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女子因吃火鍋患上食道癌 醫生:火鍋吃多了

吃火鍋是最愜意的事。作為無辣不歡的90後「火鍋控」,昆明人張小姐最近卻食不下咽,喝水吃飯老覺得被噎到,飯後還會反酸嘔吐……到醫院一查,張小姐大吃一驚,原本在腹腔的胃,竟有部分「跑」進了胸腔!而且醫生說是火鍋吃多了造成的!

常被噎到還反酸

一女子因吃火鍋患上食道癌 醫生:火鍋吃多了

張小姐是昆明某銀行職員,她愛吃火鍋在朋友圈是出了名的,一周至少3頓!而且還特別好「趁熱吃」,每次食材剛一燙好,便迫不及待往嘴裡送,好多回都被燙得喉嚨疼,依然樂此不疲。

今年年初開始,張小姐感覺有些不對勁。剛開始是喝水會噎,後來慢慢發展成吃什麼東西都會噎。張小姐沒把這個當回事,繼續吃火鍋!

可是到了今年2月份之後,每次吃完東西她還會出現反酸癥狀,不僅乾嘔,上腹還會脹痛。張小姐以為是吃壞了腸胃,去藥店買了胃藥吃,仍未見好轉。

近來,她開始吃什麼吐什麼,張小姐有些慌了,趕緊到大醫院胃腸與疝外科就診。

部分胃到了胸腔

「你這是食道裂孔疝,部分胃都擠到胸腔裡去了……」聽了大醫院胃腸與疝外科專家的診斷,張小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經過內鏡、食管測壓等檢查,確診為食道裂孔疝。張小姐的食道裂孔被撕開了一個直徑4厘米缺口,導致部分胃從缺損處跑到了胸腔。

張小姐有些懵了,自己的生活習慣不差啊——除了隔三差五和朋友去吃火鍋外,很少沾其他零食,也很少熬夜,還經常去健身房健身……怎麼會染上這個病?

接下來,醫生告訴她的話讓她吃了一驚:正是因為她愛吃火鍋,而且喜歡趁熱、趁燙吃,才造成食道裂孔疝的!

有人因此患食道癌

一女子因吃火鍋患上食道癌 醫生:火鍋吃多了

人體的胸腔和腹腔間有塊膈肌,好似一道牆將腹腔和胸腔隔開。食管穿過膈肌上的洞即食道裂孔,連接膈肌下面的胃。

長期吃熱燙食物,對食管黏膜是一種慢性刺激,容易引起慢性食管炎。在頻繁嘔吐下,腹腔內壓力持續升高,使食道裂孔不斷擴大,腹腔內的臟器就會從食道裂孔擠進胸腔。

好在,醫生為張小姐實施了腹腔鏡微創手術,在腹部打了4個「鑰匙孔」大小的洞,植入特殊材料補片將食道裂孔縫補修復了。兩周後,張小姐此前吃東西會噎到,以及反酸等癥狀消失。

醫生介紹,張小姐的遭遇並非個例,隨著人們對火鍋的熱愛與日俱增,醫院近年來接診了不少類似病例,有人還因此患上了食道癌。

提醒:千萬不要貪圖「趁熱吃」,剛煮好的食物最好先涼一涼再入口,因過燙的食物不僅會燙傷口腔黏膜,久而久之還可能引起食道裂孔疝、食道癌等問題。

若長時間出現反酸、燒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燙」出癌不是謠言

乍一聽「經常喝燙水易致癌」的說法,感覺有些危言聳聽。殊不知這並不是捕風捉影!

口腔、食道等上消化道黏膜十分柔嫩,正常耐受溫度為10℃~60℃(最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50℃~60℃已經是耐高溫的極限了,如果超過65℃危害更大,足以燙傷黏膜。

如果長期食用燙食,黏膜一直處在損傷階段,就會誘發黏膜的癌前病變。所以說,經常喜歡吃燙食的人深受食道癌的「青睞」。

在食管裡,有3個嬌弱的部位最容易癌變——食管入口、食管和左支氣管交叉處、食管通過膈肌的食管裂孔處。這3個部位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食管裡最狹窄的部位。

當過燙的食物經過這些最狹窄的部位時,難免會和它們親密接觸,燙傷這些部位的黏膜。受傷的黏膜上皮會破損,嚴重者會潰爛、出血。

如果經常食用燙食,無疑會導致這些部位反覆受傷。雖然黏膜有自我修復功能,但反覆刺激會造成長期損傷,時間久了就可能誘發癌變。

65℃有多燙?

水將65℃水滴一滴到手背上,有痛感;喝一小口,有灼熱感,且下咽困難;水杯外側,徒手無法直接握住。所以,65℃水,一個字,燙。

牛奶

一女子因吃火鍋患上食道癌 醫生:火鍋吃多了

常溫牛奶倒在碗裡在微波爐裡加熱90秒後,無法徒手拿出來(需藉助隔熱手套),測量溫度,顯示71.0℃。靜置5分鐘後,測量溫度顯示58.9℃,此時入口沒有灼燙感,比較舒服。

咖啡

用飲水機的水沖一杯咖啡,攪拌均勻,測溫度,當溫度顯示61.1℃時喝下去,個人感覺入口略燙,需要吹氣並且小口小口喝。

【提醒】

對於普通人來說,65℃應該就是耐受極限了!但對於長期吃燙食的人來說要小心了,因為忍受力的不同,如果你覺得吹吹氣,入口還是很燙的話,很可能已超過65℃!

只要冷幾分鐘而已,燙嘴的食物就能變得安全,為何不多等等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