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癌的常用藥物有哪些?醫生給你介紹這3種,需謹遵醫囑

腸癌作為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治療起來並不容易,用藥也是相對複雜的。而對於腸癌患者而言,除了手術以外,藥物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那麼,腸癌常用藥物有哪些呢?醫聯媒體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任醫師張相良副教授,為大家講一講腸癌用藥的相關知識。

腸癌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張相良副教授指出,腸癌常用藥物有三大類,第一類是化療葯,第二類是靶向葯,第三類是免疫治療葯。

首先,化療葯常用的有三種,第一種是氟尿嘧啶類,比如希羅達。第二種是奧沙利鉑類,通常,奧沙利鉑類使用比較多,而第三種是伊立替康類。其次,靶向治療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抗血管生成的藥物,叫做安維汀。第二類就是抗EGFR的藥物,商品名叫愛必妥。

但是在使用抗EGFR藥物之前,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結果為KRAS、RAS野生型的患者才能用。除此之外,就是現在較火的免疫治療的藥物,叫做PD-1或是PDL-1,最近,國產的免疫治療藥物也上市了。

腸癌患者進行化療,要注意哪些副作用?

張相良副教授坦言,化療藥物通常都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副作用。

第一類,消化道方面的副作用,比如噁心、嘔吐,還有掉頭髮,這是很多病人都比較在意的。不過,隨著藥物的改良,目前化療藥物產生的脫髮現象比以前改善很多。

第二類,血液學的毒性。之所以患者在化療後要及時複查血常規,就是需要檢查是否有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的降低。

第三類,患者使用鉑類藥物的時候,比較明顯的副作用是手足綜合征。所以,這類病人在化療期間或化療後短期內需要注意,不能接觸冷水,不能吃生、冷、辣、硬的食物。這是因為藥物在神經末梢的累積,會使患者產生麻木、疼痛的感覺。

腸癌患者在術後要如何調理?

張相良副教授表示,腸癌術後的調理十分重要:

首先,腸癌術後的病人,需要減少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攝入。其次,加強體力運動,比如適當進行一些戶外運動,爬山、跑步、打球都是比較好的選擇。最後,可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因為蔬菜瓜果中維生素含量較豐富,對胃腸道的調理有益,尤其是對於需要化療的患者產生的一些消化道癥狀很有幫助。

綜上所述,腸癌常用藥物分為三大類,患者在用藥的同時,也需要小心藥物帶來的副作用。當然,腸癌術後的患者,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增加運動的方式促進身體的恢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