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化工行業進入收益最好時期 或持續至2021年

“全球化工行業進入前所未有的收益高峰期。”在9月11日-13日召開的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全球關鍵資訊分析和解決方案提供商IHS Markit集團高級副總裁David H·Witte表示。

他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預計全球化工行業加權平均收益為180美元/噸。“這是行業有記錄以來的最好時期,樂觀趨勢將持續到2021年。”他說。

David H·Witte認為,超常的盈利高峰周期是多重因素組合的結果,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近些年穩健的全球經濟擴張,以及石油和天然氣價差擴大,支撐了北美和中東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生產商的利潤率。

他預估,今年全球化學品總需求量為6.39億噸,其中,亞洲是最大的化工品需求市場。中國則是亞洲地區化工產業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

2017年,中國石油和化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約2.93萬家,行業主營收入利潤率6.14%,其中化工行業利潤率為6.65%,高於油氣開採和石油加工領域。

“民企是中國化工產能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IHS Markit集團副總裁龐雄鷹表示,“預計2025年,民企化工產能可能超過國內總產能的六成。”

龐雄鷹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主要化工產品的產能總和約為3億噸。其中,私人企業的產能佔到約一半,另一半則由“三桶油”、地方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組成。

中國石化行業的生產規模位居世界前列,但仍“大而不強”,大部分產品集中在低端領域。IHS Markit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北美地區高附加值的特化品產值佔行業總產值的17%,中國特化品的產值僅佔行業總產值的8%。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中國投資者對投資周期要求較高,希望在兩三年內盡快盈利,花費在科研上的時間和精力較少。且中國化工行業起步較晚,在技術、管理等方面還需長時間的積累。“更重要的是,中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還需進一步完善。”龐雄鷹表示。

IHS Markit集團預測,2021年後,全球化學品產能或出現過剩,需留意由此帶來的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