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季警惕這類疾病,老人有這些情況千萬別瞞著!

導語:快來人啊!有人暈倒了……」在醫院工作多年的六旬清潔女工,卻沒有定期體檢的意識,在工作時突發「超急腦梗」暈倒在地,幸虧被醫護人員及時發現迅速搶救, 最後脫離生命危險。

李春紅主任專家提醒:冬季腦卒類疾病高發,中老年市民要特別注意預防。

【專家介紹】

碩士學位,教授、碩士生導師

國家名老中醫浦家祚傳承工作室負責人

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委員

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委員會委員

山東中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治療】

中風偏癱、眩暈失眠、腦梗死 、高血壓腦病、面神經炎、周圍神經病變、焦慮抑鬱 帕金森病 癲癇 頸椎病 三叉神經痛 格林巴利綜合征等疾病

與專家一對一在線顧問

腦血栓等疾病的幾大「暗號」

1、流口水

突然說話不利索或流口水。

專家說:「對於原本就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腦血栓危險因素的老年人來講,經常流口水很可能是腦血栓的先兆。」

2、突發性眩暈

眩暈是腦血栓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癥狀,可發生在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最常見。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

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天至2天反覆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將增加。

3、突發性劇烈頭痛

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且伴有抽搐,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且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發生了突然變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頭痛,頭痛劇烈且在夜間痛醒者易發腦血栓。

4、哈欠連連

80%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發病前5天至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5、視物模糊

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

6、步態異常

步履蹣跚、走路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癥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發生變化,並伴有肢體麻木無力,則是發生腦血管病的前兆,比如腦血栓。

【案例】

一位60多歲的男士,平時孩子不在身邊,有點不舒服就喜歡瞞著怕給孩子添麻煩,有一次感覺有點頭暈沒在意,出去鍛煉時就暈倒了。

診斷為輕微的腦梗,等醒來的時候一條腿就感覺有點麻木,沒太有感覺。經過專家的幾個療程的治療,中風的癥狀有明顯的減輕。現在基本上走路沒問題了。

腦類疾病的預防保健

1、及時治療誘發病

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血症、肥胖病、頸椎病等應及早治療;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並長期觀察血壓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處理。

2、重視中風的先兆徵象

留意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風現象。一旦小中風發作,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3、消除中風的誘因

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

4、飲食結構合理

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製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每周至少吃三次魚,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或者服用深海魚油。ω-3脂肪酸能夠調節血液的狀態,使血液較不容易形成凝塊,進而防止腦梗塞。

5、戶外活動注意

戶外運動要注意保暖。有過中風史的患者還要注意走路多加小心,防止跌跤;此外,日常生活起床、低頭系鞋帶等動作要緩慢;洗澡時間不宜過長等。

李春紅主任建議您:冬季氣溫寒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腦卒中疾病發病率較高。中老年市民出門要注意防寒保暖,如有「三高」等基礎病要及時複查、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李春紅主任在濟南毅正堂國醫館開展義診活動

1、時間:2019年1月3日(周四)

2、報名方式:

(李教授助理團隊)

?官方電話:400-002-0909 或0531-55770909

3、義診名額:30人

點「閱讀原文」,在線顧問專家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