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媽媽說只能買1個玩具,孩子卻吵著要2個!高智商媽媽,隻用這一招就製服貪心寶寶

【情商早教】前3篇文章,子墨強調了如何溝通的重要性以及溝通的方法,目的都在於讓寶媽們不再給孩子方法或者替孩子做決定,而是重視「引導孩子思考並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升孩子的情商和人際交往能力。

自從發布這個「情商早教」系列,子墨收到了很多父母的反饋,表示受益匪淺,並且都有這樣的感嘆:「原來還可以這樣?!」但也有不少寶媽反應:孩子聽不進去怎麼辦?今天子墨就來告訴大家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跟孩子玩字詞遊戲。這項字詞遊戲是非常簡單的6組字詞,但是是經過無數美國父母們實踐得來的經驗,十分有效。它們能幫你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從而建立你和孩子能良好溝通的基礎,即讓孩子就能聽得進、聽得懂你說的話。這6組詞分別是:

是and不是

和and或者

一些and所有

之前and之後

現在and以後

相同and不同

可能很多媽媽看到,心中不屑的說到:就這些簡單詞?我孩子老早就會了。但是,別急,請認真往下看,雖然是很簡單的這6組詞,但是你真的用好了嗎?在說方法前,子墨想要強調3點:貴在堅持,結合生活,以「玩」的方式。

-01- 貴在堅持

有些寶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第一次陪孩子玩,覺得還蠻好玩的,但堅持不了兩三天,覺得太無聊了,就放棄了,然後就過來質問子墨:你這什麼破方法,根本一點也行不通。如果你是這樣,那抱歉,這個方法不適合你,你可以關閉這篇文章了。

-02- 結合生活

除了刻意去玩這個遊戲,更重要的是媽媽要足夠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現能玩這些字詞遊戲的場景,適時的結合生活引導孩子去玩這些「字詞」,孩子進步會更快哦。

因為孩子是最討厭學東西的(PS:包括我們成人也是),因為太枯燥無味啦。孩子剛開化不久,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可沒空理會那些ta不感興趣的東西。所以一旦讓ta察覺你是在「教」ta,孩子就會本能的排斥。而孩子是最喜歡媽媽跟ta玩遊戲的,我們要利用好孩子這個天性。所以,每次開始之前,先跟孩子說:「寶寶,我們來玩個遊戲好不好。」

是and不是

OK,第一個,我們先來學習最簡單的「是and不是」。慣例,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還是以故事的形式告訴大家。

今天的主角是二胎的林媽媽,她選擇等大女兒去上學後,再跟3歲的兒子樂之開始玩字詞遊戲,因為樂之很粘姐姐,沒有姐姐在樂之比較容易專心。「樂之,媽媽今天陪你玩一個字詞遊戲好不好?」樂之最喜歡媽媽陪他玩遊戲了,所以馬上放心手上的玩具,同意了。「這個遊戲可以幫助你和姐姐以及其他的小朋友們玩得更開心哦。」林媽媽看了一眼兒子,確定是否勾起了他的興趣,得到確定的眼神後,繼續說道「這個遊戲,可以讓你想出辦法,讓姐姐允許你玩她的鋼琴,並且不再煩你。你以後不需要媽媽出面,就能解決自己的問題,是不是很棒!」看著兒子迫不及待的眼神,林媽媽知道開頭起得不錯。

林媽媽:「那麼媽媽先來,樂之個男孩子,而不是女孩子,也不是一個玩具,對嗎?」(說道是and不是時,林媽媽會特意放慢語速和加重語調 。)

樂之:「哈哈哈,對啊」

林媽媽:「那麼,樂之還不是什麼呢?」

樂之:「恩。。。我不是枕頭,哈哈哈」

林媽媽:「很對。那樂之還不是什麼呢?」

樂之:「我不是電視。」樂之開心的指著電視說道。「我不是光頭強。」樂之又興奮得拿起光頭強說道。

林媽媽第一次嘗試玩這個遊戲,看來效果不錯。樂之玩得不亦樂乎,簡直停不下來,在房間裡跑來跑去,指著一個一個物品喊「這是小豬佩奇,不是姐姐」、「那是椅子,不是沙發」、「爸爸是在工作,不是在玩電腦」。。。她發現這個字詞遊戲其實很容易,而且孩子也很喜歡玩,因為get到孩子的幽默點了。當然,林媽媽的這只是其中一種方法, 寶媽們可以自由發揮,重要的是要跟你寶寶合拍,讓ta喜歡玩。

當你經常和孩子玩這樣的字詞遊戲時,可以提升孩子的邏輯判斷。比如,林媽媽和樂之這樣玩了幾天后,有一天去超市,樂之又吵著要玩具,並且又想要小豬佩奇,又想要灰太狼。

林媽媽:「樂之,今天我們只能買一個玩具哦,是小豬佩奇還是灰太狼?」

樂之:不!2個我都喜歡,2個都要買!

「樂之,聽好了!」林媽媽盡量控制著情緒,並且加重了語氣,想讓樂之能認真聽進她說的話:「你可以告訴我嗎?你想要的灰太狼,還是不是灰太狼?」

這些熟悉的字眼,彷彿又讓孩子感覺在玩遊戲,雖然樂之還是雙手交叉,撅著小嘴,但明顯脾氣緩和了不少,片刻,他拿起了灰太狼,看了看又扔了下去:「這不是我想要的。」

這就是玩字詞遊戲的意義!如果在以前,他們母子倆要麼在超市僵持半小時以上,最後以樂之的無理取鬧獲勝;要麼自己沒控制住情緒,把孩子罵哭後硬抱回家。林媽媽驚喜之餘,更是堅定了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這點也值得很多寶媽學習:有好的反饋,你才會堅持去做。所以和孩子玩一段時間的字詞遊戲後,要多用這個方法,解決和孩子之間的日溝通問題,除了買玩具,還可以是「是先吃飯還是先看電視」、「是看卡通片還是睡覺」等等。如果前一兩次沒有效果(特別是4-6歲以上的孩子),也沒有關係,那只是因為你們之前的溝通方式已經讓孩子思維定式了,需要一段過程,正常堅持玩一個禮拜,就會有效果的!當然不同的孩子時間不一樣,也跟媽媽有一定的關係。

OK,今天先到這。如果覺得有用,歡迎關注我們《育兒規》,下次告訴大家怎麼玩其他的字詞遊戲,讓孩子能聽得進去你說的話,並且嘗試不依賴你,而自己去解決矛盾和問題。

作為父母,我們的高度,決定了孩子的起點。相對於物質上的豐盈,思想上的高度更重要。------

★育兒規★情商早教★系列

★助力讓你的孩子更健康、更快樂、更聰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