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學生科研“神話”傷害的是國家科研事業的未來

近日,雲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以“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參加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獲獎,引發社會關注。

圖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小學生完成了碩士博士都難以完成的科研項目,這不是神童創造出的神奇事跡,簡直就是神話。如果僅此一個案例倒也罷了,揭穿其真相,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也不至於產生什麽嚴重後果。然而據新華社記者查閱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歷年獲獎名單發現,類似的“高大上”中小學生研究項目不在少數。這不由得令人擔心,這種“神話”不僅局限於特殊個案,而是正在成為一種值得深思和憂慮的社會現象。這背後無論是涉及到舞弊、浮誇還是腐敗,都可能會對科研事業造成基礎性的危害。有必要深究一下此類現象形成的原因。

圖源:科學網

首先,“炮製”出中小學生高級科研項目成果的家長難辭其咎。無論是家長親自披掛上陣,還是家長出面請“高人”助陣,從性質上來說,都是弄虛作假的舞弊行為。為什麽一些家長熱衷於幫助孩子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甚至不惜動用各種資源拿獎?以前參加大賽獲獎可以高考加分。但現在教育部已經取消了各類競賽高考加分,就連自主招生在今年也被取消,家長們為何仍舊樂此不疲?記者調查結果顯示,動機仍然是那麽的功利:一是為了檔案好看,即便不能直接加分,也可以博得個好的“印象分”;而是為了孩子將來出國留學,申請履歷上可以有靚麗的一筆。殊不知,為了一紙華而不實的獲獎證書,讓孩子失去了更為寶貴的誠信,豈不是買櫝還珠舍本逐末?更嚴重的是,一旦孩子從小就覺得作弊可以成為人生的通行證,作弊就可能成為他們習慣性的行為選擇,即便將來出國留學也終有一天會咽下苦果。近年來,不時有留學生在國外作弊被審訊、處罰、遣返的新聞爆出,不可不引以為鑒。家長愛孩子,要以正確的方式,不能因愛孩子,結果變成了坑孩子,更不能讓他們從小沾染弄虛作假的習氣。

其次,賽事的組織者負有重大責任。賽事的組織者實際上也是參賽項目的第一審核人。參賽學生交上來的參賽項目,符不符合其知識能力水準,很多是可以一眼識別的。但是,每年獲獎名單頒布,獲獎作品水準之高,不僅令學校的老師吃驚,就連專業的科研人員都搖頭“非碩士博士難以獨立完成”,賽事組織者就毫無覺察?實際上,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賽事組織者本身就心猿意馬,著迷於“賽事經濟”更甚於賽事本身,忘了舉辦賽事應有的求真精神。另外一個原因是騎虎難下,參賽獲獎作品水準越高,越能顯示出賽事的權威性,對於高水準的參賽項目,儘管可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於是,賽事便陷入浮誇的漩渦難以自拔。參賽項目水準只能一年更比一年高,若想脫穎而出,參賽的中小學生恐怕不想“拚爹”都不行。很難說家長和賽事組織者,誰是始作俑者,現在顯示出的浮誇攀比之風,只能說是二者“合謀”的結果。這與鼓勵孩子們科技創新的辦賽目標南轅北轍。

再就是賽事的評委會成員。這些評委們來自於全國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是各自學科的專家。但從他們在賽事中的表現來看,他們的邏輯能力和判斷力恐怕連中小學生都不如。例如,有兩名小學生憑借《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項目獲得了小學組三等獎。該項目須用綠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為受試藥物,研究其在裸鼠肝髒腫瘤疾病模型中的體內藥效。科研人員介紹,“小鼠成果沒有幾年不可能完成”。然而,兩名參賽學生當時分別就讀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難道他們從幼兒園就開始研究如此高端的科研項目了?如此荒誕的事情,評委們居然就信了?無論是金錢還是人情令評委們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其大失水準的評審結論都是科研道德腐敗的表現。

所以,有必要對這類大賽既往的獲獎結果加以徹底的清理,及時一一糾正,對負有責任的個人,無論是家長、組織者還是評委,都應追責。誠信是科學研究的生命線,喪失公正性、公信力的科技創新賽事沒有存在的價值,反而會從各個層面給孩子們灌輸不正確的科研價值觀、道德觀,傷害國家科研事業的未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王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