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鮮電商“九死一生”,本來生活多路試水後開始盈利

全文共1824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生鮮電商的少數盈利者並不能掩蓋行業發展的艱難。5月10日,本來生活創始人宣布了本來生活C網在2018年已經全面盈利,每日優鮮也宣布實現全國範圍現金流為正。生鮮電商加速洗牌時,前置倉、線下店、B端服務等讓一些企業有了新活法。但實際上,生鮮電商從崛起到爆發再到現在,宣布盈利的較少,背後關於生鮮成本的管控問題一直未能很好解決。業內人士看來,儘管部分實現盈利,但在強者愈強的市場環境下,伴隨資源和規模不斷向頭部企業集合,留給中小生鮮電商平台的時間和空間還會不斷縮小。

01

盈利者寥寥

在生鮮電商大部隊集體倒台的背景下,部分生鮮電商平台終於迎來盈利曙光。本來生活創始人喻華峰在2018財年年會上表示,2018年,本來生活C網已經全面盈利。與此同時,旗下本來果坊項目也開始盈利,線下門市本來鮮開了300家店,在2018年12月份開出了二代店,並於今年春節前在一線城市上海開始試點。除本來生活以外,每日優鮮近日也表示剛於2018年年底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經營性現金流為正。

不過,盈利者的出現與起步時間相比,相差甚遠。各路生鮮電商從2012年開始冒出至今已經七年多的時間,中間也經歷了好幾輪的換血與調整,從傳統垂直類電商,到前置倉、拚團等模式,無論是巨頭還是區域性創業者,真正熬下來並宣布盈利的企業並不多,而“死亡”名單或許可以列出一堆。

早期的吉哆生鮮、鮮品會、美味七七、果食幫、搶鮮購等或轉型或倒閉,存活下來的幾個品牌也實力懸殊較大,宣布盈利的並不多。而可查到的數據顯示,一些生鮮電商的虧損達到幾十億元,比如中糧我買網,根據其此前招股書顯示,中糧我買網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分別達到6.31億元、9.78億元和8.87億元,從2014-2017年上半年,中糧我買網三年半的時間累計淨虧損達33.35億元。

02

成本焦慮難解

對於生鮮電商來說,隨時都有可能分散、流失的用戶以及高昂的供應鏈、履約成本是製約發展的主要難題。一位生鮮電商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生鮮產品由於要保持鮮度,冷媒等溫控設備很重要,這也造成了履約成本太高,但是如果是普通蔬菜等生鮮產品的話,單價並不高,毛利也不高,很難覆蓋成本。而如果要做高端商品的話,毛利率可以提高,但是由於定價太高又會流失不少消費者,難以吸引主流消費群體。

記者登陸本來生活網也發現,與其他電商平台相比,本來生活網的蔬菜、水果品類以高端貨為主,定價也不低。比如,葉菜類商品,本來生活在售的菠菜、油菜等產品,二三百克的重量價格都在10元左右。而對比來看,這種民生菜品在每日優鮮平台的價格基本為0.99元左右,在多點平台的價格也在0.99-2.99元之間,盒馬鮮生的同類商品基本在5元左右。

在配送方面,盒馬、每日優鮮、多點都主打30分鐘或1兩個小時的即時配送,而本來生活的配送選擇大部分還只是讓消費者選擇在工作日配送或節假日配送等,推出的“今夜達”服務是可以當日送達,但只針對部分品類,而且必須要在中午11點前下單。

無論是在商品還是在服務方面,本來生活與同類電商平台相比優勢都不明顯,面對的流量和成本焦慮也將被放大。百聯谘詢創始人莊帥表示,當下用戶的消費習慣過於碎片化,大家面對的電商選擇越來越多,競爭也不斷加劇,電商平台普遍面臨著用戶回流的壓力,如何促使有限的用戶不斷回到平台是電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一般來說,電商拓展用戶途徑一方面是拓展品類,一方面是擴大銷售方式、觸點,但是在這兩方面真正找到持續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卻並不容易。

03

競爭不斷加劇

儘管已經開始盈利,但對於本來生活等生鮮電商來說,競爭和壓力並未減弱,要面對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喻華峰也表示,生鮮領域的創業者其實越來越多了,以前是做線上的多,現在是開線下店的越來越多。去年資本進入這個領域只是開始,在今年、明年、後年,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這個市場。

毫無疑問,在生鮮電商領域中,伴隨巨頭髮力,頭部平台的資源和規模不斷擴大,與其他中小平台之間的差距也越拉越大。根據第三方平台易觀千帆數據顯示,在生鮮電商排名中,本來生活目前的月指數為27.8萬,排名第九,與排名第一的多點平台的804.7萬月指數相差不止十倍之多。

生鮮電商領域的“馬太效應”顯然已經有所顯現,越來越強的頭部企業正不斷稀釋中小平台的影響力。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商領域有一句話叫數一數二,不三不四,如果排名前兩名的話還有生存空間,排到第三、第四名就很危險了,很容易被擠壓出局。”在李勇堅看來,儘管生鮮賽道很廣,但是隨著資源和用戶不斷聚攏,留給排名靠後的中小平台的時間和空間將會不斷被擠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