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明節簡史:如何從節氣“進階”為重要節日?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清明節,中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按照習俗,人們要祭祀祖先,還要踏青郊遊、放風箏。

但你知道嗎?早先的“清明”,其實不是現在的模樣。

“清明”曾經只是節氣

對二十四節氣,大家都不會覺得生疏。中國古代屬於農業社會,為了方便生產,就得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決定什麽時候栽種什麽作物。

早先,人們使用的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其制定既考慮太陽的運行也考慮月亮的運行。後來,就在歷法中加入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一來作為農事指南,二來當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二十四節氣中,夏至確定較早,慢慢又確定冬至、春分、秋分等其他節氣,除了有利於準備農業生產外,許多節氣還能反映氣候變化,提醒人們及時增減衣物。

古代比較受重視的是冬至、夏至等節氣,尤其是前者,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每到這個時候,總是會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此刻的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卻很缺乏存在感。人們熟悉的插柳折柳、吃青團等一系列習俗,跟它還沒多大關係。

時間相近的寒食節與上巳節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與清明日期相近的還有兩個重要節日,一個是寒食節,一個是上巳節,都在農歷三月上旬。這倆節日的加盟,才有了後來的清明節。

傳說中,寒食節的確立跟古人介子推有關。但也有學者考證,它其實源於周代禁火製。

古時候生產力不發達,人們會保存火種。初春氣象乾燥,一個不小心,存留的火種很容易引發火災。此時,古人會舉行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火,叫做“改火”。

在禁火與改火之間的時期,人們只能吃冷食,所以叫“寒食節”,後來,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等風俗,據說,這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上巳節則是農歷三月初三,在古代是一個相當盛大的節日。人們會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詩》中還記載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的故事。

此後,上巳節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比如,大書法家王羲之與朋友們的“蘭亭之會”就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曲水流觴”活動。

節日內容趨向融合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兩個節日和一個節氣基本互不干擾,只是偶爾有一些習俗相似。直到唐朝,隨著清明影響增大,吸收了上巳節與寒食節的習俗,趨向融合。

據史料顯示,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慎終追遠的重要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往往將掃墓延至清明。

詩人們的作品中,也常常會寒食、清明並提,如詩人韋應物寫道:“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當時的朝廷考慮到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經成了習慣,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

也是大約在唐代,清明吸收了上巳節的內容。比如,掃墓要去郊外,在追念祖先之餘,人們多數時候回趁著春光明媚,賞花、踏青,調節思念故去親人帶來的哀痛,因而“兼並”了上巳節的許多習俗。

唐代大詩人王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最終,吸收了其他節日精華的清明,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重要傳統節日,大體延續至今。

習俗其實很豐富

古往今來,清明節承載了十分豐富文化內涵,其習俗則因為地域不同存在略微差異。但是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的主題。除此之外,人們會在清明節植樹,據說與戴柳插柳的風俗有關。

放風箏是清明節時另一項歡迎的活動。風箏又叫“紙鳶”,拿竹篾等物做骨架,再糊上紙或絹,栓上長線,借助風勢令其飛上天空。也有人會剪斷風箏線,任天上的風箏飛走,據說能除病消災。

此外,民間還有蕩秋千、插柳、射柳、蹴鞠等一系列好玩的習俗,恰好切合了人們在春天放鬆身心的需要。

在飲食方面,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流行吃青團。北方一些地方仍然留著一些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可以眼睛明亮。

民俗學專家蕭放說,清明節祭祀亡人的根本目的在於求旺盛的生命力,並非僅僅表達紀念之情,很多習俗因此展開,這堪稱中國人生命觀的一種體現。(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