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假感冒」騙了?男子發燒病情危重,家中鼠災惹來致命出血熱

每年4-5月,是老鼠繁殖的高峰期,傳播疾病的風險也相應增加。

4月22日,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連續收治兩例接觸鼠類後出現發熱、頭痛的患者。

他們起初都誤以為是感冒,自行用藥後卻越來越嚴重,到醫院檢查均被診斷為「流行性出血熱」。

家住瀏陽市的黃先生(化名)一個星期前出現了發燒、頭痛、咽痛等不適癥狀。

起初他以為自己患上了感冒,自行在藥店買了一些感冒藥服用,病情不但沒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還伴隨出現了肌肉酸痛癥狀,這才到醫院就診。

入院時,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急診科接診醫生徐術根發現,除了發熱(體溫高達39度以上)以外,黃先生血壓很低,已處於休克狀態,不太符合一般感冒的病情。

在予以完善血液生化檢查後,顯示黃先生的血小板為只有41×109/L(正常值是100-300×109/L)。

同時腎功能已經出現損害,尿蛋白陽性,流行性出血熱抗體篩查陽性。

結合患者的發病時間、主要癥狀及實驗室檢查,考慮為「流行性出血熱」。

由於患者血壓不穩定,器官功能出現障礙,病情危重,被立即轉入急診重症監護室予以一系列對症支持治療。

經搶救後,患者血壓逐漸穩定,體溫正常,腎功能也在恢復當中,目前已經轉入普通病房繼續觀察。

無獨有偶,黃先生入院的當天晚上,由跳馬鎮衛生院轉診來的李先生(化名)也同樣因「感冒」五天,反覆發熱、尿少、腰痛、顏面發紅等癥狀入院。

經過急診科檢查也被確診為「流行性出血熱」。

經過糾正休克、保護腎功能、預防出血、抗感染等積極搶救,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面對病情,兩位患者的家人表示迷惑不解,家中雖然有老鼠出沒的痕跡,但平常家裡都很注意衛生,也沒跟老鼠直接接觸過,為什麼會感染上「流行性出血熱」呢?

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徐術根醫生解釋,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亦稱漢坦病毒)引起的一種經鼠傳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臨床上以發熱,低血壓,出血,腎功能損害等為特徵,主要病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廣泛性損害。


流行性出血有哪些傳播途徑?

一、含出血熱病毒的鼠類排泄物汙染塵埃後,形成氣溶膠通過呼吸道傳播。

二、進食含出血熱病毒的鼠類排泄物汙染的食物和水,可以通過消化道傳播。

三、被鼠類咬傷,或者破損傷口接觸含出血熱病毒的鼠類排泄物或血液後,導致感染。

四、鼠體表寄生的蟎類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傳播。

像這兩位患者家中均有老鼠頻繁出沒,老鼠的排泄物汙染塵埃後,容易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傳播。

或者是進食了含出血熱病毒的鼠類排泄物汙染的食物和水致病的可能性大。

因此,滅鼠控鼠是應對流行性出血熱的根本之策。

徐術根醫生提醒,流行性出血熱的潛伏期一般1-2周,早期主要為發熱及全身中毒癥狀,有些病例極易診斷為「感冒」,因此容易延誤病情。

但流行性出血熱的早期癥狀有著相對的特異性,全身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全身肌肉疼痛非常明顯。

其次有毛細血管損害的表現,主要表現為充血,出血和滲出水腫。


怎樣預防流行性出血熱?

市民在預防流行性出血熱時應注意做到 「三早一就」:早期發現,早期休息,早期治療及就近治療。

醫院急診科每年都會收治數例流行性出血熱的患者,由於此病早期癥狀與一般的「感冒」不易鑒別,因此容易被延誤治療。

當出現發熱持續,無法緩解或者用藥後癥狀反覆,伴隨有全身肌肉疼痛、腰痛、少尿等癥狀,市民需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編輯Max。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 郭萃蓉 符晴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