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至已至,5大養生重點要牢記!

(圖源-花瓣網)

6月21日 星期五

農曆五月二十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此時,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處在雙子座)。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越長。

早在周代夏至已有祭神儀式,認為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癘、荒年與飢餓。從漢代就有過夏至節的習俗。宋代《文昌雜錄》: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圖源-九辰堂武昌店3樓花園)

夏至養生 重在「養心」

心態平緩

進入夏季,心情變得容易急躁,《黃帝內經》說,夏季要使志無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泄,不要壓抑自己。

精神內守,病從安來,就是這個道理。心情不好時可以少吃一些甜食緩解一下,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充足的體力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


(圖源-九辰堂武昌店3樓花園)

夏至養生須防暑

夏至期間,全國氣溫高、光照足、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

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鬱悶、食欲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

做好防暑工作,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


(圖源-九辰堂武昌店3樓花園)

起居養生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

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


(圖源-九辰堂武昌店3樓花園)

艾灸養生

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

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圖源-九辰堂武昌店3樓花園)

恰當補水

夏季氣候熾熱,擠地鐵耗費更大,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不要怕費事不喝水。

少喝冰水,過涼的飲料會刺激胃腸道,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慾減退,造成消化不良、厭食、腹部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喝一些溫熱的水反而更解渴。


END

編輯排版:梅仔

圖片來源:葉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