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乏人問津的滴滴司機遇害案

獵雲網注:近日,常德網約車司機被一19歲厭世少年殺害,該司機從去年十月開始做專職滴滴司機。近兩年,只要涉及滴滴的命案必定引起“民憤”,因為受害者是乘客,使用的是滴滴約車。然而,這次受害人為司機,卻顯得無人問津。文章來源:三表龍門陣(ID:sanbiao1984),作者:三表龍門陣。

一個個體不幸的背後是一連串「天塌地崩」的家庭。

陳某,湖南常德人,去年十月開始做專職滴滴司機。他用來謀生的車是分期付款買來的二手車,每個月還2800塊錢,截止今天還差七個月就能還完。

生活總還能見著亮,可前方的曙光就在3月24日0點黯然熄滅了。

陳先生一般周一到周五晚上12點前收車,周末生意好就會多乾一會兒。

當湖南應用技術學院的學生,19歲的楊某淇發出用車需求,那或許已經是當天陳先生的最後一單了,未曾想,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單。

像陳先生這樣苦哈哈討生活的人,裡程表上數字的跳動,都會在腦海裡精算成每個月的分期款、孩子的生活費、父母的贍養費,進一寸就離解決生活問題更進一步。

陳先生是對生活滿懷希望的,楊某淇可不是。有著厭世情緒的他,懷揣尖刀,篤定不想活了。而陳先生不過是這個惡魔隨機到的「獵物」。

陳先生的小姨子向記者還原了當時的慘況:「車上全部都是血,姐夫身上一點點血都沒有了,左手臂上的肉都被割走了一塊。他被連砍了七刀,刀刀都是致命的地方。」

「真的好慘,一百年都看不到這樣一場殺人案件。」

19600元的購車欠款,四個老人,一個18歲的兒子,一個4歲的兒子……這是陳先生離去之後,一個家庭的現狀。

「現在他走了,家裡一點經濟能力都沒有,殯儀館的錢都拿不出來。」

滴滴、司機、凶殺,這些元素足以引爆網絡輿論。

然而,吊詭的是,這樁事擠不進微博熱搜前三十。我翻看自己的朋友圈,討論此事的內容也僅有一條。

刻薄的說一句,如果身份倒轉,一個滴滴司機捅了19歲學生七刀,輿論必然沸反盈天,十萬加的文章得以百計,各台內容平台專題迅速上線。

生命都是平等的,可在新聞食客的眼中決然不是。

噴子眼中毫無對生命的悲憫,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口水能精準到達的濺射對象。

在滴滴在官微上發布關於此事的聲明,有個加V網友如是說:「滴滴不是司機遇害就是乘客遇害,滴滴改名叫遇害算了。」

這個網友可能不知道,他只是睡在床上,也有概率暴斃的,家裡總會有亡人,不如把「家府」叫「地府」好了。

這個月15日,廣州有個女生坐車被奸殺。節奏瞬間起來了。微博鍵盤柯南(不少還是加V的)紛紛轉發,文案中想當然的加上「滴滴」,部分網友也是群情激昂,四處留言,不卸載滴滴不足以平民憤。

事後,警方辟謠,作案的是一名計程車司機。

圍著不實新聞啃屍的禿鷲們「嗡」的一聲作鳥獸散。

沒有人道歉,也沒有人強烈要求取締計程車。糟糕的是,這下十萬加也沒了。

「滴滴全員惡人」是一部分看客的心理預期,也是創作者素材庫保留的「核反應堆」。

我想讓大家關注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

我在這個事件的熱門微博下面看到有不少「滴滴司機」訴苦,對一些翹腳的、抽煙的、罵人的、酒鬼鬧事的乘客,不敢勸阻,你不知道坐在你旁邊或身後的是不是「楊某淇」般的「惡鬼」……

輿論倒掛的可惡之處在於,他們從來不去教化那些不文明的乘客,從來不發動公眾反思在共享出行的大背景下,你是一個合格的出行者嗎?

人們總是熱衷給一個群體、一個企業打上惡性的標簽,導致兩種群體長期的、無法改善的對立。

陳先生的遭遇是最糟糕的結果。我還看到一則梨視頻,平頂山的網約車司機,被計程車司機們聯合釣魚,行進過程中,假裝乘客的「的哥」直接拔鑰匙,然後四個同行的車和圍起來,開始一頓電炮教訓。

視頻中那個網約車司機操著濃重的河南口音說:「他們應該通過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提高自己的服務意識去公平競爭……」

說的多好,一個平頂山的普通司機居然有這樣的公民意識,多麽可貴。可這個社會,為什麽讓那些意識現代化、謀生現代化的人吃虧呢?

我還聽說,在鐵嶺那邊,氣象暖和了,計程車司機不僅是抵製網約車了,連哈羅單車都不放過。

陳先生的死,本不該乏人問津,僅從「報導價值」層面而言,我們關注平凡人的不易,我們關注每天都在為公眾服務的群體,多一些共情,就能多一些理解。

我們還要關注那些有厭世情緒但無紓解、救助渠道的群體,他們殺人當然是十惡不赦,且難以防範,但社會、家庭有沒有給他一絲向善、向上的出口?

朋友裡唯一一條關注到陳先生時間的內容是這樣的:「同樣是滴滴用戶,很對人質疑司機被殺和乘客被殺沒有同等關注,其實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滴滴在黃金救援時間內做了什麽?」

是啊,在他們眼裡,「滴滴」應該是美國隊長,應該是萬磁王,應該在楊某淇揮刀的那一刻就空降在車裡。

他們不敢問公權力,不敢問那些有生殺予奪大權的有關部門。

滴滴總是被這些民眾賦予它的不能承受之重,儘管它已經上線了超出其他交通出行工具的安全設施,他們似乎還想讓滴滴連我們的 DNA 都掌握。

今天關於「滴滴」刷屏的文章是《滴滴的敵人》。

我看,滴滴的敵人就是群氓的偏見。

陳先生的妻妹對記者說:「我覺得楊某淇應該是在學校裡面遇到什麽事情了,不然誰大晚上凌晨的打滴滴。」

夜裡出來做滴滴的不是啥好人,夜裡坐滴滴的也不是啥好人,雙方家庭都這麽提醒自己的親人,社會的隔閡就是歷久彌深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