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烏梅丸功效多了,可別隻記得安蛔止痛

烏梅丸

(1)藥物組成:烏梅肉,北細辛,川花椒,柳桂枝,淡附片,淡乾薑,小川連,川黃柏,潞黨參,全當歸。

(2)基礎配伍:全方十味,集酸甘苦辛、大寒大熱之品於一體,以大建中湯、四逆湯、當歸四逆湯、瀉心湯等為基礎,經化裁篩選而成,適用於以肝陽內虛為基本病機,厥陰、少陽樞機不利,君相少火鬱而不達為階段病機的的不寐、鬱證、消渴、盜汗、內傷發熱、五更泄瀉等慢性疾病。該方以烏梅肉為君葯。烏梅肉,味酸入肝,和肝安胃、斂陰止渴、安蛔,因其性溫入陰,而有「陰中陽葯」之謂,既能酸斂肝膽虛浮之氣,又能清解鬱結之火,起到中介樞紐、和調陰陽之用,實現掌管樞機之要,故厥陰、少陽樞機不利時用之,每每取效。臣以北細辛、川花椒、柳桂枝、淡附片、川乾薑,味辛伏蛔、通陽破陰、溫經散寒,配以烏梅肉,可使肝膽虛浮之氣回歸正道。佐以小川連、川黃柏之苦寒以清膽胃之熱,配以烏梅肉,可使肝膽鬱結之火消於無形。另以參、歸益氣養血、培土製木,達扶正祛邪之用。

烏梅丸加味治療口糜

楊某,女,39歲。2015年5月21日初診。

主訴:反覆口腔潰瘍半年余。病史:半年以來,屢發口齒科疾患,或咽中灼熱,或舌體糜爛,或牙齦腫痛,每自服牛黃解毒片,諸症稍能小瘥,然勞後或飲食不節復作,痛苦不堪。近自驚蟄起,又現咽中灼熱、牙齦腫痛,伴夜寐障礙,每醜時醒轉,寤而難寐,直至清晨,為此常感煩躁。平素畏寒怕冷,發落稀疏,遍體肌肉酸痛。查體:舌質紅,苔黃膩,脈細。

中醫診斷:口糜。

辨證立法:陰陽失和為基本病機,樞機不利為兼夾病機。治以和陰陽、利樞機,辛甘發散,酸苦湧瀉,基本病機、兼夾病機標本兼顧。

處方:烏梅丸加味。烏梅肉15g,小川連7g,川黃柏6g,川花椒3g,淡附片(先煎)3g,淡乾薑3g,北細辛3g,川桂枝3g,全當歸12g,潞黨參20g,酸棗仁15g。水煎服,5劑。

二診:2015年6月4日。

前投烏梅丸加酸棗仁一方,陰陽失和、上熱下寒似有調和之象。柯韻伯雲:「兩陰交盡,名曰厥陰,又名陰之絕陽,是厥陰宜無熱矣。然厥陰主肝,而膽藏於內,則厥陰熱證,皆少陽相火內發也。要知少陽、厥陰,同一相火,相火鬱於內是厥陰,出於表為少陽。」今畏寒怕冷漸消,遍體肌肉酸痛亦除,此之謂也。葯證合拍,原方續服,徐圖緩求,欲速不達。

三診:2015年7月16日。按法迭進上方月余,口腔諸疾已罷,夜能安睡。1周前夫妻間因瑣事不快,以致夜不安眠,多思善慮。此心肝血虛,氣機不暢也,非厥陰樞機不利之象。故改以酸甘寧心之法善後。

按語:私企職員,從事外貿工作,經年晚臥早起,夜眠不足,以致身體漸現疲態。常年夜寐較少,營血漸匱乏,以致肝失濡養,肝氣不達,相火內鬱不發。驚蟄乃蟲蛇出洞,萬物發芽之際,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雲:「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此時春木之氣升發,體內鬱而不達之相火隨之升騰,上擾鼻咽、舌體、牙齦,故口齒科疾患頻作。牛黃解毒片為清熱瀉火之葯,雖可清解一時,然其藥力未及病根,故服而少頃複發也。今相火上騰而不隨君火遊行全身,則上部有熱而余不足,故畏寒怕冷、肌肉酸痛。「發為血之餘」,今肝血不足,發失所養,故發落稀疏。《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雲:「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醜時、寅時、卯時,乃厥陰經主令之時,故醜時不眠,延及卯時,為厥陰經氣不和之象。本病位在厥陰,總屬陰陽失和,樞機不利之證,前者為基本病機,後者為兼夾病機,故治以和陰陽、利樞機,辛甘發散、酸苦湧瀉之法,基本病機、兼夾病機標本兼顧,服藥1個半月而取效。此後患者因夫妻不和引發失眠,此血虛氣鬱趨於主位之候,故改以養血寧心、疏氣達鬱法,症亦減矣。

以上內容選自《全國名老中醫王暉病機類證方驗》

作者簡介

王暉,曾擔任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寧波市中醫院院長,現任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浙江省名中醫」,2003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11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

本書歷時三年,兩易其稿,增補缺漏,修正謬誤,彙集百餘醫案,涵蓋臨床專病、常見病、疑難病等多個領域,不僅系統展現王暉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更是懷揣以漁之心,完整闡述生命脈絡圖的構建過程,希望對中醫傳承工作略盡綿力。

「閱讀原文」或掃描二維碼,可以購買。

END

本文由中醫出版公眾號原創發表,圖片源於網路,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

投稿及顧問郵箱[email protected]

覺得不錯請點贊!

大家都在看↓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