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康美4萬字回復:账上只剩10億貨幣,年內要還180億

一夜沒了300億,又被證監會坐實財務造假的康美藥業,股價仍處於無限跌停的狀態。

4日深夜,ST康美發了一份公告回復上交所的問詢,長達82頁,多達4萬字。

康美藥業: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一年內到期債務超180億元

在這份長達82頁的公告裡面,投資者對康美能否償還債務較為關注。

康美坦誠,自己账上的貨幣資金僅剩10億,而今年到期的債務有180多億。

截止 2019年3月31日,公司貨幣資金餘額10.48 億元,公司短期流動性緊 張,償債壓力較大。

一年內(截至2019年12月31日)到期的債務 183.27 億元, 其中銀行貸款 115.77 億元,債務融資工具 67.5 億元(已按期兌付 60 億元)。

為了保證不出現債務違約,康美藥業準備了以下措施:

一、公司將按照“發展實業、聚焦主業、瘦身健體、固本強基”的戰略思路, 審慎評估新增投資項目,加快處置非主業業務,盤活資產,減輕償債壓力。

二、公司將加強資金和應收账款管理,加速各地中藥城商鋪及住宅、中藥材 存貨銷售速度,回籠資金,改善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增加公司償債能力。

三、公司與各金融機構積極溝通,保持現有信貸規模不降低,並爭取給予一 定的新增信貸額度支持。同時,公司將與各金融機構磋商,調整優化公司債務結構,增加中長期貸款,減少短期貸款,平滑債務兌付的資金需求。

四、公司將利用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優化公司債務渠道,合理控制財務成本, 及時滿足資金需求。

另外,康美在公告也說了,截止回復日,公司尚未出現金融機構抽貸、斷貸的情況,2019年度到期債務融資工具合計 60 億元也 已按期兌付。後續債務的償付安排,公司將繼續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資金籌措並償付,因處置非核心業務、加強業務回款、加速存貨出售、多種渠道融資等措施, 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多重因素的影響,最終資金籌措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業績下滑受政策影響

2018年報顯示,ST康美2016-2018年經調整後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8.42億元、21.50億元和11.35億元,本年業績出現大幅下滑;調整後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3.05億元、-48.40億元和-31.92億元,近三年持續大額支出。

ST康美回復稱,近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營業毛利額和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受醫藥行業政策影響,醫保控費、控制藥佔比、帶量採購和“兩票製”等改革政策全面持續推行的影響,公司藥品貿易板塊業務收入和利潤的增長將面臨較大壓力,造成公司可能繼續面臨歸母淨利潤、營業毛利和毛利率下降的壓力,將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2018年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均為負數,且與同期淨利潤呈現大額差異,主要原因是公司自查調整支付其他關聯方資金往來、補充採購入账的存貨, 現金流出相應增加,導致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持續為負;受“兩票製”政策實施及醫院控費的影響,進入醫院渠道的西藥、醫療器械業務大量佔用公司資金,應收 账款餘額增加和收款周期的加大,使公司應收账款逐年增加。

存貨跌價已充分計提

2018年報顯示,ST康美存貨342.10億元,佔總資產的46%,而本期營業成本僅135.42億元,本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僅5083萬元。其中,庫存商品266.05億 元,佔比78%,本年期初數較上年期末數大額調增;消耗性生物資產37.91億元, 佔比11%;開發成本及產品合計34.19億元,佔比10%。

就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充分,ST康美回復稱,公司存貨主要類別包括:中藥飲片原料及產成品、藥品庫存商品、醫療器械庫存商品、中藥材庫存商品、開發成本及開發產品、消耗性生物資產等。

其中中藥飲片原料及產成品方面,ST康美回復稱,由於公司的經營模式為以銷定產,原材料、庫存商品的採購根據銷售合約、 協議、訂單來安排採購和生產。對於原材料、庫存商品、在產品的可變現淨值是以售價為基礎計算。公司各期末對存貨進行了全面測試,各期末存貨成本均低於可變現淨值,故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消耗性生物資產方面,ST康美回復稱,該資產主要為購買吉林林下參種植基地款及所發生的相關種植費用。經測試林下參不存在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情況。

而年審會計師對林下參的審計方式是,核查每期林下參的收購情況,核查相關合約及付款憑證,同時進行實地考察。審計師回復稱,ST康美林下參參地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和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區域內各鄉鎮的深山裡,由於受當地氣 候原因及林下參的生長規律,無法在12月31日的報告日對林下參進行現場核查, 而林下參一般在每年7月份前後結仔,2014年至今,會計師選擇林下參結仔期間由企業人員陪同,對公司最主要的消耗性生物資產林下參地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內容包括參地種植面積、參地管理情況、林下參生長情況等。

此外,2018年度會計師聘請了通化中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針對林下參共16334畝進行資產評估。評估對象账面價值合計為33.5億元,評估增值13.13億元,增值率為39.19%。增值的主要原因是林下參自然生長增值所致。

一周前承認使用不實單據和業務憑證 多計銀行存款及收入

5月28日,康美曾發公告招供”,主要承認“三宗罪”。

其一,使用不實單據和業務憑證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

康美藥業在公告中承認,公司存在使用不實單據和業務憑證造成多計銀行存款及收入、未如實反映款項支付等情況。

公司對財務報告中前期差錯採用追溯重述法進行更正,相應對2017年度合並財務報表進行了追溯調整。調減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已支付且未入账的存貨採購款、工程款、關聯方往來等的貨幣資金299.44億元,調增存貨183.43億元、調增其他應收款-其他關聯方往來57.14億元、調增工程支出24.36億元,核減多計未分配利潤與現金流相關差異34.52億元。

其二,資金轉入公司關聯方账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康美藥業發布的公告顯示,其他應收款少計57.14 億元,這部分少計的資金涉及關聯方普寧康都藥業。同時,根據年審會計師出具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及其他關聯資金往來情況的專項說明,其他應收款餘額中包括其自查的向關聯方提供資金餘額88.79億元,涉及普寧康都藥業和普寧市康淳藥業兩家關聯公司。對此,上交所要求康美藥業解釋少計其他應收款的具體原因及責任人等。

康美藥業回復稱,公司存在關聯方資金往來的情況,資金轉入公司關聯方的账戶買賣本公司股票,違反了日常資金管理規範及關聯交易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最終造成了少計其他應收款,其他應收款少計的責任人將根據證監會最後調查結果認定。

其三,內部控制、財務管理存在問題。

康美藥業承認,公司內部控制、財務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主要有三點:一是公司資金管理、關聯交易管理存在缺陷。存在關聯方資金往來的情況,違反了公司日常資金管理規範及關聯交易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二是公司財務核算存在缺陷,未能反映公司實際財務狀況,導致前期會計差錯更正;三是公司治理層及內部審計部門對內部控制的監督不到位,使得公司監督系統在日常監督工作中沒有發現上述缺陷,並按要求及時匯報和糾正。

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 ST康美澄清:不存在,未收到立案稽查函

5月30日,ST康美發布澄清說明稱,近日,公司關注到相關媒體發布了《獨家|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 康美藥業遭稅務稽查》為標題的不實文章。經公司自查,公司依法納稅,不存在虛開增值稅發票的情況,截止本公告日,公司及子公司均未收到稅務部門的立案稽查函。

據公告,上述文章報導稱“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因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ST康美於5月下旬被稅務部門立案稽查。目前稽查仍在進行中。”

“雙康”已經被剔除重要指數

近期,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深交所與深圳證券信息公司均宣布,對市場各大主要指數實施樣本股定期調整。

其中,*ST康得、ST康美都從滬深300指數中被剔除,除外,還有中證100指數。

與康得新出現大額糾紛的北京銀行也被調出上證50。

被證監會坐實財務造假之後 已經連續11跌停

5月17日,證監會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康美藥業披露的2016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通俗一點就是康美財務造假。

隨後,康美藥業主動ST,成了現在的ST康美,因為控股股東早就把自己持有的股份質押了90%,不主動ST的話,每天10%的跌幅,誰也受不了。

從那時候開始,截止到4日,股價已經連續11個跌停,股價報3.78元/股,市值僅有188億,要知道,康美藥業曾創下1390億元的巔峰市值,如今已經沒了86%。

同樣煎熬的還有套在裡面沒法賣出的28萬散戶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