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謹慎觀望中,不開機已成影視公司2019年常態

導讀

多重壓力下,影視項目的開工確實變得異常艱難,但更是一個“觸底反彈”的絕好機遇,形成對行業發展的“助推”。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王涵

縱觀2018年,影視行業的發展總體趨於“冷靜”,並且有幾大關鍵詞不可忽視:明星高片酬、偷稅漏稅、陰陽合約......問題的出現就意味著政府將會進行調控、行業加深自律,從而出現了限薪令、補稅政策等一些列相關政策或舉措。在影視行業整體“自淨”的過程中,“燥熱”資本掀起的浪潮逐漸退去,那些基礎弱、本錢薄的小型影視公司只能“留在沙灘”上。

對於影視劇備案立項數量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據相關業內人士透露,一大批影視公司都在2019年沉寂下來,新項目開發暫被延遲。那麽,這些公司到底為何選擇暫緩腳步而未有新作?傳媒獨家認為有以下幾大原因:

原因一:相關政策的發布實施

從年初的“陰陽合約”曝光之後,媒體與公眾反應強烈,國稅總局強勢介入,於是演變為全行業的“補稅風暴”,不但涉及明星,還涉及編劇、導演、職員、製作公司、發行公司等多個環節。再到2018年第四季度霍爾果斯等地稅收優惠政策取消,形成“霍爾果斯忙注銷”這一現象。這不僅使得一種蕭瑟的氣氛在影視圈內彌漫,今後稅收額的提高使得合規成本增加,更是直接性地導致了作品數量銳減。

此外,影視行業還面臨著內容審核尺度愈加嚴格、題材受限的影響。大型影視公司可能在審查方面比較有經驗、受損較小,但對於小型影視公司、工作室來講,是否摸到“脈門”則關乎生死。總體來看,相關政策的發布實施對於整個行業的影響在短期內是不容小覷的,但從長期來看,則是促進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一步。

原因二:資本疲軟

之前大量的投資湧入影視行業,而在現在的政策環境下,不僅要承擔項目的風險,還要補稅。不斷加大的投資壓力,導致大量資本“外逃”,不少投資方都開始撤資。

其實資本“熱錢”湧入的套路無非就是通過不斷並購業內影視公司來換核,並以業績對賭的方式來捆綁被收購子公司,穩定自身業績。對這些跨界進入影視行業的公司來說,雖目前處境危機重重,但正因擅長資本運作,再不濟還能套現離場,受傷的大多是員工和股民罷了。

但在2018年3月,大批上市的影視公司股票斷崖式跌落,業績出現巨虧,試圖重組卻因失敗、違規行為被封查......並且目前影視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現金流問題,在如今外行資本撤離的大環境下,能融到的錢本來就少,在此情形下,如果一個公司能融到資,便擁有了比其它公司更大的話語權,也有了做項目的資本,而沒有融到資的公司便沒有了存在的砝碼,最後只能坐吃山空。所以,能不能融到資也將直接決定著公司是否會有新作品甚至是“生死”。

原因三:行業開啟“自淨系統”,觀眾審美不斷提高

以往看一部作品是否具有“爆款相”,大多可套用“明星+IP+大製作”的“影視公式”,如果符合,那麽收視或播放情況也差不到哪兒去。流量有了就不愁資金“不到位”,在以往的熱鬧光景下,有明星資源、囤幾個大IP,多個項目就可以開機了。

但在今年的影視環境中,這些大型公司擅長的攢局遊戲失效了。只有《延禧攻略》《如懿傳》《鎮魂》《快把我哥帶走》等作品引起話題熱議,並且大部分還都是中小成本網劇。而那些“大製作、大成本、大明星”的作品卻水花不大,沒能打破“劇荒”的魔咒。

市場的風向其實也代表著觀眾的選擇,表明觀眾的審美以及觀劇標準不斷提高,徒有外表卻沒有內涵的作品再也吸引不到他們的關注了。

結語:

有人說,今年是“寒冬”,但筆者卻認為這是行業發展的轉折點。市場的需求、觀眾的口味是不斷提高的,而這也就需要行業內各領域不斷提高自身、繼續深耕內容。好的作品會說話,市場和觀眾自會給予反饋。

政策趨嚴、資金抽離、行業競爭、閱聽人口味提升......多重壓力下,影視項目的開工確實變得異常艱難,但更是一個“觸底反彈”的絕好機遇,形成對行業發展的“助推”。影視公司只有具備“多線作戰”能力,擁有健康完備的發展體系,並且不斷進行加重底蘊和加實基礎,才能在不斷衝擊中立於不敗之地。而對於那些新興的中小型公司來說,如果沒有項目啟動能力,就需要潛心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製作水準,因為市場總歸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慣性,專注內容、吸納力量總會有反彈的機會。

市場激蕩變革,但刮走最多的還是那些外行公司,對於真正做優質內容的公司和個人來說這是一個撇去泡沫之後的純粹市場,洗淨鉛華之後的專心創作成為主流後更會迎來市場的不斷繁榮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