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複星的“新周期”:回歸科技公司?

兩隻細小的金屬鉗子在花瓣上遊走。一隻鉗子夾住花瓣,另一隻湊上去,花瓣上出現細長的口子……

這不是一般的玩具,而是醫療界的黑科技——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現場演示。

11月7日,進博會現場,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展示館裡門庭若市,眾多參觀者擠在最新型號的達文西機器人前,看著它在薄薄的花瓣上切下細細的口子。

“超級網紅”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進博會亮相

想親自上手試試?沒問題,你不是醫生也可以的。雙眼對準螢幕,兩隻手的拇指分別按壓操作器,移動,鏡頭裡的金屬鉗完全隨著雙手靈活移動、翻轉、按壓、剪切,沒有任何延遲。一些觀眾操作之後發出驚歎,“哇,原來操作這麽簡單!”

全球領先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有望治愈癌症的CAR-T細胞免疫療法、獲得美國FDA許可的印度藥廠Gland Pharma……這些全球最前沿的健康科技產品和企業,出現在11月5日啟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出口博覽會上。

這些企業和產品都有個共同特點:複星的全球大健康布局。11家企業來自美國、英國、瑞典、印度、法國和以色列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涉及生物醫藥、醫療和美容器械、健康產業等多個領域。複星在大健康領域積累多年的成果,首次全方位展示在公眾面前。

進博會複星布局的海外企業展台

就在幾年前,外界對複星還停留在“投資集團”或“醫藥企業”的印象中。實際上經歷多年戰略調整,複星已進化成為一家全球運營的產業集團。醫藥大健康產業是複星26年前的出發點,也是複星全球拓展的核心內容。

今天,複星在大健康領域的技術積累,慢慢到了爆發的臨界點。複星健康、快樂、富足生態中,健康生態成為2018年上半年利潤增長最快的板塊。複星國際聯席總裁陳啟宇表示,隨著複星多年科技投入的成效漸顯,複星大健康板塊將迎來收獲期。

複星在大健康領域的科技突破,讓複星身上“科技公司”的色彩越來越濃。這既是一次回歸——當年複星正是以肝炎診斷試劑起家,也是更高層次的超越。這家總資產達5600億人民幣的全球化企業,今天正站在全球科技制高點,在大健康、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金融科技等領域全面布局,朝科技巨頭和創新先鋒的目標而努力。

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火了

此次現場展出的“超級網紅”產品——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是美國直觀醫療(Intuitive Surgical)推出的微創外科技術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領先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之一,已佔據全球一半的手術機器人市場。而複星,已經在大中華區域獨家代理該產品13年。

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展台

劉雨是複星醫藥醫療技術管理委員會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這兩天在現場和一撥撥參觀者介紹,嗓子都沙啞了。談起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優點,他一口說出兩個“超越”:“十倍放大的三維立體視野,超越人眼的極限;尖端只有幾個毫米並具有多個自由度靈巧的手術器械,超越人手的極限。一句話:達文西機器人相當於給了醫生一雙更靈巧的手和更智慧的眼睛。”

傳統的腹腔鏡手術存在這樣的問題,醫生做手術時只能看到二維畫面;人手很靈活,醫生操作的腔鏡手術器械卻不夠靈活,感覺象是拿著筷子在做手術一樣。

劉雨介紹,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讓醫生恢復了開放手術的特點:眼睛視覺是三維的,同時可以放大十倍,這就是人眼做不到的了,器械是能轉腕的。又是毫米級的。這樣醫生根據放大的三維畫面,同步無延時地操作可靈活轉腕的手術器械,就如同鑽到了患者的腹腔內遊刃有余地做手術。從而可以更廣泛地應用於複雜的外科手術,手術效果好,也能大大減輕病人痛苦加快恢復健康。

此外,達文西機器人靈活易操作,實質上降低了手術的難度,可以幫助醫生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手術本身。

新一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還具有革命性手術通路,手術車可以放置在患者周圍任何位置,同時實現腹部四個象限的手術通路。此外,它還具有水晶樣清澈的3D高清視野。達文西手術系統的醫生操控台內建擴展特性,還可兼容操控未來的先進技術。

複星和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關係早已不止是銷售代理。2016年,複星醫藥與達文西機器人的發明、製造者美國直觀醫療器械公司聯合在上海成立了直觀複星,共同推動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中國的發展,以及新一代手術機器人的研發。截至2018年,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已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裝機80多台,完成手術突破10萬例。

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中國手術案例突破十萬例慶典

進博會期間,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迎來一波波的參觀者,截至目前,來自全國各省市的34家三甲醫院簽訂了意向性採購協定,總金額近1.1億美元。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布,讓細胞免疫治療技術進入公眾視野。複星展出的另一項黑科技,正是目前癌症治療領域炙手可熱的CAR-T細胞治療技術,在白血病和淋巴瘤領域有驚人療效,已在美國獲得FDA認證並已上市,讓人類找到了治愈癌症的希望。

複星很早就看到這一技術風口。2017年初,複星醫藥和美國 Kite Pharma合作成立了複星凱特,著力於 Kite Pharma細胞治療技術的轉移和自主研發工作。

CAR-T作為“活細胞”的藥物,與傳統藥物的開發有著很大的區別。它是一種極為個性化的治療,從患者的供血中分離T細胞,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在體外給T細胞加入一個嵌合抗原受體基因,使其可以特異性識別和殺傷癌細胞,在體外擴增後再次注入患者體內,達到清除癌細胞的效果。

進博會上亮相的CAR-T療法展台

中國是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癌症已經成為中國疾病領域的頭號殺手,多種中國高發的癌種五年生存率顯著低於美國。

複星凱特成立後,以最快速度將從美國 Kite Pharma引進CAR-T 細胞免疫治療產品Yescarta,這是一種獲得美國和歐盟批準上市的首款針對特定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的CAR-T細胞藥物,目前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臨床試驗批準。

對此,複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十分看好。“CAR-T療法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治愈癌症的希望。複星選擇與全球最好、最成熟的研發團隊和企業進行合作,共同研發、共同推動醫藥行業技術進步。”

複星凱特CEO王立群博士表示,隨著Yescarta等免疫細胞治療產品在中國落地,在免疫細胞治療方面,中國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跟進這類創新療法的世界步伐,有望在研發和產業化領域縮小差距,甚至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相信市場和科技的力量

對於科技,複星並不陌生。創業之初,郭廣昌和他的夥伴們最早意識到的兩大力量,便是市場和科技。

郭廣昌對市場力量的感悟,來自他在複旦大學哲學系讀書時,一路騎車來到當時剛剛建省的海南,感受“百萬人才下海南”的市場熱潮。而對於科技力量的感受,則是他在創業之後,在嘗試市場調查、房地產銷售後,最終依靠現代生物醫藥領域的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取得突破。當時說複星是一家科技企業,恐怕沒有人會否認。

大健康是複星最早上市的一塊業務——1998年,複星醫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之後,複星在堅持做好藥品創新研發的同時,開始兩條腿走路,瞄準國內外醫藥健康產業的投資機會,通過整合並購,推動可持續發展。

2007年複星國際在香港上市之後,國際化成為複星的新戰略。在國內耕醞多年的複星大健康產業,此刻開始將眼光投向海外,覆蓋全球醫院、藥品、醫療器械、健康管理和養老等健康上下遊領域。

放眼世界,不得不承認,醫藥科技是中國需要奮起直追的領域。“我們感悟到,醫藥創新是一件全球化的事,最好的技術和團隊都在海外。要實現研發創新突破,在中國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企業必須具有全球能力。”陳啟宇說。

2012年,複星醫藥在香港成功掛牌上市,複星醫藥獲得了整合全球醫藥、健康領域創新資源的機會。

2013年,複星醫藥收購以色列雷射美容企業Sisram,這是複星醫藥在港上市之後的第一項重大產業控股收購。隨後,達文西手術機器人、CAR-T細胞治療技術進入複星大健康產業鏈。

此次展會上展出的歐洲呼吸機品牌Breas、英國皇家童車Silver Cross、法國百年健康乳製品品牌St Hubert、葡萄牙醫療服務集團Luz Saude等,也都在這幾年進入複星大家庭。複星醫藥在國際拓展的另一個大手筆,是2017年收購印度企業 Gland Pharma。收購額達到10.9億美元,創下中國對印投資單筆最大數額紀錄。被複星看上的Gland Pharma相當不簡單,是首個獲得美國FDA認證的印度注射劑生產企業,注射劑產品有60多種已進入美國市場。

複星大健康領域的產品和服務集體亮相

做好的產品,要耐得住寂寞;複星出品,必屬精品

複星一方面將國外先進技術引進中國,追趕上最先進的世界潮流,更希望推進中國醫藥科技自主創新,造福中國患者。

幾年來,複星醫藥在化學創新藥、生物藥、高價值仿製藥和細胞免疫平台全面發力,在上海、重慶和美國矽谷、印度和以色列等地建立了24小時不間斷的藥品研發體系,快速切入多個醫藥研發的前沿領域。

2009年,複星引進海外科學家團隊,成立生物藥平台複巨集漢霖,專注於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經過十年內部創業,公司第一個生物類似藥產品妥昔單抗已向CFDA遞交上市申請並獲受理,有望打破國產生物類似藥市場空白。

作為複星的掌舵人,郭廣昌一直強調產品力,強調做好產品的創新研發,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一定要智造精品。他相信,企業只要為社會創造價值,一定會有很好的收獲。

醫療影像是目前人工智能領域最火熱的行業實踐之一。複星另一個內部創業團隊杏脈科技,專注於醫療人工智能的研發。團隊針對臨床痛點深度發掘,和醫院一起反覆打磨,推出智能影像輔助診斷軟體系統“杏脈銳影”,應用於各級醫療機構影像及臨床科室,可以快速判定出患者的所患疾病,實現秒級閱片,精準定位病灶位置,分析病灶生長趨勢,預判癌變概率。

對於科技投入的價值,複星內部有清醒的認識,郭廣昌直言,複星並非為了科技而科技,科技的根本作用是解決客戶和社會的痛點問題,這正是複星的立業之本。

2018年,複星加快了科技創新方面的推進步伐。年初,複星專門成立了科技創新中心,形成了集團、產業板塊和企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三級創新體系,讓創新“生態化”,成為複星的企業文化和內部生態。

從這樣的高度出發,科創引領成為複星的整體戰略。從醫藥大健康領域到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複星通過內部孵化和對外投資整合相結合,通過孵化器、天使投資、科技研發、專利許可和VC投資等,尋找社會上最前沿的科技,和最具創新思維的企業家一起合作。

作為重要指標,僅2018年上半年,複星下屬科技項目的技術研發、投資及孵化方面總投入達40億元人民幣。未來十年內,複星在科技創新上的投入會持續增加。

不追求短期的利益,追求長遠利益和社會價值,這在複星管理層已是共識。郭廣昌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做對的事,做難的事,做需要時間積累的事。

陳啟宇介紹,複星將在中國和美國形成兩個創新總部,同時積極布局歐洲、以色列和日本等全球創新的活躍地帶,在生物科技和互聯網科技等領域形成創新深度,最終獲得全球最優科技創新的驅動能力。

“人類能不能活得更長,能不能突破100歲甚至120歲?”陳啟宇說,這些問題在過去不可想象,但在今天,很多未來的科技正在我們身邊發生,正在以超越我們想象的速度在成型,如基因科技、免疫治療、創新的醫療器械和生物製藥,以及智能科技跟生物科技、醫療技術的結合領域,都是複星眼中未來的機會。

出身於複旦大學哲學系的郭廣昌,以善於抓住周期和布局長遠而著稱。在他看來,下個時代的競爭一定是科技的競爭,複星強勢推進科技創新,是在為未來做準備。

複星的科技布局,實際上也應合了國內經濟轉型更新、世界經濟日益依靠創新驅動的新時代背景。或許,這正是郭廣昌眼裡複星應該抓住的“新周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