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平均市盈率約120倍,我們應該對科創板多一點耐心

盤和林

7月22日消息,科創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在上交所正式亮相。截至收盤,首批25隻科創板股票首日平均漲幅約140%,其中安集科技漲幅居首,大漲400%。另外,25家公司成交額合計逾480億元,其中中國通號成交額97億元。25家公司平均換手率約77%,其中安集科技換手率超過86%,值得關注的是,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約120倍。

科創板平均市盈率約120倍,遠超當前A股市場,這有剛開板資源稀缺的因素,也有科創板本身的特殊性,這都在市場預期之中。實際上,在開市之前,公眾熱議中不乏對“高市盈率”“超募”的質疑之聲,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19日晚間在參加央視財經評論時表示,科創板平穩運行有保障,科創板讓市場化定價,不能光看市盈率,投資者願意給出較高價格,願意把錢給這些企業用,這是投資者判斷結果,不存在超募概念,企業能不能把錢用好是需要關注的,最終還是要看企業是不是能把投資者的錢用好,從而產生收益來回報投資者。

方星海無疑也還是在強調,科創板是採用“市場化方式”決定發行價格和規模,不能光看市盈率,也不存在所謂的超募概念。眾所周知,定價是關鍵環節,不僅關係企業發行成功與否,也與其上市後的走勢息息相關。那麽科創板所強調的市場化力量,是否能確保價格何保持在合理範圍內?科創板真飽含著市場各方的盼望與期待,是否能挑起中國資本市場轉型過程中的重任,通過市場的檢驗?

首先,筆者認為,對於當前的定價情況,個別股票的確相對來說偏高,但是目前的市盈率的表現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是改革的結果,並且擁有合理定價保障機制。

首先來看下當前這些科創股的定價狀況,據數據顯示,首批科創板上市的25家企業中,發行市盈率主要集中在30倍—50倍之間,發行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共有9家公司,中微公司的發行市盈率最高,高達170.75倍,是目前首批上市企業中唯一一家發行市盈率超過百倍的企業。睿創微納、虹軟科技分別以79.09倍、74.41倍位列第二、第三名。

與原來的A股市場一樣采取23倍市盈率這一天花板的限制相對比,市盈率在我們看來似乎是有些偏高,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當初的創業板,當年創業板首批28隻個股平均發行市盈率超過50倍,新股發行市盈率不斷走高,發行價越來越高,但是在資金瘋炒之下,新股首日破發情況開始大量湧現。

這不禁也會讓人擔心,科創板是否會重蹈覆轍?筆者認為,短期內由於標的物稀缺不會出現破發,未來如此高的市盈率應該會存在破發的情況,但正如方星海所說,我們需要客觀理性看待科創板公司的市盈率,高市盈率只是市場的選擇。

由於我國當前的資本市場尚不成熟,市場投機炒作風氣盛行,由於A股市場所表現出來的新股打新紅利以及整個市場對科創板的高度熱情,在科創板初期供給資源有限、投資者熱情高漲科的情況下,市盈率必然會走高。但是任何股票的定價都是基於它自身的價值,高市盈率意味著市場上的投資者認為企業發展潛力非常高,未來業績有望高增長,但是高市盈率同時也意味著低安全性,再好的企業如果太貴了,也是有破發風險的,所以以後科創板企業出現破發也是在情理之中。

之所以說不會重蹈創業板覆轍是因為當初創業板高破發率來源於券商的承銷費與融資金額掛鉤,中介完全站在發行方一側,導致高詢價的不斷湧現。而科創板在詢價、配售、交易等多個環節都制定了相關約束政策。包括採用了市場化的詢價方式、戰略配售與超額配售選擇權從而綁定利益、機構配售機制以及綠鞋機制等等,這些定價機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定價虛高。

討論完定價,再來看看,開市在即,科創板能夠擔起重任一舉成功嗎?筆者認為,作為新生事物,科創板可能還不夠成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我們必須給予他充分的耐心。

科創板從宣布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2018年11月5日)到科創板正式開市(2019年7月22日),速度快到僅用了259天就成功落地。作為改革創新制度落地的第一批參與者,我們不需要特別關注企業上市後第一天的表現,也不要過度關注第一批企業的表現,一個公司上市了以後,有漲有跌都是市場博弈的結果,是無比正常的現象。一個新的制度的實行,必須給予它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來進行自我調整。即使是出現破發潮,也只能說這是市場化的必經之路,是投資者的自有判斷,不需要太多做行政干涉或者是大眾輿論干涉。

筆者認為,科創板的成功,並不取決於新股的市場表現,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製的是否真正落實才是衡量科創板成功與否的標準。建立科創板注冊製的初衷本就是提升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平衡股東利益等等,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改革才是最終目的。

所以,正式開市在即,我們因該對科創板多一點信心,多一點耐心,不用太在意企業的市場表現,讓市場的力量去大浪淘沙,在競爭機制中進步。(作者系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