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將十年後的事提前?比亞迪K12A的誕生告訴你

27米有多長?比6輛中級轎車或者3輛8米的公車還要長。然而,就是比亞迪,這樣一個長度,幫助創造了一項客車行業新記錄。

2019年4月1日,中國的深圳,比亞迪正式發布了27米純電動雙鉸接大巴——K12A,創造了全球迄今最長的純電動大巴紀錄。就在一年前,27米的純電動大巴還被一些國外的技術專家認為10年後才可能誕生,可如今卻已經被比亞迪創造了出來。

作為全球新能源客車的引領者,比亞迪是如何打破“十年”預測的?

為什麽要做超長純電動車型

據了解,在比亞迪手中誕生的K12A,未來將會首先運用到哥倫比亞BRT交通系統上。對於當地而言,選擇將27米的純電動大巴應用到BRT上,是面對未來的選擇。

首先,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能夠大容量集散乘客的BRT是高效解決方案,而且其成本遠低於地鐵建造成本,因此成為很多國家解決高客流量的首選方案;但是,BRT上多應用的是燃油大巴,環境壓力迫在眉睫,想要平衡兩者,純電動大巴是最好的選擇。

可惜的是,這一車型卻被當地技術專家預測,要在十年後才能實現。這是因為,一直以來,對於超長純電動大巴,沒有人相信刹車時擺尾、停靠站各節車廂協同一致等難題能夠被解決;而且,載客數、整車重量、續航裡程如何平衡,爬坡性能如何提高,這些都是技術難點。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創新者和引領者,比亞迪敢想敢做。比亞迪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比亞迪北美分公司總裁李柯,在發布會上表示,“從項目討論,立項到成品,比亞迪用了僅僅不到650天的時間,就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K12A解決了“十年”難題嗎

比亞迪真的解決了超長純電動大巴的難題麽?從技術應用上看,K12A協調解決了超長純電動大巴的幾大“矛盾”。

在解決了成本與運量矛盾的問題上,K12A滿載人數可達25人,最高時速可達70公里,續航裡程可達300公里;一小時載客量相當於一列電動小火車,能有效緩解擁堵,進一步提升運輸效率。而且,K12A在滿載時,只需一個司機。同樣的乘客數量,一般的公車隊需要3個司機。

在續航裡程與車輛自重方面,K12A具有全鋁和金車身,不但減輕了車輛自重,還能優化了續航裡程,可以讓車輛不再負重前行。

在節能環保與經濟性方面,K12A實現100%零排放,每台車每年減少80噸CO2的排放;在12年的生命周期內,將節省36萬升燃油。另外,K12A的載客數是一般公車的3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運營商降低人工成本,一舉多得。

在安全與行駛性能方面,K12A具有4個輪邊驅動電機,即便壞了1個,車輛也能正常運行,最大程度保證行車安全性。K12A還實現了兩驅、四驅的隨時切換,既能在平路上穩健行駛,節省能耗,又能保證在爬坡時的動力強勁,有效平衡了裡程、長度及轉彎的矛盾。

正是因為比亞迪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解決了超長純電動的難題,並進行了定製化設計和配置,才會吸引了哥倫比亞迪當地政府的目光。

比亞迪靠什麽迅速突破?

事實上,三年前在倫敦,倫敦前市長鮑裡斯曾不相信有人能造出純電動的雙層大巴。因為雙層大巴對重量與裡程的平衡,電量與車輛空間的平衡,及側傾角把控等方面要求極高,很多老牌大巴企業都一直不敢嘗試。但,比亞迪做到了,並且把電動“倫敦紅”帶到了深圳、西安。

李柯,這樣自信地說到,有了倫敦的先例,此次K12A的發布,對於比亞迪而言,是“灑灑水”般的坦然應對。李柯在發布會上曾提到,“對於突破,比亞迪一直在做證明題,我們相信只要掌握了核心技術,再大的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所謂的技術瓶頸只是因為對技術還沒有吃透。”

對於比亞迪而言,2萬多名的研發人員、一直領先的先進技術,就是它突破一切瓶頸的最強大後盾。此次K12A的成功發布,作為技術控的比亞迪又是憑借的什麽呢?

這必須要從比亞迪最擅長的三電系統說起。

比亞迪以電池起家,涉足純電動客車製造,對核心“三電”的研發自然是不再話下。目前,秉承IT/轎車研發基因,比亞迪已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及充電配套、整車等核心技術的客車企業。

K12A身上到處都體現著這樣的“強項”。以電池為例,K12A的電池熱管理系統,是比亞迪在客車行業首創的全新的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而且是在行業內剛剛發布還不滿兩年的技術。搭載該系統的純電動客車,具有耐高寒、耐高溫、高安全、易維護、適用廣、壽命長等特點。

這一系統能夠自動將電池電芯的溫度穩定在設定範圍內,還能智能監控動力電池溫度,當到達35攝氏度後,會自動啟動電池熱管理系統,給電池降溫,以保證電池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均能發揮出最優性能。

此外,該系統還可以優化充電時間,且K12A擁有獨立的熱管理主機,搭載的直流和交流兩種充電口,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熱失控風險,並將充電時間控制在2.5~3.5小時。

“三電”不是突破的唯一手段

以電池行業起家的比亞迪,在新能源客車的製造上,並不單單隻擁有“三電”技術的優勢。在K12A身上,更多體現的是比亞迪的理念:打破常規,用新技術去推動產業變革,以更高標準來造客車。

自進入汽車行業以來,比亞迪一直秉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進行全產業鏈的布局;在“三電”技術的支撐下,比亞迪已經在全產業鏈技術上全面開花。對於K12A而言,它體現的不僅是比亞迪“三電”技術的自主,更多的是技術創新的優勢。比如,輪邊驅動系統、全鋁車身等等。

K12A搭載的純電動分布式四驅系統,除了驅動橋和驅動電機都是比亞迪的“傳統強項”,輪邊驅動技術更是比亞迪的強大“武器”。

目前,比亞迪的全系車型都在使用輪邊驅動模式——車內省去變速器、離合器及其他傳統動力系統侵佔的空間,通過兩個強勁的輪邊驅動電機驅動車輛。

這是一場客車驅動形式上的重要技術革命。不少傳統客車企業投身純電動領域後,往往隻把發動機換成大電機,採用電機和傳統橋直連方案,並沒有去做電器底盤總布置的重新設計。在研究歐美發達國家的公車時,比亞迪發現,大多數的城市公車輛都採用低地板設計,如果純電動公車要做成低地板設計,輪邊驅動模式將更加適用。

不過,相比起傳統驅動方式,輪邊驅動模式存在著諸多技術難點。因此,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市場,以輪邊驅動為主要動力驅動模式的客車企業幾乎沒有。但是,比亞迪卻做到了。時至今日,全系車型採用輪邊驅動技術的客車企業,在全球也僅是比亞迪一家。

K12A還採用了採用比亞迪最新輕量化設計——全鋁合金車身。對於整個客車、及至汽車製造工藝而言,這同樣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變革。

這一技術是比亞迪在進行第二代K9的設計時提出的。鋁合金車身技術,比亞迪突破了兩方面關鍵性技術難點:一是鋁合金骨架與蒙皮連接起來,要既輕又能符合車輛對結構的要求;二是在可能會遇到碰撞的車身位置上,要保證硬度,不會出現變形等情況。在大量的海內外安全性測試中,採用全鋁車身結構的比亞迪都沒有敗下陣來,甚至通過全球最嚴酷的結構完整性測試——美國Altoona測試。

應該說,只要有電動公車的地方,比亞迪的領軍意識就凸顯出來,就想要去突破,去做一些外界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在核心技術的幫助下,比亞迪在客車製造的路上所以才會無往不破。

除了強大技術還應該有“硬核”

作為極具“原生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而非傳統車企下的新能源部分,K12A能夠在保證的時間內快速研發出來,當然少不了硬體的支持。

從研發基礎上看,在全球範圍內,比亞迪在純電動客車領域的投入無疑是最大的,在深圳總部自建了世界一流的三大實驗室——碰撞安全、NVH和EMC實驗室,擁有800多名專業檢測技術人員,主要設備投資超過10億元,佔地總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具備3000多項檢測能力。

由於三大核心實驗室得到國內外不少機構的認可,其實驗室所出的報告也能得到了官方認可、具有權威性,比亞迪純電動客車的不少測試就不需要去其他實驗室做,在比亞迪實驗室做就能得到認證報告,如此一來,有效減少了新產品測試時間,同時更快解決各類問題。自產品下線近十年以來,比亞迪純電動客車已經通過了歐盟、美國、巴西、韓國等汽車強國的認證。可以說,比亞迪純電動客車如今已經擁有“全球通行證”,在全球獲得無限制自由銷售權。

從口碑積累上看,截至目前,比亞迪已累計向全球合作夥伴交付超過5萬輛純電動大巴,足跡遍布6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城市,並在中國、美國、巴西、匈牙利和法國等國家設立純電動大巴工廠。

一直以來,中國汽車品牌的海外市場目的地一般集中在亞非拉等欠發達地區,很少有在成熟的發達國家市場成功運作的經驗,更沒有形成規模優勢和強勢品牌效應。但是,比亞迪打破了這一傳統,其在發達國家市場的成功運作,不但讓更多用戶對其另眼相看,更塑造了“中國製造”的新標杆。

結束語

技術塑造產品,產品贏得口碑,口碑再吸引用戶。這是一個循環往複,誰也離不了誰的過程。K12A能夠成功發布,並落地哥倫比亞,一個都不能少。伴隨著K12A的上市,比亞迪也將成為目前全球唯一能夠掌握從6米到27米不同尺寸純電動大巴技術的車企。

未來比亞迪還將繼續把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比亞迪將繼續加速讓未來,變成現實。

內容回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