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本大學港股淘金記:中匯集團上市,地產商變“陶行知”

本文由傳習邦獨家於2019年7月16日原創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關注傳習邦(微信公眾號ID:chuanxibang),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承學習,教育興邦。

撰文 | 葵醬Aoi

編輯 | 初見

志願填報季,校徽圖案上有一隻「野雞」的北京郵電大學,被人因形取義,調侃為「野雞大學」。對此,北郵正色回應:校徽上的神鳥,不是野雞,而是國際通信行業的吉祥物「鴻雁」。作為985、211名校,北郵為「通信業黃埔軍校」,當然不是野雞大學。

在日常的口碑中,生源差、教學水準低、生師比不達標、以賺錢為目標,名字卻威武雄壯、一個比一個聳動的「三本」大學,正是野雞大學。在中國,野雞大學名聲不好,卻是一門賺錢的大生意。

7月16日,在中國廣東、澳大利亞兩地辦有三所大學的內地民辦高教集團中匯集團在港上市,發行價2.85港元,募資6.3億港元。上市首日,中匯集團收報2.87港元/股,上漲近1%,總市值28.7億港元。

中匯集團上市首日行情

「三本」大學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佔營收七成的中匯集團,正是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團、宇華教育、希望教育、民生教育、中國新華教育、中國春來、21世紀教育、銀杏教育、科培教育、嘉宏教育之後,第十二家「三本」民辦大學集團。

- 1 -

「三本」大學一所,學費年年上漲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人才高地,財務人才缺口170萬,財會、商科為廣東高教發展的一大瓶頸。2019年7月,內地民辦高校集團中匯集團通過港交所聆訊,距離上市只有一步之遙。

中匯集團旗下三所高校,兩所在廣東,一所在澳洲,分別為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華商職業學院、澳洲國際商業院。截至2019年2月底的中報,中匯集團半年營收3.5億元,歸母淨利潤9300萬元。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匯集團為大灣區最大的民辦商科高教集團。

傳習邦(微信公眾號ID:chuanxibang)獲悉,截至2019年中報,中匯集團的三所高校在校生共3.2萬人,其中,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在校大學生2.26萬名,華商職業學院在校專科生9500名,澳洲國際商學院為短期、中期培訓,在校生500名。

2018學年,中匯的三所學校入學新生9200名,比上年同期增加250名。從營收佔比來看,開設31個本科專業的華商學院貢獻了76%的營收,開設34個專科專業的華商職業學院營收佔比23%。

儘管名字不響,只是一般人心目中的野雞大學,華商學院2018學年的平均學費卻高達2.18萬元,且逐年上升,年複合增長率達到7.5%。在高教資源十分短缺的廣東,即使是野雞大學,上不了學的高中畢業生也是趨之若鶩。

學費每年都漲,營收也就水漲船高,從2016財年的5.7億元,上升至2019財年的6.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5.4%;歸母淨利潤更是從2016財年的9100萬元,上升至2018財年的1.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3.4%,毛利率一直保持在45%上下。

2017年,民辦高教在國內高教行業總收入中的佔比為10%,市場規模1500億元,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中匯集團的增速趕不上行業大勢,漲學費的速度,卻讓人豔羨。

- 2 -

負債辦學,風險在於「獨轉設」

正因為學費每年都可以上漲1000-3000元,且可以自由定價、不受監管,中匯集團才有底氣舉債辦學。招股書顯示,2018年,中匯集團的資本負債比高達112%,債務股本比高達90.5%。中匯寄望於IPO籌得巨資,減去債務,輕裝前行。

債務問題,不構成致命的威脅,辦學資質卻隱含重大的風險,需要一路「公關」,才能坦然化解。2016年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規定,民辦學校分為非營利、營利兩種,非營利學校在稅收、土地方面享有優惠,但出資人不能提取辦學利潤。

既然IPO上市,中匯集團就不可能注冊為非營利機構,否則,將重搭結構,以谘詢費、服務費方式變相提取辦學利潤,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合規問題。而根據廣東省的民促法《實施意見》,注冊為營利性民辦學校,中匯集團則需要先進行財產清算,完成土地、校捨的權屬登記,繳納相關稅費,才能辦理新的辦學許可證。

更嚴重的是,華商學院在歸屬上為廣東財經大學名下的二級獨立學院,一旦轉為營利性學校,則必須與廣東財經大學正式脫鉤,轉設為獨立的本科院校,才能重新注冊。

可以想見,作為一個寂寂無名的野雞大學,沒有廣東財經大學的背書,招生難題立馬就會顯現。

廣東財經大學,由廣東商學院更名而來,也是一所二本院校,在國內籍籍無名。但在高校資源罕見奇缺的廣東,廣東財經大學也算一所「名校」,不願出省的廣東考生大把人以一本分數線報考。可見,至少在目前,中匯集團的成功故事,缺了「廣財」真的不靈。

- 3 -

當代「陶行知」,地產大佬辦學撈金

在港股不少投資人的心目中,民辦學校即為另一類型的商業地產,以收學費、住宿費為模型,幾乎穩賺不賠。正因為如此,重資產的民辦學校,海外上市之地首選香港,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另一方面,地產商辦教育,也逐漸匯聚為一個軍團,是國內辦民學校的主力軍。

中匯集團董事局主席 廖榕就

中匯集團董事局主席廖榕就,正是一位盤踞在廣州、增城的地產大佬。上世紀90年代末,廖榕就創辦廣東太陽城集團,在酒店、地產業完成原始積累,進入教育、金融、貿易、服務行業,多元化發展。2009年,廖榕就拿到批文,與廣東商學院合作,在增城創辦民辦獨立二級華商學院,走上辦學的征途。

廖榕就,自稱「踐行陶行知之路」,辦學路上名利雙收。儘管廣東太陽城集團名聲並不響亮,廖榕就卻就任廣東政協常委、增城工商聯主席,為一方賢達。為了中匯集團成功上市,廖榕就動用省港兩地人脈,不惜請來香港富豪邱德根家族為其月台。

招股書顯示,作為基石投資者,邱德根家族的Ariana Capital合計認購2.1億元港元的中匯集團股權。邱德根為香港遠東集團創辦人,一度擔任亞視董事局主席,人稱亞視之父。出生於上海的邱德根早年到港謀生,憑借電影院生意起家,逐步拓展至地產、金融、旅遊。

2015年3月,時年90歲的邱德根去世,家族生意由次子邱達昌出面打理,擔任遠東發展、帝盛酒店董事會主席。

在地產、酒店主業之外,邱德根家族的商業版圖也曾向教育行業延伸。2012年,邱德根第五子邱達強將英國九大公學之一的哈羅公學引入香港。2018年9月,邱達強以哈羅國際董事會主席的身份會見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張琦,促成哈羅公學入駐海口,成為海南、海口教育的一張名片。

- 4 -

再建一校區,增城之外轉戰四會

7月10日,中匯集團確定2.85港元的發行價,超額認購超過兩倍。以發行價計算,中匯集團IPO一共募資6.27億港元。

中匯集團IPO的募投方向,一是選址廣東肇慶,興辦華商學院四會校區,投資1.88億港元;一是投資、並購境內、境外的教育機構,投資3.1億港元,其中,海外的學校網絡成為擴張的重點。除了在澳洲的分校,中匯集團在英國、新加坡的分校,也將在2019年下半年啟動。

實際上,採用輕資產運營的模式,海外校區租賃場地辦學,單個校區投入資金不過千萬元,即可滾動發展。中匯集團希望,國內、海外校區形成互動,為學生提供海外進修、發展的機會。

另一方面,國內的投資、並購,中匯集團則聚焦在大灣區、珠三角周邊,以並購方式外延式擴張。

更多閱讀推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