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股價崩盤後佳源國際“療傷”,但短期償債壓力仍大

時代財經APP記者 黃昱

在經歷兩個月前的“血洗式”崩盤後,來自浙江嘉興的小房企佳源國際(2768.HK)開始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3月27日,佳源國際在香港舉辦的2018年業績發布會算得上其上市三年來最受追捧的一場,加座之後,現場仍有媒體無座。

業績會上,佳源國際主席兼非執行董事沈天晴、新任副主席兼總裁、執行董事張翼以及聯席公司秘書卓曉楠對外界關注的股價、債務等問題作出解答。沈天晴表示,“我們可以肯定佳源國際股價暴跌是別有用心的人惡意做空。”

追溯到1月初,因母公司佳源集團深陷“銷售增幅造假”風波,佳源國際遭殃,股價在1月17日出現斷崖式下跌,收盤價為2.52港元/股,市值一日內蒸發263億港元,沈天晴質押的9362萬股股份被強行平倉。

股價暴跌後佳源國際積極采取補救措施,通過發聲明、舉辦投資者午餐會對外傳達其對股價下跌原因的判斷以及自身的經營狀況,並且還引入“海航老將”張翼以補齊公司內部的管理短板。儘管如此,資本市場的信心仍然還沒有完全恢復,截至3月27日收盤,佳源國際的股價為4.09港元/股,比暴跌前少了超過10港元。

“從此次股價暴跌事件中公司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教訓,以強化自身的管理,尤其是讓我們更加公開透明。” 沈天晴指出。而對於如何恢復資本市場對佳源國際信心的問題,張翼稱,佳源國際會不斷改善經營狀況向市場交出一份好的答卷。

佳源國際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其合約銷售額分別為23.2億元、38.2億元、46.5億元,上市第二年開始,佳源國際加速擴展,2017年和2018年的合約銷售額分別為103.7億元、201.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3%和94.6%。

業績的增長在於佳源國際加大了土地投資力度,2018年其通過招拍掛、收並購及合作開發等方式獲取了13個項目,新增總建築面積約392萬平方米,新進入香港、上海、廣東、貴州、新疆與柬埔寨等區域。

截至2018年底,佳源國際共擁有45個項目,分布在16個境內外城市,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約924萬平方米,其中長三角區域佔比65%、粵港澳大灣區佔比15%、其他重點省會城市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分別佔比13%及7%。

佳源國際將2019年的銷售目標定為280億元,張翼表示,公司在2019年最大可推貨值將超過500億元,對於完成該目標很有信心。此外,佳源國際希望在五年內能達成千億規模,並表示會持續獲得佳源集團注入優質資產。

沈天晴稱,“佳源國際隻佔佳源集團的23%,做大佳源國際是我的目標,也是我的初心。我們將有序的將佳源集團的優質資產注入到佳源國際中,至於具體的數量和項目分布城市,後續將通過公告披露。”

除了股價和業績外,財務狀況也是佳源國際此場業績會上的焦點。數據顯示,2018年佳源國際的收益約104.59億,同比增加37.5%;毛利增加約28.4%至約33.06億元;純利約18.63億元,同比增加38.6%;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17.94億元,同比增加34.7%。

而從負債來看,截止去年底,佳源國際的銀行及其它借款約為125.75億元,其中1年以內到期的債務約48.01億元,而其期末已質押/受限制銀行存款以及銀行結餘及現金總額約為53.34億元,其中受限制銀行存款約8.57億元,扣除這部分額度,佳源國際的現金流將難以覆蓋短期債務。

對於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的問題,張翼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我們必須保證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必須保持長短期債務的一定比例組合,必須要保有一定的現金流量。”對於後續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安排,他表示會在合適的時間根據項目以及財務的需要去啟動發債。

張翼指出,佳源國際會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包括跟一些金融機構建立綜合的授信。此外,佳源國際還將拓寬國內購房尾款及供應鏈ABS融資渠道,以及引入策略股東以優化資本。

針對引入策略股東的問題,張翼表示,主要是在項目層面與策略股東進行合作。與此同時,沈天晴透露:“佳源沒有考慮將現有的項目整體打包出售,引進合作是指未來的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