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姨媽暗藏的五大健康「信號」

都說月經是女性身體健康的晴雨表。雖然,一生當中有400多次的月經來潮,伴隨女性走過大約40個春夏秋冬。但是你有多了解這位「大姨媽」呢?哪種情況是正常的,哪種情況是需要重視的?現在一次性告訴你,關於月經的五大健康信號。

月經周期:長vs短

一般來說,月經周期21~35天,月經來潮持續2~8天。

女孩子在剛來潮的時候,生長髮育期間激素的原因可能導致月經周期過長或過短,但隨著年齡增長,卵巢發育成熟,月經周期會越來越趨向穩定。

如果,偶爾月經周期短一點:

可能別人一個月來一次,自己是兩個月來三次,但是只要月經規律的話,周期短一些也不是問題。

如果,偶爾月經推遲或提前:

其實大姨媽的十分的任性,很多東西都會影響到它,大姨媽會受情緒、心理、身體等原因影響,偶有月經推遲或提前2~7天,均屬於正常,不必緊張。

除非,月經周期變化無常,沒有規律,則需要注意。

原因很多,包括激素分泌水準、子宮疾病、卵巢疾病、甲亢以及身體營養狀態等,具體應及時找醫生做檢查。

月經量:多vs少

通常,一次月經量在20~60ml,平均是35ml。

月經量過少:如果出血量少於5ml算是過少。

那怎麼樣衡量5ml呢,根據一張普通款日用衛生巾來計算:完全浸透就是10~15ml,少於5ml就相當於整個月經周期總共的出血量不能濕透半片衛生巾。

導致月經量過少的原因,可能有三個。

營養不良:現在女生過度減肥導致身體營養狀態很差,可導致月經減少甚至閉經。

內分泌疾病:例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功能減退、甲亢以及甲減等。

子宮內膜受損:人流手術、子宮內膜炎等均可導致子宮內膜損傷、宮腔粘連,月經減少。

月經量過多:出血多於80ml算是過多。

參考一下,換上新的衛生巾不夠一小時就滿溢的情況,也就是每一次月經不僅本人大出血,而且錢包也「大出血」。

月經量過多,可能有貧血的風險。

若是出現頭暈乏力、臉色蒼白、睏倦等癥狀,應及時休息。必要時,找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

警惕月經量過多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婦科疾病作祟。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癌等疾病,都可能因此月經期大量出血,如確診疾病,則應儘早治療。

月經顏色:發黑vs鮮紅

正常的經血是什麼樣的顏色?

經血主要來源於破裂脫落的子宮內膜,混合了動脈血(鮮艷一些)和靜脈血(暗紅一些),其中動脈血佔比75%左右。

因此,通常經血看起來是紅色當中微微發暗的。

姨媽為什麼會發黑?

當月經量比較少的時候,比如在剛剛來月經的那天或者月經即將結束的時候,由於經血量比較少,混合的子宮內膜碎片比例就偏多,另外比較少的月經流動性相對會差,當長時間坐、臥的時候,就會積聚在體內,沒有流出。

血液中含有含鐵血紅蛋白,其中的含鐵血紅素因為含有棕色色素,長時間沒有流出的血液在被氧化後顏色就會變黑。

另外,由於月經血內會混有一些具有抗凝作用的活性酶,所以月經為非凝固性的,這樣有利於經血的排出

但是當月經量過多的時候,抗凝血酶原的量會出現相對不足,就會使經血內混有血塊。此時,由於經血裡一些細碎甚至大塊的血塊,所以顏色也會偏黑。

月經顏色的深淺與身體健康沒有直接關係,只是與月經的量有關。

月經形態:血塊vs水狀

血液本來就如水狀,在體內流動,隻不過不流動的時候,會慢慢凝固。

經血在體內沒有及時流出時,也會慢慢凝固,形成血塊,然後等到稍微活動一下的時候,整個血塊就流出體外了。

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久坐不動、久躺不動引起,只要多點起身活動就好了。

只有少數情況,是由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

可能是先天引起,也可能是後天引起。子宮過度前傾前屈或後傾後屈,都容易引起血塊。

月經:痛vs不痛

90%的痛經是原發性痛經,主要與攝護腺素有關。攝護腺素含量升高,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血管痙攣,痛經發作。

原發性痛經除了痛之外,沒其他太大的影響;最好多加休息,實在痛到忍不住時可考慮布洛芬等止痛藥或短效避孕藥,緩解痛感。

若痛經是由於器質性病變引起,則屬於繼發性痛經。

可能由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等婦科疾病引起,應該儘快去婦科檢查並治療。

(文章圖文來源於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