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7年業績出爐:本土四大運動品牌過得怎麽樣?

  2017年業績出爐:本土四大運動品牌過得怎麽樣?

  過去的這一年,安踏穩居國內品牌的頭把交椅,曾連年虧損的李寧亦有明顯改善,361°、特步與前兩者的差距則越來越大。

  受益於運動消費觀念提升,中國體育用品市場需求上漲,近年來,國內外運動品牌在中國市場亦增長強勁。

  就本土企業的情況看,安踏、李寧、特步和361°等四大運動品牌佔據著中國運動市場的半壁江山。3月22日,隨著李寧的財報公布,四家本土品牌都已經發布了各自的2017財年業績單。

  從總市值、營收、淨利潤、毛利率和成本支出等數據進行比較可見,安踏已經穩居國內品牌的頭把交椅,曾連年虧損的李寧亦有明顯改善,361°、特步與前兩者的差距則越來越大。

  本土四大運動品牌均在港股上市,目前,安踏的總市值已經超過千億港元,超過李寧、特步和361°市值總和的三倍。

  營業收入

  安踏、李寧、361°和特步的全年營收分別為166.92億元、88.74億元、51.58億元和51.13億元。受到戰略轉型和零售管道變革的影響,特步是唯一出現營收下滑的品牌。

  毛利率

  安踏的毛利率同比增加一個百分點至49.4%,儘管相比2017年中期報告的50.6%略有下降,但這一數據在全球行業內有著明顯優勢,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較高的服飾收入佔比提升。

  此外,李寧和特步的毛利率分別達到47.1%和43.9%。361°是唯一下跌的品牌,以41.8%的毛利率墊底。

  淨利潤

  安踏的淨利潤為30.9億元,361°則達到4.57億元,兩者獲得不同程度的增長。

  李寧這一數字為5.15億元,同比下滑19.9%,但如果忽略2016年因出售紅雙喜10%股份所得的3.13億元,淨利潤則是增長了56%。

  特步的淨利潤下跌22.7%至4.08億元,主要由於去年一次性庫存回購損失1.21億元,不計回購虧損的淨利為5.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2%。

  毛利

  安踏、李寧、特步和361°的毛利,分別為82.41億元、41.76億元、22.45億元和21.56億元。同樣受到戰略轉型的成本因素影響,特步是唯一出現毛利下滑的品牌。

  存貨周轉天數

  安踏的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從2016年61天上升至75天,對此,安踏稱原因在於集團特意延後產品交付至店鋪,以滿足2018年2月農歷新年的銷售。特步和361°的存貨周轉天數亦有不小的增幅,由於庫存結構改善,李寧下降2天。

  廣告宣傳投入

  配合以跑步為主的專業運動戰略,2017年特步讚助40場賽事,是讚助最多馬拉松賽事的本土品牌,廣告宣傳費用佔比高居首位。安踏這一數字有所下降,該公司表示是收益顯著增加所致。

  研發投入

  隨著主流消費群體的運動層次和產品要求不斷提高,各大運動品牌愈發注重產品研發創新。從2009年起,安踏的研發活動成本比率連續9年處在上升趨勢,為國內行業第一。李寧的研發投入雖然有所增長,但其比例在四大品牌中墊底。

  各品類銷售比重

  在跑鞋為主的專業運動戰略背景下,特步的鞋類銷售佔比超過60%。

  安踏的服飾比重明顯增多,服飾品類的銷售同比上漲32.4%至91.2億元。重要原因是,集團旗下以服裝銷售為主的FILA對業績貢獻的比重加大。

  總市值

  截至2018年3月22日,安踏的總市值達到約1049億港元,僅次於國際巨頭耐吉和阿迪達斯,位列全球運動品牌行業第三。與此同時,安踏的市值是李寧的6倍,特步的11倍,361°的20倍。

  值得一提的是,李寧在紐約時裝周走紅之後受到資本市場熱捧。3月16日,李寧股價曾達到52周最高價8.49港元,總市值183億港元創下5年來新高,40天裡上漲近60億。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