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臟支架哪種效果好?能使用多長時間?可以取出嗎?

心臟支架這些您了解嗎?

臨床工作中,經常有患者問到:心臟支架是什麼材料做的?一般能用多長時間?以後能取出來嗎?放完後支架會移動嗎,能做磁共振檢查嗎?今天就和大家普及一下相關的知識。

心臟支架的材質

心臟支架是以生物醫用金屬、合金或人工合成高分子物質作為原材料,經過特殊的工藝精製成的網狀或管狀支撐裝置,在閉合狀態下經導管送至冠狀動脈(給心臟供血的動脈)病變部位,利用氣囊擴張或自膨脹的方法展開,達到撐開狹窄或閉塞的冠狀動脈、恢復病變部位心臟血流的目的。

1989年心臟支架問世,早期的心臟支架大多是金屬裸支架,2000年藥物洗脫支架開始研究應用,此後其逐漸替代裸支架,成為目前心臟支架的主流。

金屬裸支架

金屬裸支架多採用316L醫用不鏽鋼、鎳鈦合金、鈷合金以及鉑鉻合金等材料製成。

316L醫用不鏽鋼有較高的支撐強度和硬度,其表面能夠形成緻密的氧化層,從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

鎳鈦合金具有形狀記憶效應,同時擁有良好的超彈性和生物相容性,除此之外,鎳鈦合金還具有非鐵磁性的特點,其磁化係數較低,在磁共振成像中隻形成微小的偽影。

鈷合金主要成分有鈷、鉻、鎳、鉬、錳等,屬於高熔鑄造鈷鉻合金中含碳量低的一種合金類型,綜合了各種成分的優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蝕性能;由於沒有磁性,所以其磁共振兼容性良好。鈷合金強度較大,相同的徑向支撐強度下,其體積更小,支架的柔順性也更好,更容易到達冠脈病變處。同時鈷合金支架的金屬覆蓋率下降,可以加快血管內皮化的過程,減少血栓的發生。

鉑鉻合金除了具有鈷合金的上述特點外,其順應性更好,更易通過病變,且徑向支撐力也更強,彈性回縮率更低。

儘管金屬裸支架優點較多,但經過長期臨床實踐也暴露出許多缺點。

1、 金屬裸支架作為人體異物,雖然存在一定的生物相容性,但植入之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及血管炎症反應。

2、 由於金屬材料本身的特性,在血液中無法避免出現金屬腐蝕、血管內凝血系統激活、平滑肌細胞再生並且細胞基質沉積等問題。

綜合結果是,金屬裸支架植入後再狹窄發生率相對較高。

為此,學者們提出在金屬支架材料表面進行改進處理的思路,這也是藥物洗脫支架的由來。

藥物洗脫支架

藥物洗脫支架的平台是金屬支架(多為316L醫用不鏽鋼、鈷合金或鉑鉻合金),其表面塗以某種聚合物塗層,在此基礎上再附著上一種能夠抑製細胞增生的藥物,支架植入後藥物在病變血管中釋放,從而降低血管再狹窄的發生。

藥物洗脫支架上的藥物,多採用免疫抑製劑雷帕黴素(西羅莫司)或雷帕黴素的衍生物(依維莫司和佐他莫司等),目前市場上心臟支架的主要品牌均屬於此類,另外也可以採用抗增生藥物紫杉醇等。根據使用的聚合物種類,可分為非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藥物洗脫支架(含氟共聚物、氟化共聚物及Biolinx多聚物等)、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藥物洗脫支架(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等)和無聚合物藥物洗脫支架三類。

藥物洗脫支架實現了對藥物的緩慢釋放,可以抑製內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過度增殖,提高支架的抗血栓性,大幅降低血管再狹窄率的發生,且可以增加支架的耐腐蝕性,防止金屬離子的溶出,避免金屬裸支架與人體發生複雜的血液反應、免疫反應和組織反應等。

但是藥物洗脫支架也存在一定缺點,其晚期血栓的發生率高於裸金屬支架,這可能與藥物釋放完以後殘留的聚合物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有關。

生物可降解支架

生物可降解支架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解消失,最終可轉化為水、二氧化碳和無機鹽等物質,避免了對血管的長期刺激,同時減少了血管腔內的容量負荷。目前研究較廣泛的可降解金屬血管支架材料包括鎂合金和鐵合金,同時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也較多,主要包括聚乳酸、聚羥基乙酸、聚乙酸丙酯、聚乙醯谷氨酸、聚酸酐以及它們之間的複合物等。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組織相容性較好,毒害反應小。

但生物可降解支架近期臨床試驗顯示,其療效並不優於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支架,已經退出市場。

心臟支架植入後會移動嗎?以後能否取出?

心臟支架植入體後一般不會移位,也不會脫落。大約4周的後部分患者的支架就可被血管內皮覆蓋,絕大多數患者的支架在1年內完全被內皮細胞覆蓋,這時支架便成為心臟血管壁的一部分,將一直起到支撐血管的作用。

植入後的心臟支架一般不能取出,除非做心臟外科手術,不過取出支架通常沒有太大的意義。

心臟支架能使用多長時間?

植入後的心臟支架將永久存在於人體之中,只要不發生再狹窄和血栓,均可長期使用。

支架使用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於術後自身的保養情況。

良好的生活習慣:

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等。

規律服藥:

特別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的雙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控制危險因素:

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定期複查

定期複查。

做到以上幾點,心臟支架使用的時間相對會長很多。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心臟支架手術的人,目前還健在。

放完心臟支架到底能不能做磁共振檢查?

放完心臟支架到底能不能做磁共振檢查呢?類似問題不僅是患者經常問到的,有時候甚至是一些醫務人員也是一頭霧水。其實這個問題大家不必猜測,官方早在2007年就已經給出明確答案。

2007年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一項有關心血管器械與磁共振安全性的聲明,其明確指出:幾乎所有市面上的心臟支架產品,都經過測試,並且已經註明做磁共振是安全的。目前所有的心臟支架產品在≤3T的磁共振(1.5T為主)檢查中都是安全的,而且有研究者證實可以在植入支架的當天進行磁共振檢查。無論是心臟裸金屬支架還是藥物洗脫支架,做磁共振檢查都是安全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