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喜大普奔!50年研究顯示人類將更長壽,竟然還沒有貧富差異?

65歲以上人群的平均死亡年齡,一直以恆定的速度增加,每25年就會延緩3年。

過去幾十年裡,人類整體的預期壽命有所增加。但對於壽命延長的模式,卻一直爭議不斷。人類壽命是否正在接近極限? 有沒有一些因素,有助於某些人活得更久?

為了回答這兩個迫切的問題,斯坦福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合作,分析了50年來20個發達國家65歲以上人群的平均死亡年齡,結果比想像中更樂觀。數據表明人類壽命正在延長,平均每一代人增加約三年,而且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至少一段時間。相關研究最近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本文來源:康健新視野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們將比祖輩長壽6年

大多的長壽研究都會關注異常值,也就是那些比其他人更長壽的人。實際上,由於特別長壽的人非常少,這部分數據非常缺乏。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重點關注了65歲以上這一有大量人群基礎的年齡段。

「採用新方法可以擺脫那些模糊的數據。」 斯坦福大學生物學家Shripad Tuljapurka解釋說,「在我們所聚焦的年齡範圍中,我們可以準確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回到文章開頭的第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即將達到人類壽命的極限,死亡年齡的分布曲線會逐漸壓縮。但在1960-2010年65歲以上人群的出生和死亡數據中,研究人員並沒有看到這種分布模式。相反,他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65歲以上人群的平均死亡年齡,一直以恆定的速度增加,每25年就會延緩3年。這意味著,人們可以比祖父母輩的壽命平均延長6年!

在所分析數據的整個50年期間,以及所有20個國家中,這一趨勢都以相對穩定的速度持續著。醫學突破等因素會導致壽命延長的速度發生輕微波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整體變化還是平均的。在任意一個十年期間,壽命延長的趨勢都非常相似。

▲65歲以上女性(左)和男性(右)的死亡概率分布(圖片來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長壽無關「天賦」

更不可思議的是,死亡年齡的分布形狀沒有改變。也就是說,研究沒有發現哪個因素可以讓一些人比其他人活得更久。至少在65歲之後,沒有這樣的因素。

如果經濟能力或遺傳因素等先天條件有助於延長壽命,那麼最老年齡的死亡應該能夠代表「最佳」條件,隨著富人的壽命超過平均死亡年齡,死亡數據的分布區間應該會變寬。

但在他們研究的50年期間,數據分布的形狀並沒有改變,所假設的不平等因素在老年人中對死亡率的影響,可能比在年輕人中小得多。Tuljapurkar教授指出,當一個人活到65歲時,其實已經克服了許多可能縮短壽命的因素,例如暴力,或早期疾病。

這項研究的數據顯示,我們可以期待更長久的壽命,而且這種趨勢並沒有減緩的跡象。Tuljapurka教授還開玩笑說,「想要成為壽命最長的那1%人群,卻又做不到的話,能夠知道我和百萬富翁壽命更長的幾率一樣,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

當然,長壽是好事,但這也提醒了我們,還要迎接不斷老齡化帶來的巨大挑戰。

參考資料

[1] Lifespan is increasing in people who live to 65. Retrieved November 7, 2018,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8-11-lifespan-people.html?utm_source=tabs&utm_medium=link&utm_campaign=story-tabs

[2] Wenyun Zuo, et al., (2018). Advancing front of old-age human surviv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s://doi.org/10.1073/pnas.1812337115

本文來自葯明康德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台;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