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猶太人這樣紀念大屠殺遇難者 永不忘記,也永不寬恕

歷史不容忘記,尤其是那些屈辱!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這是中國人最慘痛的記憶。81年前,侵華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40天的慘無人性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屠戮。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全城都會拉響警笛,警策世人,以史為鑒,珍惜和平,永遠不讓悲劇重演。

每到這一天,總會回想起在以色列工作時的經歷。重發此文,獻給這兩個苦難而頑強的民族。沒有對罪惡的真正懺悔,就無法取得別人真正的諒解。

有些事情,永遠無法忘記;有些惡行,永遠不能寬恕!

(一)

細節,有時更能說明問題。

記得當時剛到以色列不久,有一天,我搭乘計程車外出採訪。車快行到一紅綠燈交換路口,突然發現,所有車輛都停了下來。司機打開車門,站到車旁肅立。

聽到空中傳來的鳴笛,我明白過來,這一天是猶太人大屠殺紀念日。這是以色列全國最肅穆的時刻。大街上,所有的車輛都停了下來,沒有喇叭聲,沒有說話聲,人們都走出汽車肅立。

路線旁,有一家超市,我看到,幾位年輕婦女買完東西剛走到大街上。笛聲響起,她們不約而同地停止了腳步,手裡還拎著東西,默立在路邊。

可以說,幾秒鐘內,整個世界突然間安靜下來——剛才還車輛往來頻繁的耶路撒冷大街,時間仿佛凝固了,每個人都成了雕塑。

直到兩分鐘後鳴笛聲停止,一切方恢復正常。

這也許僅僅是一種形式。但在這形式後面,顯示出猶太人大屠殺紀念活動的深入骨髓。

回到車上後,計程車司機告訴我:“我也是一個普通的平民,但每個人都必須記住歷史上的這個不幸,停車,肅立,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悼,這已經是最淺薄的了。”

“我無法想象在那種時刻,還有人會繼續行車走路,或者還會保持笑臉!”當被問到這樣是否會影響日常生活時,許多猶太人都曾做出這樣類似回答。

在這一天,我看到許多家庭都點燃了蠟燭。人們紛紛前往墓地、紀念館,哀悼死難的同胞,同時也向當年拯救猶太人的國際義人致敬,其中包括向埋葬在老城旁邊的辛特勒致意。

在這一天,以色列全國是沒有娛樂活動的。

電視節目上,主要是各種記錄片,既有當時集中營中的慘景,也有幸存者的現身說法。在學校中,老師也會給孩子講當年的各種事件。在一些家庭,父母也會給子女講民族苦難的歷程……

這一天,在耶路撒冷大屠殺紀念館,總統、總理、議長、大拉比,都必然以莊重的面容,向死難者獻上花環,總統、總理還要發表演講,回顧歷史慘痛一頁,告戒猶太人勿忘這段最黑暗的歷史。

(二)

歷史,就這樣在一代代人心靈的陣痛中傳承。

大屠殺紀念日這一天,最重要的,在我看來,還不是以色列總統或者總理的發言,而是6名大屠殺幸存者點燃六支大燭台。每一支不過二三十厘米高的燭台,代表的,卻是罹難的100萬猶太人。

燭火熊熊燃燒,是無數猶太人的冤魂在述說,更顯現了猶太人自強的堅定信念——猶太人永不會被滅絕。

也可以說,猶太人現在這麽團結,這麽有危機感,就不能回避大屠殺紀念這個人間浩劫。

以色列國旗下半旗為大屠殺遇難者志哀

我聽到了太多唏噓不已的故事。

2004年的大屠殺紀念儀式上,我在現場採訪,點燃燭台的6位老人中,有一位叫雷爾納,當時74歲的他,出生於匈牙利。

他回憶說,當時,他們一群猶太孩子已被納粹扒光衣服等候處死,孩子們面對似乎已無法改變的命運,哭成一片。

生死關頭,納粹軍營裡突然到了一批土豆,孩子們馬上被要求去分撿完土豆,然後再送來處死。這一轉折,成為這批猶太兒童最後存活下去的希望。突然趕到的盟軍,將他們從納粹手中解放了出來。

1949年,雷爾納輾轉來到以色列,然後在這裡生活工作;到2004年,他有了兩個女兒,十個孫子女,三個重孫子女……

這樣娓娓道來的故事,讓我這個外國人不勝感慨,更讓愛國的思想教育深入到每個猶太人心靈。一般認為,正是當年納粹對猶太人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才使世界普遍同情猶太人,猶太人最終得以在中東復國。

這正如雷爾納老人所說的:“對今天的青年來說,知道我們過去的經歷非常重要,當時我們之所以如此遭遇,因為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

象徵600萬被屠殺猶太人的雕塑

(三)

600萬猶太人,這是一個何其龐大的數字。

但他們,就這樣消逝在了納粹的鐵蹄下。納粹希望將這個民族徹底從這個地球上抹去,這個民族卻努力銘記這些冤魂。

記得2004年大屠殺紀念日,主題就是“直到最後一個猶太人,直到最後一個名字”。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官員對我解釋說,納粹希望殺盡所有的猶太人,我們則要尋找到任何一個遭屠殺的猶太人,同胞的名字,絕不會被忘記。

對猶太人來說,在新納粹勢力抬頭的今天,搜集盡可能多的證據,提供難以辯駁的事實,既是對死難者的安慰,也是對極右翼勢力的最有力還擊。

2004年以色列總理還是沙龍,在紀念大會上,沙龍這樣說:

我們有責任去記住和緬懷每一個人(死難者),他們的名字,他們的照片,他們的故事;我們必須通過各種手段追溯到他們每一個人,讓他們的形象深入到我們、我們的孩子以及子子孫孫心中,這是我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事。

在歷史長河中,搜尋數以百萬計悄然消逝的小人物的名字,談何容易!但在以色列學者的努力下,以色列已統計出了約200萬(至2004年)的猶太人姓名。他們的名字在互聯網公布,但更龐大更艱苦的工作仍在繼續。

在這些活動中,耶路撒冷西郊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發揮著舉足重要的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該館既進行著歷史課題的研究,更承擔著對公眾的歷史教育任務。

教育,更多是潤物細無聲。

在大屠殺紀念館裡採訪時,我也多次看到一些猶太小學生在裡面大聲喧嘩。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是難以避免的事,畢竟這是孩子的天性,但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加,隨著他們對歷史的更多了解,“他們肯定會改變一切,他們將牢記歷史,他們將會為他們過去的輕率行為懺悔。”

在該紀念館,經常可以碰到大屠殺的幸存者,他們都是志願者,來為參觀者和學生們作歷史講解。

許多幸存者表示,歷史就在他們腦海中,他們有義務傳承下去。一個不忘記自己悲慘歷史的民族,才能不重複悲慘的過去。聽來,真的讓人心頭為之一震。

我們有些紀念活動,似乎有時更集中在有限的幾個紀念日。只有在平常中還能牢記歷史,那麽,紀念才真正成為不能忘卻的紀念。

與我們國內有些紀念館喜歡用血腥場景表達慘烈主題不同,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不是簡單的資料或實物展覽,它的許多場所極具藝術匠心,讓人在震撼中感受歷史的沉痛。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大屠殺紀念館內兒童館的浮雕

比如兒童紀念廳,建在一個山洞中,在通向該廳的狹窄的甬道盡頭,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白色大理石雕刻的遇難兒童的頭像。兒童強忍著不哭泣卻又在哭泣的神情,讓人無不為150萬猶太兒童的悲慘遭遇感到震顫。

兒童紀念廳內,是大大小小的棱鏡,三支燭形燈通過各個角度的反射,組成了一片慘淡的星空。點點星光,仿佛是孩子們充滿希望和絕望的眼睛。

廳內的廣播中,播音員讀著遭屠殺的猶太兒童的名字,出生地,遇害年齡。深沉的嗓音,簡短的概括,納粹的罪惡,有時真讓人類自己都難以想象和接受!

悲痛而不血腥,沉重卻讓人深省。

(四)

對於大屠殺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猶太人有著異常敏感的神經。

每當有侵害猶太人事件發生,上自總統總理,下至普通百姓,都會一致發出憤怒的聲討。

這種團結性和一致性,正可能是這個流散兩千余年的古老民族重新煥發青春的重要因素。

這種例子不勝枚舉。比如,2001年,德國一交響曲團赴以訪問演出,當樂團宣布,最後的演奏節目是著名音樂家瓦格納的作品時,大廳內立即有人高呼“法西斯分子滾回去!”大部分觀眾立刻憤怒退場表示抗議。

因為在猶太人眼裡,與納粹關係密切的瓦格納,是屠殺猶太人的幫凶,他的作品是猶太人必須唾棄的對象。藝術超越國界,但帶有仇恨歧視色彩的藝術,不能算是真正的藝術。

再比如,有一年,香港地區接連發生一服裝公司和一卡拉OK歌廳使用納粹照片做裝飾的事件,遭到以色列舉國上下的一致譴責。在輿論壓力下,香港有關公司拆除了納粹圖象。

當然,最讓人感歎的,還是猶太人對納粹戰犯永不寬恕的追殺。納粹德國戰敗後,很多沾染猶太人鮮血的納粹黨人,逃到了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國家,但以色列派出摩薩德特工,將一些人緝拿歸案並處以極刑。

對猶太人來說,追殺納粹戰犯是正義行為,放棄對他們的追究,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都是對民族的背叛,是一種難以饒恕的罪惡。任何一個以色列長官人,絕不敢在這個民族大義上有絲毫糊塗。

猶太人似乎也不接受戰犯的懺悔。這可能與民族個性有關。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國人顯得更豁達一點,比如,表示懺悔的日本戰犯,總會受到中國人既往不咎的歡迎。這讓猶太人是無法理解的。

對於那些恩人,以色列保持了極大的尊敬。在耶路撒冷大屠殺紀念館內,有一片精心護理的“國際義人園”,園中鐫刻著曾在納粹鐵蹄下拯救猶太人的國際義士的名字。猶太人以這種最高榮譽向他們表達感激。

在鬱鬱蔥蔥的園林中,你或許還可以找到被稱為“中國辛德勒”的何鳳山的名字。

二戰時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的何鳳山,曾向數千名猶太人頒發了“生命簽證”。一位幸存者引用哲人的話稱頌他:“有些人雖然早已不在人間,但他們的光輝仍然照亮世界;這些人是月黑之夜的星光,為人類照亮了前程。”

2004年2月,以色列“茲瓦特迪克”基金會特意向何鳳山追頒人道主義獎。很多以色列官員、學生參加了頒獎儀式,主辦方詳細介紹來領獎的何鳳山家人,向孩子們講述過去的歷史和何鳳山的義舉。

猶太兒童代表向何鳳山的女兒致感謝辭

我全程參加了頒獎儀式。在現場,一位老師因勢利導問旁邊的學生:“你們怎麽看待何鳳山先生?”

“他太了不起了”、“我們非常尊敬”。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回答。

“如果你們當時處於何先生的狀態,你們會怎麽做?”老師繼續問。

一位孩子回答:“我們將向他學習,做一個正直、勇敢的人。”其他人點頭。

細節中表現出的精神、品質,可能更讓人感動。

頒獎儀式結束後,沒有任何命令或暗示,所有學生不約而同地從座位上站起,他們長時間鼓掌,目送出席儀式的何鳳山家人和中國外交官走出會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