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糟糕的減肥建議

我們每天都會在網路上看到各種減肥建議:做這個動作最刷脂!吃這種食物最減肥!按這種方法一個月減20斤!但你造嗎?今時今日網路上80%的減肥文章都可以用八個字來進行評價——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為了迎合大多數人都喜歡短小文體的習慣,這些文章的作者通常會將某個整體理念中最為簡單的部分單拿出來,並宣稱只要遵循這一理念就會有減肥的效果。例如,在得知碳水化合物才是人類發胖的罪魁禍首後他們會說:「別吃水果,含糖太高」,或者由於脂肪熱量最高便四處呼籲:「別吃脂肪,熱量太大」。這都是極不負責的做法!今天我們就來細數減肥建議中的七宗罪。請看清,它們都是錯誤的!

錯誤建議:隻選擇低脂食品而不是全脂

為什麼這是錯的:21世紀初的低脂熱潮人讓很多人認為只要吃低脂食品就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事實上,當將食物中的脂肪去除時,就必須用其他東西來替代脂肪保持味道,這通常意味著在食物中加入更多的糖或鹽。更不用說,脂肪實際上可以幫助你減肥。在2014年發表在《內科醫學年檢》中的一項研究發現,對於減肥而言,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比低脂飲食更為有效。在該項研究中,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組與低脂飲食組每天攝入相同的熱量,在為期一年的試驗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組比低脂飲食組多減掉了7.26斤體重。在我的理念裡,只有一種人適合極低脂肪飲食,那就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錯誤建議:減肥就要吃素

為什麼這是錯的:很多人認為素食飲食方式會使他們自然而然的減掉體重。雖然素食飲食中的水果和蔬菜對於人體很重要,但並不是所有速食食品都是有益的。速食食品中也存在一些垃圾食品,例如餅乾、薯片、麵包等等,這些食物看似體積不大,卻含有很高的熱量。而且,嚴格的素食飲食還會使身體缺乏必要的脂肪、蛋白質和脂溶性維生素。這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錯誤建議:避免水果,因為它們含糖太多

為什麼這是錯的:是的,水果的確含糖,但它們也含有大量減肥所必需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當以減肥的角度來看待食物時,要考慮食物的整體營養成分,而不是將焦點聚集在某個單一成分上。某些水果有助於控制體重,近日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食用富含黃酮類化合物的水果,例如蘋果、梨、以及漿果類水果具有控制體重的功效。而且,水果中所富含的果膠遇水膨脹,可產生極強的飽腹感,有益於限制過度飲食。

錯誤的建議:果汁節食

為什麼這是錯的:將果汁作為營養補充品是一種合理的選擇,但如果用果汁替代某些正餐來達到節食的效果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蛋白質攝入不足會使你的身體開始分解肌肉組織。對於以素食為主的人來說,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再以果汁替代正餐,會使這種情況更加嚴重。糖類攝取過多很可能會影響血糖水準,增加甘油三酯,而且鈣攝入不足也會對膽固醇產生負面影響(這就是有些人很少吃肉,卻依然會出現高血脂現象的原因之一)。

錯誤的建議:只要運動,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為什麼這是錯的:在面對形形色色的美食時,所有人都有大快朵頤的慾望。但是運動所消耗的能量不足以抵消放縱飲食所帶來的熱量過剩,控制熱量攝入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眾所周知,在運動、控制飲食和運動與控制飲食相結合三種減肥方式中,運動與控制飲食相結合是最有效的方式。但人們往往高估了運動減肥的效力,認為只要保持運動,我想吃什麼都可以。一次適度的常規運動消耗的能量為300-500卡路裡,而三瓶啤酒的熱量就足以使運動的效果化為泡影。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將,控制熱量攝入甚至比運動更為重要。

錯誤的建議:晚上8點以後不要吃東西

為什麼這是錯的:減肥歸根結底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當你每天攝入的熱量大於所消耗的熱量時,體重就會增加(知曉能量守恆定律的人很容易理解)。我們的身體並沒聰明到會在特定時間段增加脂肪的堆積。換句話說,如果你為因為工作或家務忙到很晚,一直沒有機會坐下吃飯也不用擔心,該吃就吃。只要你一天內所攝入的熱量不超標,並且均衡攝入了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夜間進食並不會使你的體重增加。

雖然進食後立即躺下或是睡眠會增加人體對於食物的消化率,但在餐後間隔2-3小時再就寢就可予以避免。再者,與過度飲食相比,消化率對體重所產生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錯誤的建議:兩餐之間不要吃零食

為什麼這是錯的:適當的在兩餐之間吃些零食可以防止血糖過低而產生的飢餓感。當你控制飲食時,如果在兩餐之間不吃一點零食,你的身體很可能因為這種「飢餓模式」而調整新陳代謝進行補償,這樣,你的代謝速度就會減慢。由於你經常處於飢餓狀態,你的身體會將每一餐中一部分熱量轉化為脂肪來,為你在飢餓時供應能量。在兩餐之間食用一些適當的零食可以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例如每隔幾個小時吃一些混合了蛋白質、健康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零食能起到保持代謝速率的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