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古文”到“古裝”:“黛玉葬花風”的穿搭攻略

本文為《山海經》約稿,謝絕轉載

《紅樓夢》裡有許多意象非凡的場面,而「黛玉葬花」就是其中一幅絕美的畫面。說起這一幕,大家腦海裡便會浮現一個纖弱的女子,她手執花鋤,在暮春風光中哀婉動人。這樣的畫面究竟是因何而誕生的?

從紙上的話語到鮮活的美人,卻沒有多少原作者翔實細致的引導,幾百年間從畫作到影視劇,又是如何表現「黛玉葬花」的呢?

「老男孩」唐伯虎也葬花

很多畫家對於《紅樓夢》的描繪更注重「神」,而不是「形」,其中以費丹旭的《十二金釵圖》最為有名。

費丹旭筆下的黛玉是一種近似病態的美:眉眼細長,身材單薄,櫻桃小嘴,在今人眼裡絕對算不上美人,卻意外契合了林黛玉自身的氣質。她身體微側,身材卻薄如紙片,花鋤的柄更是被畫得比手指還細,根本不堪使用,衣褶層疊,裙袂隨風,仿佛隨時要隨風飄逝一般。

費丹旭 《十二金釵圖》

明明都是清代人,林黛玉與我們從清宮劇裡看到的那些服裝平直的女子完全是兩種形象。

這樣脫離現實的林黛玉,最能表現文人的「哀痛」。「葬花」的舉動頗有幾分少女情懷的意味,但其實自古悲春傷秋的卻是文人騷客們。浪漫如李白,不僅要和月亮一起喝酒,還要和敬亭山相看不厭;強硬變法的王安石,也有被春光所迷,細細數著一片片落花的時候;所以才子唐伯虎做出葬花的舉動也就不奇怪了:

唐伯虎所居住的桃花庵,庭前種植了許多牡丹花。每到花開時節,他就約上好友文徵明和祝枝山去觀花、飲酒、作詩,沉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從早到晚,暢談甚歡。等到花期老了,牡丹花謝,唐伯虎便哭著將落花細細收集起來,裝入絹袋裡埋葬起來,頗有一種「老男孩」的天真和執著。

正因為文人與黛玉葬花之間有了這一層「同病相憐」的關係,所以這一幕不僅備受推崇,並且在許多畫家筆下似乎也別有深意,除了費丹旭和改琦兩位清代畫家的林黛玉,當代一些畫家的版本也加入了自己對黛玉葬花的一番想象。

劉旦宅《黛玉葬花》

梅蘭芳創建了「新古裝」

真正為我們確立下熟悉的林黛玉形象的,其實是梅蘭芳,甚至可以說,我們如今所熟悉的古裝劇林黛玉形象也是受到他的影響。

自《紅樓夢》誕生,人們對它的喜愛與日俱增,卻始終缺乏戲曲劇目。直到清末,才有人排演了《黛玉葬花》和《寶玉摔玉》這兩幕,但是舊時的京劇服飾用來演繹才子佳人顯得陳腐,觀眾並不買账。

民國初,梅蘭芳開始創演「古裝戲」《嫦娥奔月》,十分轟動。隨後,他就將目光轉向了《黛玉葬花》,將黛玉形象也「古裝化」。

雖然名為「古裝」,但對當時來說卻稱得上新鮮事物,因為它和之前的京劇裝束並無相似之處。這「古裝」,是梅蘭芳先生和他的助手們根據古代繪畫、雕塑設計出來的,自有一套獨特的風格:不僅將原來的長衣短裙改成短衣長裙,還將裙子扎在衣外,纖腰盈盈更顯婀娜;並將原本低綰的發髻改得高高豎起,不貼片子,使得旦角的容貌更為秀美。這便是我們後來從越劇和早期古裝電影裡看到的「古代女子」形象的由來。

梅蘭芳《黛玉葬花》定妝照

梅蘭芳《黛玉葬花》這一幕的裝束更是精心設計:「玫瑰紫的軟綢對襟小襖和白色長裙,腰系軟紗短圍裙,系絲帶,兩邊掛玉佩」,嬌柔可人,配上葬花情境,賺足觀者眼淚。而梅蘭芳及其團隊對京劇的創新和發揚還為他贏來了兩頂來自美國的大學的博士帽!從一位京劇演員到美國博士,這樣的殊榮,即便是在近九十年後的今天也無人出其右的。

我們再回頭去看話題度最高的87版《紅樓夢》和李少紅版的新《紅樓夢》電視劇,就不難發現:87版《紅樓夢》延續的是「古裝」風格,只是曾經的「創新」變成了「傳統」;反而李少紅導演的新《紅樓夢》是在追溯更「原始」的風格,低髻寬袖的林黛玉反而更接近了改琦筆下的風格,看起來反而更像是石破天驚的「創新」了。設計的輪回,觀眾的心態,真真令人感歎。

對於諸多渴求將黛玉形象具體化的人來說,費了筆墨的曹雪芹是易測的,而不著筆墨的曹雪芹卻是難猜的,這可能也是許多人面對改編影視劇各有表達的緣故吧。然而,為我們留下「黛玉葬花」這一經典場景,讓讀者從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想象畫面,也是《紅樓夢》令人百讀不厭的原因。

1987年版《紅樓夢》劇照

編輯|舒靚芫

監製|先宏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