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甩「通股關節,緩解你的久坐問題

上一篇寫到久坐的危害——就象是把身體中部掌握上下兩部分之間的水閘關上了一樣,那麼緩解久坐危害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打開水閘!】

久坐傷害主要就是來源於股關節骨盆的瘀堵,所以,解決它的原理就是疏通。

【靠自己,打開這個股關節的大閘門!】

其實這個方法在中國的公園裡應該早已普及,但它確實是我覺得相對來講最快速、也最方便的鍛煉方法。

  • 靠牆前後踢腿

——扶牆站立,收腹部給脊柱以支撐,保持骨盆中正位(盡量不要傾斜),扶牆一側的腳下墊塊磚什麼的(不推薦瑜伽磚,軟,反而會讓支撐腿更累和不穩定),另一腿前後甩動(不用追求幅度大,覺得舒服的狀態就好)!

保持自然呼吸。


次數:一邊做個50-100下後再換對側,一天能做個300次就差不多了,為什麼要說做300次?次數太少了相當於剛熱個身,還沒開始循環呢你就停了,所以沒效果,但300次的這樣甩動的效果應該還是當時就感受得到的。

【原理】

這個運動實際上是相當於打破原來臀腿部的病態的肌筋膜系統的狀態,以動態的方式來破壞原來不健康的靜態的平衡。

【效果】

1、寒氣下行。我自己因為寒也比較重,第一天甩腿練習過一會兒後就會發現寒氣向下竄到膝蓋,膝蓋會有一點冷痛的感覺;

2、腿部開始出汗,我在甩腿後大腿兩側開始有一點汗。久坐的人股關節不通,特別容易上身出汗下身不出汗,到下身出汗之後,應該說你的運動效果就出來了。

3、其他因為打開了股關節循環良好後的好轉反應還有很多,因人而異,自己去體會就好。

【繼續打開你的下肢樞紐】

1、交替劃動膝蓋。

如果願意繼續打開你的腿部,就做膝蓋的前後劃動,創造一種打破盆腔周圍肌筋膜原有形態的機會,同時也加快血液循環。

坐姿雙腳著地,讓雙膝前後劃動,左膝向前時右膝向後,然後交替。來激活你的大腿、臀部、骨盆氣血循環、包括刺激你的尾椎;這個坐姿最方便了,隨時都可以做,每天都堅持,感受一下自己的下半段是不是循環起來了、熱起來了就是最好的檢驗方式;

2、再向下,活動你的踝關節,將整條腿的關節和通道都打開,方法如圖。坐姿不斷練習綳腳尖,打開踝關節,刺激足三裡穴;

3、坐姿讓踝關節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圈,打通踝關節,對足部冰冷的人也有效。

然後,堅持做。這麼簡單的方案還不堅持?

【注意事項】

一定要再強調一下注意事項:

1、這個動作是輕柔地撼動你的肌筋膜系統的,而不是要讓你感到疼痛才有效,所以,如果你感到一點撕扯或拉伸性的疼痛——請停下;

2、腹腔手術、椎間盤突出人等慢性病人士請向醫生諮詢是否可以做或者說你什麼時間點之後可以做(因為術後恢復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不要在這個階段對腹腔位置進行拉扯),這個方案是針對久坐的亞健康人士而非已形成器質性病變的人們;

3、對於膝關節有舊傷的人或關節不穩定的人,在甩腿過程中用力要輕,略收大腿肌肉以增強對膝關節的拉力(避免有些人用力過大可能會有甩脫的感覺);

4、有些人對自己特別狠,總覺得一點點勁的話不夠力,所以太過努力地在做,請千萬不要,想想「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門軸從來不需要你那麼用力的對嗎?掌握好這個力度。

【其他改善方案辨析】

【按摩】

一般解決久坐形成的腰背痛都會給出按摩方案,但說句實話,你一年一年地坐在那裡堵住的肉已經很厚了,什麼樣的力量能透過去?按摩和用儀器做臀療確實會有一定效果,但是確實慢、不方便、還要花錢,而我想大部分人還是需要更簡單的方案!

【委中穴施針等】

中醫講「腰膝委中求」,針對久坐的腰腿痛,會建議你按壓委中穴或針炙,另外,還有一個腿部的穴位也是對腰痛很有效的,但是腿後側的穴位真的不是很方便能讓每個人都按到,而且那個「力透紙背」的勁兒也不是誰都有的。

從肌筋膜理論去看中醫的「腰膝委中求」,可以解釋為是在按壓肌筋膜系統內的淺背線,因為肌筋膜是整體性的,所以也不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找關聯性的扳機點;但是對於久坐的人的那一大塊懶肉,蜻蜓點水式的點按收效怕是有點慢,不如來點直接的。

【瑜伽理療】

瑜伽理療的思路來緩解久坐人的身體問題將會是主要解決下交叉綜合症的套路。

對僵緊的肌肉進行拉伸和放鬆,對弱的肌群進行強化,讓肌肉來達到穩定支撐骨盆的效果。

這個方法有效,但稍微複雜一些,所以綜合考慮還是給出了下述的方案,關於瑜伽理療改善下交叉綜合症的方式,改天再寫一篇。

好啦,這一篇準備的時間有點長,寫的時間也有點久。關注收藏或轉發,讓更多人了解一下我們可以為久坐的自己做點什麼來呵護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