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邊疆黨旗紅】昆侖山上的守邊人:摔斷五根肋骨不言悔

中新網葉城7月4日電(記者 劉歡)“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還會繼續巡邊守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葉城二牧場,三連黨支部書記劉前東堅定地對記者說。

葉城二牧場三連位於昆侖山北麓,連隊所在地海拔3200米~4850米。數十公里的邊境線雖然是雪山,但也要防止境外不法分子的侵入,以及境內可疑分子的潛出。在劉前東來到三連的這些年,只要他在連隊,就會帶隊去巡邊。

今年4月,在巡邊的路上,劉前東騎的馬不慎摔倒,他被馬在河道中拖行100余米,摔斷了5根肋骨。當被問及“下次還會去巡邊嗎?”劉前東斬釘截鐵地說:“只要身體好了,隨時出發!”

被父親“叫停”的牛肉拉麵店老闆

如果不是父母的一再要求,今天的劉前東,可能是一家生意紅火的牛肉拉麵店老闆,或許還能開幾家分店,在城市裡過得相當滋潤。

然而,身處昆侖山海拔3000多米的連部,被紫外線曬得黝黑的劉前東,看著場院裡跑著的孩子們,一臉滿足。

劉前東的父母均是曾經的支邊青年,在葉城二牧場奮鬥一生。1990年,劉前東高中畢業後,頂著父母的壓力,自己下海,去學了牛肉拉麵的手藝,很快開了一家飯店,生意紅火,一個月盈利1000餘元。

父親為了讓他回來可謂“煞費苦心”,甚至“不擇手段”。今天打電話說“我生病了”,明天打電話說“我受人欺負了”,還祭出殺手鐧“我養兒子有什麽用!”劉前東擰不過父親,放下自己正在盈利的小餐館,回到葉城二牧場。

當時,劉前東的父親是葉城二牧場二連連長,母親是學校校長,均屬葉城二牧場的中層幹部。然而父母相當“不留情面”,給兒子安排了一個種地的活,並且是一塊被人挑剩下的、最貧瘠的土地。父親扔下一個坎土曼(一種農用工具)和一句話:“是金子,什麽時候都會發光。”

“要乾就要乾好!”憑著一股不服輸的衝勁,劉前東把開飯館賺的錢全投了進去。他沒有種牧場最常見的土豆,而是自己引進了巴旦杏,請師傅,學習嫁接技術,第一年,就實現了畝效益一萬元。

自己富起來還不夠,劉前東還幫助其他人脫貧致富。劉前東當時承包的土地,緊挨著職工亞森·巴拉提承包的土地。那時候,亞森·巴拉提不懂科學種植技術,收成很差。劉前東手把手教亞森·巴拉提育苗、嫁接,還鼓勵他種植桃樹、杏樹增收。

四鄰八鄉的群眾來學習,劉前東也不藏私。從播種、除草、打藥開始,劉前東將種植技術一點點教給村民。村民缺乏資金,劉前東還自掏腰包為他們購買種子、肥料等農資,幫他們增收。

從承包土地,到機關後勤,再到社區,劉前東樣樣工作都乾得兢兢業業,無愧於心。

被牧民“瞧不起”的新任連長

2013年,劉前東被調到三連擔任連長。深藏於昆侖山中的三連海拔3000多米,是葉城二牧場位置最偏遠、條件最艱苦的連隊。

進出要翻越兩座達阪(即高山),歷時五個多小時。走的是一條崎嶇陡峭的山路。一邊是亂石嶙峋的絕壁,一下雨,極易滑坡,一邊是萬丈深淵的懸崖,一眼望去,令人膽戰心驚。

劉前東的父親,曾經在三連工作過八年。得知劉前東被調到三連後,囑咐他:“三連很艱苦,要麽就別去,要去就乾出名堂來。”還提到,“三連是我工作過的地方,我很惦記幾位老朋友,你去幫我看一下。”

然而,當劉前東到達三連的那一刻,第一個浮起來的念頭就是離開。“住的是彩鋼房,沒有自來水,沒有長明電,沒有暖氣”,任何一個困難,都是劉前東想走的理由。

戲劇性的是,因為沒有下山的車,所以這個想法擱置下來。

第二天早上起床,想起了父親的囑托,劉前東去看望了父親的“老夥計”。看到他們艱苦的生活,劉前東決定留下來幫幫他們。

身材矮小,其貌不揚,最初走進牧民的家裡,劉前東不僅得不到牧民的信任,還有點被人瞧不起。“這人來走訪,有什麽用呀?”“能解決得了問題嗎?”

到了牧民家,劉前東連一口饢都吃不上,一口水都喝不上。但他不氣餒,一遍又一遍地走訪,了解牧民的生活困難,並竭盡全力為牧民解決。如果當下辦不成,就記在心裡,找機會再辦。

為牧民維修房屋、羊圈,剪羊毛、打疫苗,修路,劉前東為牧民幹了太多太多。

三連山高路險,牧民進出極為不便。劉前東主動包攬了牧民需要下山辦理的眾多事情:給新生兒上戶口、送學齡兒童上學、繳納養老保險、看病聯繫醫院、運送物資等等。

一次,在為牧民辦事途中,由於路面結冰打滑,車子爬坡時一路溜下坡,刹也刹不住,滑了30多米,被懸崖邊上的一塊石頭頂住才不至於墜崖,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劉前東被嚇得一身冷汗。在這條路上,劉前東前後遇險30多次。

“為了邊境的那片土地,為了山上的那些牧民,這條路即使再險,我也要一直走下去。”在劉前東的堅持下,目前,三連兒童戶籍登記率100%,入學率100%,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100%,職工滿意度100%。

在入戶走訪中,劉前東得知三連部分群眾存在草場糾紛,年輕牧民積極性不高,整體收入偏低。

為幫助大家脫貧致富,劉前東打破傳統放牧模式,采取了草場分片包乾、大戶帶小戶的模式,提高養殖效率。他還從外地引進犛牛和特色種羊、組織年輕人培訓和外出務工等方式,提高大家積極性。

連隊的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最後一戶脫貧的牧民,是一名智力障礙者。他的老婆帶著孩子離開了,家裡就剩老父親老母親。劉前東幫助他貸款買了20隻羊,還幫他賣羊,從而實現了脫貧。

辛勤汗水,終有碩果。2016年,三連牧工群眾平均收入翻番,摘掉了貧困連隊的帽子。2017年,劉前東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2019年,劉前東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名單。

面對這麽多的榮譽,劉前東說他受之有愧:“我何德何能,給我這麽多的榮譽。這都是因為時代好,政策好。”

“我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做的事情也很平凡,每個人在我的位置上,都能做到這些事情。”劉前東一再跟記者強調。

被群眾“點讚”的共產黨員

三連數十公里的邊境線雖然是雪山,但為了防止境外不法分子的潛入,以及境內可疑分子的潛出,三連的民兵每周都會去邊境巡山。只要劉前東在連部,他都會率隊前往。

一塊饢,一把鉗子,一卷鐵絲,巡邊小隊帶著必備品,騎著毛驢出發了。很多地方其並實沒有路,走的只是羊道,從毛驢上摔下來是常事。到達拜克西片區後,有一截路,不到1公里的路程,海拔上升800米,只能靠人手腳並用,一點點往上爬。

劉前東不止一次經歷過生死一線。在2017年4月的一次巡邊中,劉前東剛好騎著毛驢過河,冰雪融化後造成的洪水,把劉前東衝走了,幸好同行的人趕緊把他撈了上來。

最驚險的是今年4月份,劉前東騎的毛驢踩到冰,不小心摔倒了。毛驢爬起來後,劉前東沒來得及爬起來,被拖著在河道前行了100余米。劉前東為此斷了5根肋骨,在床上躺了兩個月,到現在晚上睡覺都沒法翻身。

“後悔嗎?”

“不後悔。”

“以後還去巡邊嗎?”

“只要身體恢復好,隨時可以去,直到巡不動的那一刻。”

劉前東的愛人提起這件事,眼淚奪眶而出。“會阻止他去巡邊嗎?”劉前東的愛人無奈地說:“我也阻止不了呀!只要國家需要,那就讓他去吧。”

有人問,如此偏遠的地方,駐守一個連隊到底有沒有必要?劉前東的回答是:“當然有必要!這裡是中國的一片領土,需要有人來堅守,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前人都能守下來,我們為什麽不能守?”

“看好國家大門建設美好生活”是三連的口號。為了職工牧工的美好生活,劉前東煞費苦心。

為了方便孩子上學,老人就醫,劉前東向場部申請,新建一個離當地西合休鄉更近的新連部。2017年動工,2019年上半年入住。

幫助大家集中購買床、沙發,安裝自來水,安裝太陽能發電,劉前東把能想到的,都幫大家做了。

從“地窩子”,到兩層的小樓,82歲的老牧民巴拉提·庫圖克夏對現在的生活滿意極了!“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這麽好的房子,還能看上電視,用上冰箱,還有養老金每月按時發放。”

為了讓連隊的牧工群眾脫貧不返貧,劉前東絞盡腦汁想辦法,鼓勵大家跑運輸,開飯店,開商店,修摩托,辦合作社。

連隊的年輕人土蓀·麥麥提,2018年畢業後,回來開了一家摩托車修理店,幫助連隊或四周的鄉民修理摩托車,年收入可達20000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

雖然連隊的職工群眾現在生活好了,但是劉前東還有好幾個夢想。“要把路修好,徹底改變老百姓的生活。要把連隊的牛羊推向更廣闊的市場,打造特色產業鏈。還要讓老百姓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

“讓來了的人不想走,讓走的人還想來。”劉前東滿懷憧憬地展望著三連的未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