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佔比重壓之下:誰將瓜分千億“處方外流”蛋糕?

  “藥佔比”“零加成”重壓之下: 誰將瓜分千億“處方外流”蛋糕?

  本報記者 盧杉 上海報導

  降低“藥佔比”、取消藥品加成是近年來醫藥改革中的熱門詞匯,公立醫院改革進入攻堅深水區,廢除“以藥養醫”、“醫藥分家”等機制成為考核的核心和剛性指標。

  2017年1月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強調要持續深化醫改,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即俗稱“零加成”、“零差率”,此前公立醫院藥品實行“順加作價”機制,即在實際購進價格基礎上加成不超過15%作為零售價格,改革後醫院直接以購進價格銷售藥品,不得再賺取價差。同時推進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兩票製”等措施。

  2017年4月,包括國家衛計委在內的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確到2017年底,前4批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佔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下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實行按病種收付費的病種不少於100個等要求。

  “藥佔比”降至30%,藥品“零加成”的改革直接導致了醫院訴求的下降,進而影響醫藥產業鏈上製藥、流通、零售終端等企業,醫藥商業進一步發生變化。

  伴隨著GDP增速和政府醫療支出增速下滑、醫保覆蓋面接近100%,醫療行業的主要矛盾已從需求不足轉移為醫療資源的不合理使用和分布,醫保資金開始面臨較大的支付壓力。瑞銀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趙冰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我們看好的醫療消費化投資機會主要有零售藥房,中醫中藥和品牌仿製藥。”

  處方外流千億蛋糕

  在“藥佔比”、“零加成”多重政策催化之下,處方外流成為各方要抓住的一大機會。

  國藥控股是目前最大的藥品流通企業,國藥控股供應鏈服務中心常務副總經理趙敏提供的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銷售額在三千億左右,各地分、子公司大概600家,目前藥房的門市數4500家左右。”

  在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7年以來,政策頒布頻繁、變化比較密集,對藥店影響最大的即是零差率和藥佔比。趙敏表示,“零差率對藥店的影響明顯,特別是上海和北京的藥店,實施零差率以後價格出現了倒掛,有的藥店價格高於醫院,使得藥店不得不把藥品的價格拉平。”

  藥佔比方面在2017年第4季度最明顯,“我們對醫院的銷售同比增長率大幅度下滑,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可見降低藥佔比對醫院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

  醫院降低藥佔比采取的方法一是控藥,少用少開,“輔助用藥不開,中成藥、治療性藥特別是手術的少開,或者盡量放到2018年開。可以看到藥品的收入確實是下降的。”

  二是醫院的處方外流,“這是從去年開始對零售業態來講最大的一個利好”,趙敏表示從其對醫院的調研結果顯示,“處方外流的規模在1500億左右。”

  假如藥佔比不像之前的強控,目前醫院的藥佔比在43%-44%左右,某些腫瘤醫院高一些,地方二級以下醫院高一些,平均大概在44%左右。全國的藥品市場總容量含稅2兆左右,藥品銷售額大約為3000億,“3000億當中有一部分醫院控銷或者不開,預估從醫院流出來的藥品銷售額大概為1500億。”

  藥房和診所迎機遇

  1500億元怎麽流?

  一是由供應商、由廠家主導流出,此類產品主要為高品質用藥,包括腫瘤、靶向、免疫等藥物,基本上走DTP管道。

  DTC/DTP(Direct-to-Customer/Direct-to-Patient)藥房發源於美國,指直接面對患者或者消費者的藥品行銷模式,一般由藥企直接授權藥房做藥品經銷代理,患者在醫院獲得處方之後自行到DTP藥房購買或者郵寄,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趙敏表示,“目前全國DTP零售市場不到一百億,市場增量可能比較大。但DTP不同於傳統零售藥房,關鍵不在於把藥銷出去,而在於後續對病人的長期管理。因為這些藥有一定的長期服用性,所以主要由藥廠主導,一般DTP一個城市藥廠就指定1-2家。廠家帶流量、帶處方,預估市場佔200-300億。”

  二是由醫院主導的處方外流,表現形式為醫院自建院內藥房和院邊藥房。全國70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已經有10%左右開設院內藥房,完全承接醫院處方。趙敏認為,“預計未來至少有30%醫院會開院內藥房,這部分流出的藥佔比可能會佔到將近50%。”

  雖然“藥佔比”、“零加成”自提出至各地試點過程中伴隨著爭議和誤解,但在重壓之下,醫藥產業上參與者已經紛紛開始尋求新的布局和出路。

  處方外流同時伴隨著診療外流。診療過程從公立醫院到私立或其他醫療機構的過程,處方自然外流。其中快診所的模式是很明顯的診療過程外流模式,但由於診療過程本身需要強大的組織化和醫護資源、軟硬體的配合,目前診療過程外流的難度還比較大。診療過程外流本身比處方外流獲取的利益更多,有多方參與者已經在進行診療過程的布局,承接診療過程外流。

  繼平安好醫生登陸資本市場,平安系另一家平安萬家醫療近日舉行快診模式發布會,與山西仁和、怡康、惠仁堂、漱玉平民、老百姓、好藥師、九洲等國內領先藥店連鎖企業簽署快診合作協定。

  平安萬家醫療從2016年開始啟動快診項目,研究傳統藥店轉型路徑,主要解決傳統藥店對醫療機構管理運營不熟悉的痛點,給予藥店產品、服務和質控支持。

  怡康醫藥集團董事長何煜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當下連鎖藥店進入經營保守性和利潤困境,在標準、科技、支付、保險金融等方面均面臨著轉型的困難和挑戰,“隨著國家的醫改,快診、快藥、快檢模式符合把醫療服務做到極致的趨勢。我們有600多萬會員,現在把藥物服務延伸至健康管理等方面,我們之前有跟一級、二級醫院的合作,合作可以有更加系統性的管理和規範。”

  平安萬家醫療董事長兼CEO范少飛向記者介紹,快診模式需要零售藥店有診所的牌照,“山西省第一個開放連鎖診所申辦,我們就開始在山西做試點,之後也希望在藥店,快診、快檢、快藥和保險結合,創建新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

 

責任編輯:王嘉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