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伴海而生,“檢察藍”守護“海洋藍”

“我愛這藍色的海洋,祖國的海疆壯麗寬廣”,讚美海洋的歌曲廣為傳唱。我國是海洋大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廣袤的管轄海域和豐富的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實現人海和諧共生的根本要求和基礎保障。

為有效保護海洋,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部署開展了“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在擁有3000多公里海岸線的山東省,公益訴訟檢察成為了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一把利劍。

發動群眾參與

杜絕陸源汙染

手機螢幕亮了,青島市嶗山區檢察院檢察官助理錢莉收到了新信息,是金光麗海新園小區的王阿姨發來的。“開工啦!”王阿姨還發來了現場的施工圖和小視頻。

正在施工的是青島市嶗山區金光麗海新園小區汙水處理系統改造項目。熱心的大爺大媽成了檢察官的義務公益監督員,微信直播成了監督的溝通平台,工程的一點一滴都能及時傳到檢察官手機上。

陸海相連,海洋環境的主要汙染源來自陸地。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就有居民向檢察機關反映小區生活汙水直排入海汙染海洋、影響生活的問題。

“原來這個汙染太大了,海景房離著海只有十來米,有風的時候味兒特別大,都不能開窗,特別憋屈。”金光麗海新園小區居民王大爺告訴記者。

檢察機關調查發現,該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由於當時周邊沒有配套市政排汙管網,小區自建了汙水池自行處理生活汙水。近年來,由於小區汙水處理設施老化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出現私設排汙口、汙水直排入海的情況,周邊7個小區都存在類似問題。

嶗山區檢察院於2018年7月分別向環保和市政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在督促環保部門啟動汙水臨時處理措施,最大限度減輕生活汙水對海洋環境汙染的同時,督促市政部門盡快啟動截汙治理工程,將該區域的生活汙水接入市政管網,實現標本兼治。相關部門對檢察建議非常重視,形成整治方案並及時回復。

為推動汙水直排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嶗山區檢察院多次召開由環保、市政、街道和居民代表共同參加的聽證會,針對方案是否可行、施工期間汙水如何處置、工程進度如何保障、噪音擾民如何解決等問題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協調。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11月14日,整治項目正式批複立項,各項工作進入快車道。

“檢察機關的參與對沿海截汙工作推動力度非常大,行政部門工作進展順利,得益的是老百姓。”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局長李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記者在金光麗海新園小區看到,加壓泵安裝到位、土石方回填、新排汙系統已經安裝完畢,目前已有3個小區完成了全部工程,正在運行調試。隨著調試工作的結束,前海排汙管道將徹底封死。其他4個小區的施工準備工作也在按期推進。全部工程結束後,這一段近10公里的海岸線將實現生活汙水零入海。

由於涉及到填埋工程,嶗山區檢察院還探索開展過程監督,緊盯重要施工節點。“為了我們這個汙水處理的事,那個檢察官小姑娘每個星期都過來,她很負責任,非常認真。”金光麗海新園小區物業主任宋軍說。

“檢察機關真心為人民服務!為你們點讚!”王阿姨又給檢察官發來了信息。

恢復性司法為主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山東省具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但非法捕撈、過度捕撈導致海洋生物減少,嚴重威脅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這類案件主要以恢復性司法為主,起訴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恢復被破壞的海洋生態。”威海市環翠區檢察院民行科科長宋春光說。

2018年8月7日至9日,尚在休漁期,孟某、孫某在船主丁某的授意下駕駛漁船進行非法捕撈作業,使用網目尺寸小於國家標準的禁用漁具捕獲鯷魚9萬餘公斤。

鯷魚雖然是低端餌料型非經濟魚類,但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具有最基礎的生態地位,是藍點馬鮫等40余種食物鏈上層生物的餌料。該類漁業資源的缺失,導致海洋生物多樣性受到很大損害。經山東海事司法鑒定中心評估鑒定,丁某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的行為造成了海洋漁業資源的損害,根據海域生態特徵,需採用增殖放流中國對蝦的方式進行海洋漁業資源恢復,費用為75萬餘元。

環翠區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丁某等人採用增殖放流的方式修複被其破壞的海洋漁業資源,如不能恢復,則連帶承擔海洋漁業資源修複費用。

今年3月5日,法院開庭審理該案,丁某等人自願採用增殖放流的方式修複海洋漁業資源,由環翠區海洋發展局協助開展增殖放流事宜。由於今年魚苗緊缺,丁某等人以房屋作為抵押,計劃於明年開展增殖放流,修複海洋漁業資源。檢察機關將全程跟進監督。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將相關部門分散的保護海洋職能作用有效整合,以前是罰款、罰金,對漁民震懾力不足,現在要求修複生態,真正達到了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目的。”環翠區海洋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劉浩表示。

在威海市遠遙漁港,記者見到了漁民周大強。現在是休漁期,他的漁船和大批漁船一起停靠在碼頭。“非法捕撈少了,漁民增收了;海鮮便宜了,老百姓高興了!”周大強告訴記者,檢察機關辦理的這類案件在漁民中影響非常大,非法捕撈要考慮恢復成本和後果,有效製止非法捕撈也是對遵紀守法漁民的保護。

當好“看護人”

為守護海洋提供法治保障

在招遠市,“金泉山海古村落”是當地引以為傲的優質旅遊資源。2018年3月,招遠市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某漁業公司在辛莊鎮海埠村以北海域違規建設小碼頭,屬於三無項目,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檢察機關及時進行現場勘查,並到當地海漁部門進行調查,得到了積極支持配合。經查,當地海漁部門早在2017年就向該漁業公司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但是小碼頭一直未能拆除。

2018年4月19日,檢察機關向當地海漁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在進一步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及時作出行政處罰,並采取有效措施拆除違建碼頭,恢復海域原狀。兩個月後,海漁部門回復檢察機關,表示已在違法現場張貼《限期拆除通知書》,要求業主自行拆除違法建築,否則按無主物處理。

因海漁部門仍未依法采取措施恢復海域原狀,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持續處於受侵害狀態,招遠市檢察院於2018年7月2日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要求海漁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法院判決予以支持。判決生效後,海漁部門隨即成立了工作小組,依法對該漁業公司進行行政處罰,並責令恢復海域原狀。檢察機關持續跟蹤監督,違建小碼頭被完全拆除。如今在這片海域,記者已經看不到原來違建小碼頭的影子,恢復了碧浪清波。

“小碼頭建了之後,執法部門經常過來催促拆除,但原來一直拆不動,現在都拆了,俺們村漁民都挺高興的。”記者在現場見到了海埠村村民林治勇,他高興地說。

該案也是山東省首例破壞海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海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促使相關職能部門及時查處違法行為,進一步健全了海洋生態環境法律保護機制,提升了海洋生態環境法律保護效果。

公益訴訟沒有你輸我贏,重要的是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提起公益訴訟只是手段,最終目的還是要和行政部門一起保護和修複生態環境,真正發揮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看護人’的角色作用。”招遠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張中斌說。

截至目前,山東檢察機關共發現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90件,立案158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121件,提起公益訴訟案件8件,共督促退漁還海871畝、拆除違法建築249處、收繳行政罰款7900餘萬元,索賠海洋漁業資源修複費850餘萬元,為助力“海洋強省”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檢察日報 文字:閆晶晶 圖片:田昊 漫畫:郭佳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