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月分账破千萬作品創新高,網絡電影迎來變革期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隻說真話和笑話

犀牛娛樂原創

|小福編輯|樸芳

“戰疫”雖未結束,影視行業亦未完全陷入停滯。

近日,繼統一稱謂後,網絡電影迎來了一輪新的變革。

上級助力,

設立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

2月12日,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正式宣布設立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同時公布了首批入選的項目名單。在入選的13部網絡影視作品中有包括《天虎突擊隊》《冰之刃》《全速前進》《搖滾皮影》《春來怒江》在內的5部網絡電影。

根據通知要求,入選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需要符合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題材,選題範圍可細分為圍繞重大節點策劃選題、聚焦現實生活策劃選題、圍繞先進文化策劃選題三大門類進行創作。

據悉,首批入選的13部作品均為2019年征選發掘出的新作品。未來,廣電總局將從項目論證、劇本打磨、團隊組建、平台對接、資源調配、宣傳推廣等各個方面,對入選項目進行全方位指導。

經過幾年發展,網絡影視產品如今已初具規模,得到了來自主流市場和上級部門的大力認可。從網絡影視劇“雙備案”審查制度的建立,到網絡電影首次統一稱謂,到電視劇主流獎項白玉蘭獎對網播劇的放行,再到如今重大題材網絡影視項目庫的設立。短短一年間,網絡影視作品已經脫胎換骨,與傳統影視作品的界限愈發模糊。

而網絡電影作為其中相對薄弱的一環,歷經了漫長的野蠻生長階段後,也借此迎來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縱覽本次入選的5部網絡電影,除了《天虎突擊隊》這類比較典型的主旋律題材作品外,還出現了體育題材的《冰之刃》以及視角新穎的《搖滾皮影》,在從前並不多見。

觀眾給力,

網絡電影題材轉型初具成效

回溯網絡電影的發展歷程,這一轉變的時間節點還要倒回至一年前。

在去年2月廣電總局發布《關於網絡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系統升級的通知》後,監管口的驟然縮緊過濾了大量內容低俗、同質化的項目,進而影響到各大平台的內容排播。

此後,優愛騰三家平台的上線題材傾向出現了顯著轉變,可以說,正是由於這一舉措的施行,才能在之後一年間極大程度上拓寬網絡電影的題材空間。

譬如優酷平台,在去年推出的軟科幻網絡電影《最後的日出》曾斬獲葡萄牙奇幻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該片也是中國首部獲得該獎項的網絡電影;歷史題材系列網絡電影《大漢十三將》,則用歌頌歷史英雄的形式來弘揚正向價值觀,目前該系列已上線的兩部影片都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還憑借1271萬的分账票房獲得2019年優酷年度分账榜第8名。

相較其他兩平台,騰訊視頻在網絡電影領域起步最晚,以往大部分作品以奇幻、仙俠、古裝、動作、恐怖、冒險等傳統氣質網絡電影題材類型為主。不過,在去年我們也看到了像《唐小小的魔法天台》《這個保安有點彪》這樣的女性向題材、社會題材作品。

而作為網絡電影的先行者,愛奇藝一直走在題材革新的最前。去年,為慶祝建國70周年,各大衛視和平台都早早開啟了密集的獻禮排播期,網絡電影亦是首次加入了這一陣營。

期間,愛奇藝推出的《大地震》《毛驢上樹》兩部主旋律題材網絡電影一時間成為全網熱議的話題焦點,最終分別憑借1682萬和1388萬的分账票房榮登愛奇藝分账年榜的第10名和第16名,賦予了主旋律題材在網絡電影市場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收的可能性。

更令人驚喜的是,這些網絡電影的新題材並非曇花一現,而是逐漸被更多觀眾所接受和肯定。

近日,愛奇藝和優酷平台先後發布了1月的網絡電影分账榜單。其中,愛奇藝1月共有3部網絡電影分账破千萬,冠軍為反映南宋愛國名將、詩人辛棄疾的歷史題材網絡電影《辛棄疾1162》。值得一提的是,春節檔在愛奇藝上線的兩部現實主義題材網絡電影《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我來自北京之扶兄弟一把》也雙雙上榜。

優酷方面,1月有多達5部影片分账超過千萬,票房冠軍怪獸題材網絡電影《大蛇2》截至1月底上線57天,票房分账已達2948萬,目前該片的總分账票房已突破3000萬大關,繼續向前作創下的5000萬紀錄逼近。

與愛奇藝平台相比,優酷上榜作品大多以傳統題材為主,不過仍出現了都市題材的《北京女子圖鑒之助理女王》和科幻喜劇題材的《外星人事件》這類新穎題材作品。

在“雙備案”制度施行後的一年間,網絡電影市場的都市、青少、科幻等現實題材作品比重明顯提升,傳統的古裝、魔幻、奇幻等題材作品的過審率則出現大幅度下降。但題材的方向轉變絲毫沒有影響到觀眾的觀影熱情,這一點,過往的許多作品都能夠加以佐證。

而近期伴隨疫情而至的線下娛樂空窗期,又為包括網絡電影在內的線上娛樂帶來了一次特殊的利好。相較去年同期,愛奇藝、優酷兩大平台的1月網絡電影分账情況都出現了顯著上漲。根據兩平台公布的2019年1月分账數據,無一部網絡電影分账金額超過千萬,而今年兩平台1月共計有8部分账破千萬的作品。

因此我們判斷,最近這段時間或將成為網絡電影市場邁向規範化、精品化的一個關鍵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分账成績創下新高,各平台前三卻沒有出現春節檔網絡電影的身影,可見重點檔期加成對網絡電影市場而言還為時尚早。

監管發力

審查門檻仍在提高

不過,除了大環境的利好,審批仍會是下一階段網絡電影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日前,有多家媒體發現廣電總局對重點網絡影視劇(包括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規劃備案申報事項和審核工作進行了調整。在填報系統進行規劃備案申報時,除了需提交《重點原創網絡影視劇規劃信息備案表》外,還要提交《完成劇本創作承諾書》,以保證完成劇本創作。

(圖片來自:網視互聯)

此後,各地省局每月將對申報項目進行劇本抽審,被抽中的項目需發送電子版故事梗概及完整劇本到指定受理郵箱。

這一新規意味著,網絡劇、網絡電影等網絡影視項目必須在完成劇本後進行規劃備案申報。“雙備案”制度再添一審,以往隻準備故事大綱來應對備案審查的操作模式將不再適用,無形中增加了項目前期的投入,當然,也會攔下一些準備不夠充分的人。

目前,我們還無法斷定這一新舉措對業內將造成多大影響。但毫無疑問的是,所有項目方未來在操作過程中必將更加謹慎,同時,增加的抽查環節也會致使項目運作周期增長。種種影響綜合,必定會影響市場的整體運作,今年的網絡影視項目備案數量和上線數量或許會再度出現下滑。

長遠來看,與之前的一系列新政無異,這一新規也在引導行業向更成熟的方向邁進。縮緊監管口將風險前置,促使內容方加強對項目質量的把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後期的項目運作風險。對於身為項目採購方的各大平台而言,這更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等於從政策層面幫平台過濾掉了一些高風險作品。

歸根結底,從提出“網絡電影精品化”至今,少說也過去了兩年,但究竟什麽樣的作品才符合精品化?在更多情形下,從業者能做的也只是摸著石頭過河。

不過現在我們已經能夠肯定,在實現“精品”之前,網絡電影首先需要面對的是“規範”。近年來的這一系列新規,正是在利用外力來推動網絡電影回到正軌,如今,我們也已經看到了外力帶給網絡電影市場和觀眾們的諸多正向影響。

相信在從業者和上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規範化的市場必將回報給觀眾更多的高質量作品,屆時,我們自然能答出“網絡電影精品化”的答案。

END

【合作 | 投稿 | 應聘 | 讀者社群】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乾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導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