這場合好像不大合吧?

不僅如此,他還說:「如需要,我可以親赴府上,以電子雕刻機鐫刻上簽名。」或許是為了保持雕塑作品的完整性,他沒有在雕塑作品上面署全名,等到鬧劇發生,熱度上來了,突然有一個機會讓大家認識他的作品,怎麼可能讓它溜走。藝術創作同教書育人一樣,最起碼應該做到不諂媚。


▲魏小明工作照(圖片來自網路)

一直以來,我們聽過那麼多感人至深的收藏故事,張大千癡迷藝術品,賣掉自己的宅子,寄人籬下;張伯駒因為收藏,不惜傾家蕩產犧牲生命的故事,他們在乎的真的只有藝術。

我們不苛求每個藝術愛好者像他們一樣偏執,但問題是,罵戰裡我看到的只有大佬,沒有藝術,也沒有藝術追求者,如果這場戲算是行為藝術的話,那行吧,大家散了都!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本文為藝萃原創,轉載請私信藝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