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餐後血糖越來越高,可能與這3個飲食「壞習慣」有關,快改改!

糖尿病患者在早餐後的血糖是一天中最難控制的,這除了與清晨對抗胰島素的各種激素分泌較多,肝臟產生大量的葡萄糖有關外,還與一些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筆者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三大不良飲食習慣。

1.吃得太多

早餐主食攝入過量是引起餐後血糖高的原因之一,碳水化合物攝取的量和食物的GI同等重要。與攝入大量的高GI食物(如白米飯、白砂糖、土豆)相比,攝入量小更利於控制餐後血糖。即使是低GI食物(如豆類),攝入量大也會導致餐後血糖峰值較高。所以,早餐一定要控制食物的總攝入量,不可吃得過飽。

2.吃得太稀

有多人有一個自認為比較""養生""的習慣,就是喜歡在早餐時喝粥,正常人這樣吃沒問題,但是得了糖尿病後還這樣吃就可能導致早餐後血糖升得太高。

澱粉由澱粉顆粒組成,大米的澱粉顆粒平均直徑為5微米,呈六角多面體。植物種子或根莖中的澱粉並不溶於水,加熱才能促進它在水中溶解,加熱和水的存在使澱粉顆粒膨脹,從而使包裹它們的包膜破裂,澱粉膠化。

加熱時間越長,這種作用越徹底,進食後越能廣泛與消化液接觸而被吸收。

另外,稀飯和乾飯含水量不同,分別為半流體和固體狀態,由於物理性狀的區別,也會影響它們在胃停留的時間,影響它們在小腸消化吸收的速度,進食稀飯後胃的排空時間比較短。

建議盡量堅持吃以乾飯為主的早餐,有助於控制早餐後血糖。

3.吃得太細

北方地區的人們的早餐通常以饅頭、麵餅等為主食,這類食物都屬於精製加工的碳水化合物,血糖生成指數(GI)較高。長期過量攝入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可導致內臟脂肪蓄積,胰島素抵抗和炎症增加,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過量攝入這類精加工碳水化合物相當於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使餐後血糖和胰島素水準瞬間達到峰值進而觸發反應性低血糖和飢餓感。

建議:早餐宜粗不宜細。

你的早餐是不是也有這些習慣呢?如果有,就趕緊改改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