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衛東:銀行業是中國金融開放的縮影

今日,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衛東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分享了對中國銀行業的看法,並指出中國銀行業是中國金融業開放的縮影,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銀行業的開放應該是中國金融開放一個很好的縮影,應該說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從過去4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10多年的發展,我覺得中國外資銀行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到2017年底在華的所有的金融性外資金融機構達到了1013家,相比較2012年5年增長了近5倍,外資銀行的資產3.24兆,相比較2002年增長了10倍,利潤也是增長了10倍,從業務品種來看也是對外資銀行不斷的開放,從最開始的外資方面的業務到人民幣的業務、到個人理財業務、各種託管業務,最近開放的國債業務,還有衍生品交易,和最近同樣對外資銀行持股增資比重的開放,都說明了中國開放的力度是非常大的,應該說達到一個全方位開放的格局。

在看待中國的銀行開放的時候,大家經常引用一個數據,在2017年底的時候,外資銀行資產是3.24兆,佔中國整個銀行業資產的比重是1.28%,而在2007年的時候這個佔比是2.38%,是最高的,所以認為中國的銀行業市場沒有達到開放的程度,我覺得這裡面事實上不是如此。這裡面跟中國銀行業本身的高增長有關係,同時跟外資銀行的發展趨勢、發展策略不無關係。

我這裡可以重點的以美資在華的一些數據做一些說明。目前美國在華的分行有10家,另外有4家法人銀行,共有50家的營業機構,法人銀行的資產大概超過2000多億,整個法人銀行在中國的外資銀行的佔比大概7%,看起來比重不高,表現在什麽地方呢?我覺得大概三個方面進行說明。第一個是,美資銀行,在中國這些法人銀行的集團公司的資產增長本身就是下降的,在2001年—2008年的時候,在華主要的幾家法人銀行,包括花旗、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他們的資產增長大概達到10%以上,在2008年—2016年的增長速度大概在2%左右,還有的是負增長,同時有很多的海外機構大幅度的從海外市場撤退,業務撤退、機構撤退,所以在美國市場本身的外資銀行佔比在2007年的時候佔23%、在2016年的時候下降到20%。在日本,外資銀行的佔比在2007年的時候差不多近8%,到2016年的時候下降到5%。

我們也統計了一下,全球30家系統性重要銀行,在2007年的時候整個海外的資產佔比大概48%,在2016年的時候下降到41%,所以很多的外資機構從海外撤資,另外很多的國家都看出外資銀行的資產佔比是下降的,這是第一個方面的大勢。

第二個,是美國本身的監管趨嚴,所以對他海外機構資本的補充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我們看在中國的四家美資法人機構他的資本金遠遠低於匯豐、低於渣打、低於東亞、甚至低於日本的一些銀行,這當然會影響到他在中國的業務發展。

第三方面,跟他們的戰略選擇是有關係的。美資的銀行非常穩健,他在行業的選擇、客戶、業務品種選擇上面非常謹慎的,所以我們看到這些年其實很少有美國的大銀行在我們房地產行業同業業務,更不要說過剩產能這些行業進行大規模的投放。而這些行業又是這些年在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和領域,所以這幾方面對剛才提到的外資佔比下降做一些解釋。

(中國網財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