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與健康 | 茶的鮮味從何而來?

在講到味覺時,人們經常會提到「酸、甜、苦、辣、鹹」這五種,並將其稱為「人生五味」。而在講到茶葉時,則經常會用「苦、澀、鮮、甜」來形容茶的味道,苦、澀和甜很好理解,但「鮮」是什麼呢?為什麼茶葉中會有鮮味呢?今天就來和小麒一起探究下吧~

酸甜苦鹹我們都很清楚是什麼樣的味道,但鮮往往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事實上,1908年以前,現代科學一直認為只有酸、甜、苦、鹹四大味覺,直到1908年,日本的池田菊苗教授在海帶中發現了一種極鮮的物質——谷氨酸鈉,從而發明了味精,隨後鮮味才被納入味覺中。

3種鮮味(umami)物質和它們的發現者

在英文中沒有「鮮味」這個詞,用的是日語的發音umami一詞。鮮味很微妙,是一種微甜、清新的味覺體驗,我們在吃蘑菇、竹筍、豆腐、海帶等食物常常能體會到這種感覺。

在茶中,鮮味也是很必不可少的一味,那麼鮮味來源於哪呢?

茶中鮮味

其實茶與食物中的鮮味本質上是一致的,主要是氨基酸在起作用,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部門,也是茶中鮮味的主要來源。

茶中的氨基酸有26種,其中茶氨酸對綠茶鮮味作用最明顯。味道呈現鮮、爽、甜的特點。如果茶葉中氨基酸含量較高,茶多酚的含量又比較恰當,那麼整個茶的口感就會表現出醇爽的特點。

茶氨酸的分子

茶氨酸是一種在其它植物中比較罕見的氨基酸,它是1950年日本酒戶彌二郎從玉露茶新梢中發現的,並命名為茶氨酸。到目前為止,除了在一種蕈(Xeecomus badins)和茶梅(Camellia sasanqua)中檢出外,在其它植物中尚未發現。

茶氨酸在新梢茶中佔氨基酸總量的50%~60%,茶氨酸在一些名優茶中含量可超過2%。茶氨酸與綠茶滋味等級的相關係數達0.787~0.876,為強正相關,它還能緩解茶的苦澀味,增強甜味。

值得一提的是,茶氨酸除了擁有降血壓、提高學習、記憶能力等功效外,還擁有令人心曠神怡的作用。雖然喝茶也可以導致失眠,但不會導致心跳加速、精神緊張的情況,這皆是因為綠茶中的茶氨酸,可能這也是僧人、文人如此偏愛茶葉的原因之一。

茶黃素的分子

除茶氨酸外,茶黃素也是茶葉的鮮味成分之一,含量在0.4%-2%左右,對紅茶的色香味及品質起決定性的作用,是滋味強度和鮮味的重要成分,也是形成茶湯金圈的最主要物質。

此外還有研究認為咖啡鹼也是茶葉含有鮮味的原因之一。雖然咖啡鹼本身並沒有鮮味,但是咖啡鹼在茶湯中可以與茶黃素以氫鍵迪和後,形成的複合物具有鮮爽味,因此咖啡鹼含量也常被看做是影響茶葉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咖啡鹼與氨基酸都是含N化合物,有的研究也會把茶葉的含N量與茶葉的品質進行關聯。

既然茶葉的鮮味主要來源於氨基酸,那麼氨基酸又與什麼相關呢?

目前的研究表面,茶葉中氨基酸的含量主要和與茶葉的品種、嫩度、海拔、貯存方式有關。

//品種// 如安吉白茶,這種名字看上屬於白茶,實則是綠茶工藝的名優茶,其氨基酸含量可達6%左右,最高達10.5%,其滋味甘鮮。由於只有春季才會產生「白化」現象,其並價格不菲,而近幾年在上海也處於熱銷勢頭。

//嫩度// 一般來說,嫩度高的茶葉其氨基酸含量也會高於嫩度低的茶葉。

//海拔// 高海拔茶葉的氨基酸含量會高於低海拔的。這些與茶葉品質正相關的因素,也與氨基酸含量表現了正相關。

如日本的玉露等綠茶,正是通過採摘前的遮蔭,增加了鮮葉中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了茶多酚的含量,使其形成了獨特的鮮爽而不苦澀的風味。

//貯存方式// 在茶葉的貯存過程中,氨基酸總量變化處於起伏狀態,貯藏1年後,氨基酸總量基本持平,但其組成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對鮮味起主要作用的茶氨酸含量直線下降,其次,表現鮮味與甜味的谷氨酸、天門冬氨酸和精氨酸也被氧化,含量減少。

另一方面,茶葉內的蛋白質會水解產生一些氨基酸,而這些蛋白質水解產生的氨基酸,不能改善茶葉的滋味,有的甚至帶有苦味。所以綠茶貯存不當或時間過長,其鮮爽味很容易失去。

現在對茶中的鮮味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呢?但需注意剛炒製的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嚴重的還會導致胃痛和便秘。因此,建議有相關病症尤其是胃腸功能較差的人,不宜多喝太過於「新鮮」的茶哦~

參考資料:

[1]《茶的味道從哪兒來》,普洱茶網

[2]《"茶味"的科學分析之----呈味成分、茶之鮮(一)》,新浪網

[3]《茶中鮮味,指的是什麼?》,說茶網

[4]《抹茶學問 | 日本茶裡有一股味精味?我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 》,搜狐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