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想要好好修行,先學會好好休息!

文/續祥法師

放假以來因為照顧師父的緣故一直住酒店,每天睡到自然醒,日三餐外賣解決,等到護工上班騰出空後就繞世界“參學”,看起來應該是完美的假期,可昏天黑地走馬觀花的孟浪了一周後,我徹底崩潰了:

自我感覺頭疼眼花渾身酸疼,仿佛身體被掏空;

他人觀感行動遲緩目光呆滯,都懷疑我提前兌現了老年癡呆,紛紛感歎報應不爽······

本想用這個假期養足精神,一周下身心卻被疲倦、空虛、焦慮包裹。

假期綜合征

翰墨有真意,一筆解千愁

事情的轉機是從觸碰到久違的毛筆開始的。

一日清晨臨時興起去道友寺院玩耍,剛巧碰到一個師父在寫春聯,道友指著我給寫春聯的師父一陣胡諏,忽悠的那個師父以為我書法寫的真的很好,趕忙幫我開了一支新筆,鋪好紅紙準備欣賞我筆走龍蛇,我惡狠狠的看向道友,他一臉壞笑的說:“是不是嫌廟小,怕留下墨寶跌份啊?”

無可奈何,只能凝神靜氣老老實實的俯身書寫,寫完長舒一口氣後渾身充盈著一種如夢初醒的感覺。

看了看桌子上一大堆紅紙,我又深吸了一口氣調整狀態繼續書寫,一幅、兩幅,寫完寺院所需的春聯後又圍過來一大群居士,一直寫到中午過堂才得以脫身。

在書寫漸入佳境後,每一筆縱橫捭闔都筋脈相連,奧秒無窮,每一念謀篇布局都樂趣橫生、享之不盡。

我完全沐浴在感受書法帶來的浸入式體驗中,困擾我多日的空虛疲憊消逝的無影無蹤,只有發自心底的愉悅滿足揮之不去。這種主動式的放鬆和前幾日被動式的放逸相比更令人得到休息。

有了這次經歷我深深感觸到好好休息是一種寶貴的能力,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做到。

大多數人日複一日的追劇、打遊戲的休息方式,本質是令本就疲憊的精神被消耗的更多更快的歧路,並不是真的合乎我們心意的休息方式。

合乎心意,是讓人起意,而不是不斷的迎合撫慰自己固有的心意,迎合只能令自己的大腦陳陳相因,不能引領自己更上一層樓。合乎心意的休息,重點不在於隨順迎合自己的心意,而在於讓人保持新鮮的興趣。

枯榮沉幽寂,安禪製毒龍

近日來,我的休息技能除了書法,又多了靜坐。

選擇靜坐除了因為我是出家人之外,還因為靜坐後不僅能夠緩解疲憊,還能令我更加期待即將到來的一切,更加有信心去完成疲憊生活中的所謂“英雄夢想”。

這個星期我放棄了午睡,每天中午稍稍果腹後就尋一個安靜的處所正襟危坐,澄心默玩。

在我看來,靜坐會將我的內心狀態從‘’石頭‘’放鬆回‘’土壤‘’,不再有任何‘’沉重的掛礙‘’,任由生命的根須隨意的生發,在眼前冒出一朵朵嫰綠的芽,而安靜的一如溪流的時間則從我身邊經過,賦予它們一種詩意的生機,在這些隱秘而神聖的時刻,總會讓我產生如獲新生的感受。

除了放鬆身心,靜坐還能為我們訓練出一種歸納收縮式的認知,這是一種最簡潔優雅的認知方式,也是一種可以讓我們不斷打破思維定式,突破社會和習俗框定的認知方式。

雖然靜坐時我們所擁有的唯有此時此地此身,但是已經足夠豐沛而富足了,因為這是唯一的真實。而你我要做的就是舍去那些黏著、貪染、瓜葛,全心全意做自己,因為這是我們唯一能做好的。

在這種認知的加持之下,我們更容易找到事物的本質——所以很多祖師都是在靜坐時大徹大悟的。乃至於喬幫主對於iPhone的靈感,也要歸功於靜坐的加持。

相形之下,大多數人認為最好的日間休息方式……睡眠,就顯得弱多了。

在唯識宗的界定中,睡眠屬於不定心所————不定”即是說,此類心所遍通三性,或善、或不善、或無記,其本身沒有固定的倫理屬性。

但睡眠的前行————"昏沉"卻屬於”小隨煩惱“之列,與大煩惱”愚癡“相應。是一種身心沉迷、昏昧、沈鬱、鈍感、頑迷,而喪失進取,積極活動的精神作用。

而如果不是忽然驚醒,“昏沉”也將是睡眠的“余勢”——從睡眠當中醒來後的一段時間中,你都將在"昏沉“中度過。更加可怕的是;昏沉還會帶來失念和散亂的連鎖反應,在後兩種狀態下,你的效率將會更低。

與之相對的是;靜坐能夠策勵我們到達“精進”的狀態,在這種狀態裡,我們不僅可以擁抱“不放逸,輕安等善心所,還能依靠靜坐帶來的”定力“進一步啟發內在的智慧和覺性,後者的意義要遠大於”休息“本身。

休息產出的‘精力”'是一種半衰期很短的“易耗資源”,而智慧和覺性不僅功能比“精力”更加強大,且半衰期幾近於無限長。開發出一分就賺了一分。

從這個角度來看,白天睡覺並不是一種高效率的休息方式,靜坐才是。

在這個飛快前行的時代,每個人都很努力。但人這種動物越努力,就會越想要得到及時的良好刺激。所以越努力的人對於正刺激的需求就越高,越不能忍受暫時的負反饋。於是一顆疲憊的心心無處安放,痛苦不堪。

而靜坐則能幫助我們不在過去的錯誤中糾纏;不在不能得的欲望中掙扎。善待自己,放過自己。

因為靜坐讓你明白——做成任何事情靠的都溫和的發力,而不是時時刻刻的刺激。

而“溫和”與“發力”之間的動態平衡,也非靜坐不能建設。

休息亦道,老子說:反者道之動

老子認為天下事物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轉化的規律,他將這份觀察經驗概括為“反者道之動”。

以休息為例:越是放縱自己,越是不得休息,因為人的精力有限,欲望無限,以有限隨無限,則殆矣。

很多時候我們的確需要適當的“玩耍”放鬆身心,但稍有不慎就會因為方式不對越玩越累。

因此除了正常的睡眠的被動休息,不妨試試書法、閱讀、念佛、靜坐等主動放鬆,做一些能夠感動自己的事情,被美好與寧靜感動得到的力量遠超欲望鼓噪出的衝動。

欲望如潮,自有消漲並不自主,欲望的衝動會忽冷忽熱,無法驅策人盡全力。而感動如水,一經潤澤便再難忍受乾涸的焦灼。而我們唯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開啟新的征程,觸及新的疆域,才會激起心底最深的感動,得到真正的休息

以前放逸,後來精進的人,如無雲的明月,照亮這世間。

——《法句經》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