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租房分期付款要避免哪些陷阱?

  編者按:據某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現在在租房居住的年輕人(18~35周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2.1%的受訪年輕人坦言租房給自己帶來的經濟壓力大。特別是面對傳統的租房模式“押一付三”,更是給剛出來工作的年輕人帶來了極大的負擔。於是,”押一付一“的“租房分期”便運營而生。但是看似減壓的“租房分期”真的這麽美好嗎?接下來就跟著小編去一探究竟吧。

  1. 含義

  所謂“租房分期”,即用戶只需“押一付一”,剩餘的房租由平台一次性支付給房東,用戶只需按照分期還款的方式按月支付當預售屋租及相應的服務費給平台即可。

  2.租房分期平台模式

  目前市場上的租房分期平台有兩種模式:

  (1) 平台有自己的房源,租戶選好房子後簽訂分期協定後,租戶第一次交租押一付一,剩餘的房租由分期平台墊付給房東,租戶按月支付房租費及服務費給平台;

  (2) 平台不提供房源,僅提供房租分期服務,用戶自行找好房源後,協定房租金額及付款方式,在平台上申請分期償還房東,租戶每月還款給平台。

  3.租房分期有哪些陷阱?

  陷阱一:某些平台打著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幌子吸引人,其實和他們合作的提供房源的機構是要收取一個月的房租作為中介費的。

  陷阱二:提供房源的平台,採用租房分期的方式租房,房租會比普通租房的房租高不少。

  陷阱三:有些平台收取的不僅僅分期服務費,還要收取月服務費等費用。

  陷阱四:分期費率標低實高。

  有些平台的產品宣傳的分期費率從4%到6.27%不等,但實際上,由於用戶可使用的貸款本金是逐月遞減的,所以實際支付的分期費率經過一系列計算,折合每月綜合費率0.52%,但實際年化利率卻高達13.08%!

  陷阱五:租房“分期付款”變“分期被貸款”。

  很多租房者因稀裡糊塗不明就裡地使用了租房分期貸而惹上了麻煩,甚至連押金都有去無回。有些租房平台會在簽完合約後,要求需要提供一張本人持身份證的照片幫辦理兩年的房租貸款,並表示不辦貸款,押金就不能退了謂的分期付款是租客一次性辦理兩年的房租貸款,這筆錢全部打入這些租房平台的账戶,然後租客再按月還款給銀行,作為每個月的房租。

  陷阱六:逾期費用和自己官方登記的不一樣。

  有些平台官網上登記的逾期費用比較低,但是實際簽合約的時候會變。2000一個月的房租,逾期一天的費用甚至達到100元。

  陷阱七:逾期高額罰息甚至影響征信。

  很多租房分期平台雖然宣稱利息率和手續費低,但是逾期費用卻很高。另外,不少分期平台都會上征信,一旦逾期的話,還可能會上征信黑名單,影響以後買房、買車等。

  陷阱八:高額違約金。

  很多租房分期平台在與租戶簽訂合約時,都會規定租戶中途退租或轉租算違約,違約金將按照剩餘房租總額的一定比例收取。

  這就意味著,一旦使用租房分期,很多用戶中途住得不舒服,或者臨時工作變動需要換房的話,除了要給中介支付至少一個月的房租作為違約金外,還需要另外給租房分期平台支付違約金。

  4.怎樣才能防止被騙?

  一是房源選擇要慎重。最好能跟房東直租,或者通過正規管道、大中介選擇房源,盡量避免個人二房東。

  二是仔細選擇分期產品。如果使用分期租房,一定要問清楚利率、服務費和其他費用、逾期費用等。同時,盡可能選擇有自己房源的大平台,或者是跟大中介合作的分期平台。值得特別注意的是:

  (1)利率:為避免實際年化利率高於宣傳的情況,可通過“账面利息的兩倍再減1”,即“真實年利率=每月費率*12*2-1”的方式估算出自己使用分期消費或貸款產品的實際利率。

  (2)是否上征信:選擇租房分期產品前,還需確認如出現違約,是否會上征信。如自如收據會上征信;而自如分期和自如輕鬆付則不上征信,不過逾期會影響自如信用。

  三是簽合約前認真閱讀合約。

  商家一般不會明確地在合約寫明與事實不符的內容的,因此租客在簽訂合約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各個條款,如果有疑惑不解的地方,寧可不簽,不然就極容易“被坑”。並且,如果是了解自己在申請貸款,一定要聲張自己的知情權,比如要求在條文中明確,銀行將貸款發放、又很快被平台轉走後,租客需要看到平台向房東支付房租的憑證,否則就不予簽訂合約。

  四是一旦被騙,要積極維權。

  萬一不幸遭遇了黑中介,在不知情或被誤導的情況下,誤用了租房分期產品,不要慌,收集貸款合約、中介話術等相關證據,與中介協商撤銷合約。協商不成的,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北京澤永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常清表示:“如果貸款方明知房產中介的欺詐行為,則租戶有權撤銷該貸款行為。如貸款方不知房產中介的欺詐行為,給租戶帶來損失的,租戶可以要求房產中介承擔賠償責任。”他同時指出,“如果房產中介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取得超出租期的貸款,使租戶在租賃合約到期後仍承擔還貸責任,達到一定的數額,就可能觸犯刑法,構成詐騙罪或合約詐騙罪”。

  另外,消費者也可以積極撥打投訴電話,比如工商行政管理機構的12315,消費者協會的96315,以及當地市長熱線、建委投訴熱線等來投訴維權。

(來自網絡綜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