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摩根士丹利:是時候擔心美股回調了嗎?

2020年初,投資者做多美股的情緒依然高漲。對此,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Michael Wilson表示,從2018年1月以來,投資者集體看漲的情緒從未如此之高。

上一次刺激投資者集體看多美股的主要因素是川普政府實施了三十多年來規模最大的減稅措施。那麽,這一次呢?Michael Wilson團隊認為:

2019年底(延續至今的)看漲推動力更多的是關於貿易摩擦、英國退歐等擔憂的消散和超常的流動性,而不是像兩年前那樣對經濟增長加速的普遍樂觀。

雖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美股1月份創出了四年以來最差月度表現,標普500指數連續10個月的漲勢中斷,但投資者似乎並不特別在意,畢竟年初至今的累計跌幅只有3.5%左右。

Michael Wilson團隊認為,主導美股的依然是逢低買入和充沛的流動性。

這種彈性引人注意,看起來,今年上半年美股牛市仍將延續,標普500指數更加有望達到摩根士丹利之前給出的3500點目標位,指數在3100點附近有強大的支撐。

然而,這種小幅調整可能只是表象。

Michael Wilson團隊深入分析了為何美股這波調整如此之淺:

從表面上看,美股調整幅度並不大。然而從更深一層來看,其實調整幅度要大得多,很多個股的價格跌幅都達到了10%這一回調標準。

任何對全球經濟敏感的國家股市近期都在大幅調整,而以防禦為導向的資產和避險資產的價格則大幅飆升。接下來的幾年,周期性資產的表現會遠遠落後於防禦性資產,因此周期性資產現在的貼現結果相當糟糕。

簡而言之,受衝擊最嚴重的資產出現了顯著的調整,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加速的樂觀情緒也不高,這把投資者進一步推向了標普500指數中的藍籌股、優質股、防禦性股票等資產。

倘若深究其因,摩根士丹利這支團隊認為,當前我們所處的低增長、低利率的環境造成了美股中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巨大分歧。

多數投資者已經注意到,有三大現象最受關注:大盤股優於小盤股,防禦股優於周期股,成長股優於價值股。現在它們很擁擠,最新泛起的增長恐慌又把這些趨勢推向了新的極端。

此時,Michael Wilson團隊提出了發人省醒的疑問:是時候考慮故事的另一面了嗎?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我們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將使得全球經濟復甦推遲,但不會讓它脫軌。有證據表明,一旦冠狀病毒造成的經濟逆風消退,全球經濟可能會迅速反彈。

如果這種推測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麽,周期股等目前不被待見的股票可能最終會以更加可持續的方式跑贏大盤。

利率、大宗商品價格和美元一直是周期性和小盤股的信號燈,但它們目前為止似乎都不相信經濟會趨於增長,至少在短期內是如此。雖然經濟復甦可能不會脫離軌道,但這一拖延可能足以維持上述三種趨勢,而諸如美股這種優質資產將繼續受到流動性和逼近歷史低位的利率水準的支持。

總之,在摩根士丹利看來,美股牛市依然由流動性做驅動力,但如果現在對周期股和小盤股下重注還為時過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